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高兴今天由我代表学校备课组在这里发言,就大家对《黃果树瀑布》这一课的教程解析的过程和大伙交流与探讨。我发言的题目是《一课、一议、一思 、一得》。
作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母语教育研究”分课题——“提升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程解析能力的实践研究”,我校侧重于“阅读教程中课后习题的解析”、“阅读教程中读写结合点的解析”。明晰了研究侧重点,《黃果树瀑布》这一课的教程研读开始了。
在备课中大家抓住三个结合:与新理念相结合,与集思广益相结合,与课堂高效相结合。拓展“一课、一议、一思 、一得”的集体备课活动。
第一,备课组成员自主研读教程,讲课教师独立写作教学设计。
第二,备课组成员“群议”教学设计,形成二次教学设计。
接着,讲课教师用二次教学设计进行试讲,进行教后深思。备课组成员观课、辩课,深思教学设计。形成定稿。
讲课者二次执教,收成集体备课智慧。达成“一课一得”。
看重二次备课和课后深思成为大家备课的鲜明特征。经过如此的集体研讨,大家形成共识:大家的语文教学需要“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
1、教学目的要简明──简明而不失品位
2、教学内容要简洁──简洁而不失精彩
3、教学环节要简化──简化而不失实在
4、教学办法要方便──方便而不失高效
1、说教学目的
基于以上认识,大家对《黄果树瀑布》的教程解析如下:《黄果树瀑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需要 “联系上下文和我们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领会其表达成效;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办法。”依据总课题组安排的第一课时教学特征,特定以下教学目的:
1. 读准1、二类生字的字音,指导书写一类字“醉”。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1~4自然段。
3. 凭着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与大自然的无限生机。教学重难题是:
1. 紧扣课后习题4,通过品词析句等方法感悟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的壮美。
2. 学习作者巧用比喻句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写作办法。
2、说教学方案
语文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教学时大家使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案:
1.学生对于黄果树瀑布这种气势雄伟的水一定缺少直观的认识和充分的认知,教学起来有一些困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拥有采集处置信息的能力。”课前,让学生多途径多渠道地采集一些图片资料,同时老师也采集一些录象资料,便于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感悟课文。
2.从关键字句入手,以“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贯穿整节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练习。
3.运用情景教学法,以读为本,以学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4.重视学习技巧的指导,精心选择运用勾画、想象等办法,以读促悟。
3、说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阅读
强化初读,拿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念书,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感悟。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轻声读课文,说说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默读课文,画出表现“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征的句子”,写批注。
(三)交流感悟
读出表现“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征的句子”,说说我们的感受。
(四)渗透写作指导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2月花。”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陶行知先生说过:“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成效。”这也不失为此次解析教程活动的另一大收成。
下面对我对执教的《黄果树的瀑布》进行教后深思。
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最好:
1.读为主线,多形式、多层次朗读。
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老师的再创造。朗读是活的,解说是死的。解说只能使人了解,朗读则理解、感动。徐永年说过:“阅读教学是要读,宁可让学生跟着我一句一句地读,也不要多剖析,多讲一句。” 所以,这节课中我让“读”唱主角。
作为第一课时,我舍得花时间给学生念书,纵览整节课,两次通读全文,一次默读全文,更有多次感情朗读、回读。尤其是精读环节。以课后习题4为统领,让学生先找出描写瀑布形态和声响特征的句子,再说说感受,最后把感受带到文中反复领会、朗读、诵读,用读读源于己对文本的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品味关键字句,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的匠心,学生是用“两只双眼”念书,如此,才能不断地读出恍然大悟。
2.不动笔墨不念书,勾勾画画好办法。
新课程标准看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看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明确阅读教学的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赏析、评价的能力。所以课堂上老师告诉学生,用笔画画书中的关键字句,在旁边做上批注,而圈点批注使语文课充满了源头活水般纯正的味道 ,它的有哪些好处就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
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
3.目的简明,扎实有效。
都说,大家的语文教学需要“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实践也证明,课堂教学中,越是集中目的,就越容易抓住课堂的重点;越是目的简明的课,就越容易抓住文章的核心和实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了解、轻松起来。
这节课,我引领学生紧紧围绕“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特征”品词析句、诵读感悟。集中教学力量,抓住教学主线,把文字、文章中所蕴涵的常识、能力、情感等“转化”为学生的常识、能力、情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最大的收益和进步。正所谓“教的越少,学得越多”。
不足之处:
教学既要备教程更要备学生,由于对学生不够熟知,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怎么样,课堂的生成还可更好些。
和同行们推荐温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中《仰望星空》中的一节,和大伙共勉:
大家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辽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大家苦苦地求索、追随。
大家期待着专家同行们的指正,让大家考虑的涓涓细流,汇成气势非凡的黄果树瀑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