苏眉,媒体人,十几年行走股市边缘,感悟投资生活
在这个季节,与天气一样炙手可热的话题,那就是高考考试。
其实,高考考试是孩子们的pk,而对于高考考试填志愿,则是父母,甚至家族智慧的pk。填志愿,犹如长线选股,需要长期策略眼光。
要想不被超卖,就要选对股,不对,是选对专业,但这两者真的有无比多的相似之处。
第一,是不是被超卖,大多数时候是由于大盘和整个市场形势,对于专业来讲,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需要,假如之前已经吃进太多,过于饱和,那样目前有不再需要的状况当然是非常自然的;第二,超卖和超买都在不断轮替,当情绪趋向稳定,超买的会回落,而超卖的则会反弹,专业也一样。
所以,看清形势,剖析大盘走势的同时,对个股素质进行评判,加上我们的兴趣点,才能选到好专业,虽然不见得能选到好命,但至少可以选到一条好的路径。
总体而言,在为选专业挠头的人,可以参考如此的选股标准。
第一,不要选太热点的专业
太热点的专业,等于那些正在被超买的股票,超买之后势必回落。热点的专业,就有无数学校争相开设,学生们一拥而上,4年后,不言而喻。因此,要剖析一下,目前的热点是不是与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进步不匹配有关。若说目前的热点专业长期而言也存在就业缺口,那也可以考虑选择。
第二,选专业与选学校同等要紧,假如已经拥有可以在选择学校的基础上选专业,或者在选择专业的基础上选学校的竞争优势,那样,必须要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学校都要填5个专业——当然,这表面上是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其实只不过学校愈加好调剂。但填报的人仍然要认真玩好这个游戏。
第一个专业是综合性价比最高的,权衡兴趣、就业前景、职业的社会地位等原因考量得分最高的;第二个是最感兴趣的,却未必是综合得分最高的;第三个要选那种常青藤专业,基本上一直是不过不失的;第四第五,就选个冷门,但听上去好玩的吧,落到这个专业的可能性极低,但可能会误打误撞。
这就仿佛选股,一般都不会只选一只,但肯定有一只不过特别心仪特别付出的,而其他的则依据不一样的缘由,譬如试试看买个目前特别实惠,但可能有潜力的,退一万步,即便没涨多少,也没再跌多少的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