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华师大二附中高中三年级3月模拟试题
语文
1、积累与应用(10分)
1.按需要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_》)
(2)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3)《劝学》中,以金、木为喻来说明学习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需要选择。(5分)
(1)小明一个人居家学习期间,常常一边想着学习,一边想着游戏。他想选一则座右铭来警戒自己,下列比较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B.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C.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D.目不可以两视而明,耳不可以两听而聪。
(2)下列推理有效的一项是( )。(3分)
A.假如一个人持有当场门票,那样,他就被允许进入比赛场馆;此人不持有当场门票,所以,此人不会被允许进入比赛场馆。
B.假如资料是在运输途中散失的,那样木箱一定有破损;但木箱完好无损,可见,资料不是在运输途中散失的。
C.假如书包的影子在,那样,书包就在;既然书包在,所以,书包的影子在。
D.假如一个人患肺炎,那样,这个人就会发烧;此人未患肺炎,可见,此人不会发烧。
2、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失误,还是失格
单跃进
①最近,有位说相声的出名了。他叫张云雷,在节目中调侃京剧艺术家。接着,言语之猥琐,就不可以描述了。视频在网上一露头,即引来众口批评,也有竭力维护的。其中有貌似公允的批评,觉得这是相声演员在热心京剧传播时出现的失误。言下之意,出发点是好的,假如不帮着京剧“蹭热度”就没事了。我倒以为,这个糨糊捣不能。非常显然,这不是因传播京剧招来的失误,而是这位演员对相声艺术的失格。两码事,不可以混淆。
②大家可以看看,张云雷这一脚,到底“崴”在哪儿了。
③可能,这个青年对京剧程派是喜好。这非常正常。由于相声与戏曲曲艺本来就密切,特别是京剧。譬如,相声始祖朱绍文就是京剧丑行出身。譬如,相声将学唱太平歌词作为其四门功课之一。譬如,海量相声艺人以学唱京剧为能事。为何会如此?这与相声的形成历史有关。
④相声的前世可以追溯到宋代的“像生”,是一种伴生的滑稽表演。而相声作为独立艺术样式的生成,是在19世纪下半叶。那时,当红的文娱是京剧、莲花落等。时尚红火到什么程度?就连宫中的老佛爷也不甘寂寞,时不时地召艺人进宫演戏唱曲。有记载说,艺人赵星垣进宫演唱莲花落,老佛爷观之赞赏有加,言其“唱文武忠勇,扬国泰民安”,遂赐名莲花落为“太平歌词”。这般火热和时尚,处于艰难成长中的相声艺人自然是要“蹭”其热度的,存活需要嘛。就像朱绍文,从京剧扭过身来,说起相声,竟成了相声始祖。那时,相声艺人若不会唱太平歌词,不学点儿京剧,就是没本事。久而久之,戏曲曲艺就成了相声本体性的传统和必要技艺。梳理这层关系,不是说相声蹭了京剧的热度,而是说相声拿京剧为题,是它的传统,并且是非常不错的传统。侯宝林先生的作品,就有不少关于京剧的。上世纪80年代,侯先生领衔,京津相声名家几乎“全梁上坝”演出麒派《萧何月下追韩信》,堪称相声界的盛事。
⑤可见,张云雷拿京剧说事儿,没问题。至于“蹭热度”,哪个蹭大家都可以。以他的精灵,断然不会拿不红不火的京剧演员来讲事的。所谓“蹭热度”,无非是紧跟热门,提高关注度的意思,就是主动寻求与观众趣味的链接。按同意理论来讲,即调动受众已有些生活经验或审美经验,拉近与受众的认知和感知距离,进而使受众在已有认知上打造新的认知。说白了,就是对观众的趣味要有所迎合,才能吸引观众、娱乐观众。
⑥问题来了,相声如何迎合和调动观众?
⑦这个问题,本身不复杂,完全取决于艺人的态度。一代代相声艺人已经在进步相声的实践中,做出了了解无误的回答。就是:既要迎合,更要引导。
⑧这方面的典范,是侯宝林大师。侯先生的相声,现存的至少也有上百段吧。无论什么话题,或砸挂开涮,或现挂开逗,竭尽诙谐机趣之能事,却从来不脏、不腻。反而,观众在开怀尽兴之余,可意会些许浅近平时的道理。而像《关公战秦琼》之类的,其讥讽效应还具备相当积极的社会意义,今天听来依旧有趣。可见,杰出的相声艺人总是是在对观众的迎合中达成对观众的引导。如此的相声,听者不厌。
⑨当然,相声是直接娱乐观众的,这是它的基本属性。照本宣科不是相声,即兴灵动才是相声。所以,相声被觉得是需要智慧的活态的语言艺术,其核心是包袱设计和抖搂。而演员之间相互砸挂嘲弄,或应变现挂,则是惯常的表演方法。艺人的智慧高下,才艺深浅,乃至性情冷暖,甚至人格尊卑,都在这方寸刹那间或隐或现。其即兴的、充满不确定的舞台行进状况,对观众有迷痴般的诱惑销魂;而演员或自嘲自黑,或装傻充愣,或故弄玄虚,或夸张错会,在几无穷尽的喜剧(乃至闹剧)手法的挥洒搬弄中,领受观众的痴情与追捧。相声没了如此的特质,有失鲜活。但如此的特质,若没边界和戒律,容易使演员迷失,掉进无节制无限度的玩笑深渊。这就是对相声艺术的失格和沉沦。
