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学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有关专家建议,得了多少分并无关紧要,更要紧的是剖析卷子找源于己的薄弱科目,提早纠偏。
据悉,目前初中三年级生中偏科现象仍比较常见。一些考生对平常学习不有兴趣的科目花时间极少,而对于自己有兴趣的科目肯下功夫,结果就出现了成绩不均衡的现象。也有的考生因为某一门功课一直学不好,久而久之就产生排斥心理,成绩降低。
王华是中国石油大学附中的一名初中三年级生,她逻辑思维能力强,数理化成绩突出,但一说起语文、英语等文科课程就头疼。这次期中考,她的数学考了112分,接近满分,可英语却只得了70分,还没达到及格线。她无奈地抱怨自己天生就没长学外语的细胞,“无论花多少时间、下多少功夫,就是记不住单词,更不需要说做题了,目前只须一上英语课就发憷”。中国教育掌握的有关调查显示,中学生有近6成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科问题。进入初三,有关老师提醒学生,纠正偏科问题要趁早。
北京二中老师保莉提醒初中三年级生,偏科会减少学生的学习信心。因为各学科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弱科会连累其他科目,致使整体成绩降低。若不及早纠偏,弱科会拖后腿,影响中考总体成绩。对于弱势学科,初中三年级生要增强对常识的理解,加大基础练习,保证基本题型不丢分,还要加大应试能力的练习,找准考试知识点,学会得分方法,尤其是加大对最薄弱环节的突破,进而提升整体成绩。纠正偏科还要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若考生在薄弱科上花时间过多,会产生事倍功半现象,对学习这门功课愈加厌倦。因此,有偏科的学生可根据学习进度和我们的实质水平拟定出一份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