⑩对此,相声业界对此早有警惕。就砸挂本身,也是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忌讳的。一般看来,相声界对砸挂的忌讳约定是遵从并受制于社会公序良俗的。特别体目前谨慎防范失尊伤雅,维护人伦德性方面。而张云雷,恰恰就是在拿人砸挂时逾越底线,猥琐之语冲口而出,从而激起公愤。大家愤怒他竟在大庭广众之下无视人伦德行,无视社会公序良俗,无视相声业界职业规范。那一刻,张云雷背离了相声,让相声艺术失格了。他这一脚,狠狠地“崴”在对相声艺术的背离。
11本来,张云雷是有机会防止此次失格行为的。视频里,捧哏演员已经递话提醒了,“她,可是女的”。凡是他有点意识,转而自嘲,还可以化险为夷。然而,他忘形了,手舞足蹈,一意孤行地猥琐着。可以想象,此时捧哏的心里泛起一句“救不回来了”。再则,有人翻旧账,类似情形在张云雷并不是初次。显然,就不可以用“失误”为其搪塞了。
12话语至此,不可以不说演员与观众的关系。这两者间,确有相互造就的内在关联,但主动方还在演员。这种关系,不惟相声,其他艺术门类也是这样。文静界有共识,什么样的演员造就什么样的观众,艺术家的品性决定艺术的品质。假如艺术家对自己艺术的品性操守失去尊重,甚至自我作践,那样就不必指望观众会尊重与呵护你理应挚爱的艺术。特别是传统艺术门类,更需要同仁们的自我审视意识,需要艺术定力和文化自信,无论欣盛,无论落寞。
2019-12-19 解放日报
3.第②段“崴”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2分)
2.对第④段用途剖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回顾相声进步历史,证明了相声艺术的历史悠久。
B.借赵星垣宫中演出,说明了老佛爷对戏曲的喜欢。
C.借侯宝林相声特征,说明拿京剧为题是相声传统。
D.以相声借用于京剧,说明没戏曲基础难说好相声。
5.依据文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分)
A.相声借用于戏曲曲艺既推广了戏曲,也丰富了相声的逗趣方法。
B.相声艺术要遭到欢迎,需要调动观众,让观众打造起崭新认知。
C.相声演员或自嘲自黑可以,但要知所忌讳,不然就会失格沉沦。
D.演员与观众是相互制约的,某些演员的失格与观众脱不了干系。
6.第⑧段写侯宝林大师的例子,请剖析其写作意图。(4分)
7.本文的题目是《失误,还是失格》,作者是论证其看法的?请作简要剖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回家,回家
高明昌
①我一直在妈妈重复了几次“你回家吧”之后,才走离老家的。此时,天色已经大黑,门口亮如白昼,黑夜在路灯的照耀下,宅前依然是黄昏的光景。妈妈说,车子慢慢开。我说,一直开得非常慢的。妈妈笑笑,顺手递来一只大花袋,里面全是水落小菜,有茄子、黄瓜、豇豆,还有红色的秋葵,与一小包装在保鲜袋里晒干的蒲公英草。妈妈说,隔开你上次吃已经一个星期了,目前可以吃了。我诺诺——妈妈是算计好日脚的。__________
②我再也没侧转脸看老家。看什么呢?妈妈一个人的身影。下午三点半,在南桥,把“赏心乐事哪个家院”一句唱完,后三字改成“回家转”,再唱一遍,感觉韵脚收得好,气也倒得转,味也真切,想来汤老先生不计较。嘚嘚笃笃,下楼,像个小年轻。__________老家在奉贤的南方,莫名的骄傲与欢喜。就在老家,妈妈从来没倚门而待。耄耋的妈妈没诗意。 ③妈妈永远在田里。 ④为这件事情,妈妈与我最小的妹妹争论过。一个不让去田里,一个非要去田里; 一个为身体,一个也为身体。没对与错,爱的世界里,争论是无效的,大家让步了。去吧,有个意思就能了,早去早回吧。去了能早回? 田地是妈妈的世界,去后,所有都由不能你。做儿子的我了解。那日回家,又不见妈妈身影,不了解她在田里忙什么。我不去田里,去了后面的叔叔家、西边的阿娘家、东边的婶母家,说道季节和农事。回到宅前,井里打水洗车。洗着洗着,妈妈回来了。 ⑤后来,妈妈每天下午三点过后总在家了,__________ ⑥看见菜篮里拣洗过的菜,有鸡毛菜、扁豆,还有褪去皮的土豆。妈妈问,烧什么? 答,全烧,少烧一点。妈妈笑笑,她收拾过的菜全部派上用场,这才是本愿。荤菜呢? 是儿子的任务。妈妈了解儿媳会买好,儿子带转家;偶尔没买,儿子看一眼碗橱,便去钱桥镇买。妈妈拦不住,便有了谈资——与我的姊妹们买重复了,妈妈会说浪费,但语气已没了大家年少时的较真。上灶烧饭。妈妈问,好烧吗? 我说,好烧,我烧。母子争执几下,争执里,妈妈的脸上充满惬意。白天的日子更长了,收拾蔬菜得在向晚。我到家,妈妈要我换鞋,娘两个就一块去看菜园。傍晚的阳光还亮堂着,缓缓地滑过身上,刚落过的雨水已经钻进了土里,土地上飘着些许白色烟气,水洼里的积水冒着泡泡。妈妈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妈妈说,当心水。又关照,此地好下脚,此地要绕过,把我当不会走路的孩子。也是,不管如何说我都是她的孩子,虽然年过六十。母杀走路,像一艘小船平稳地驶在河面上,菜园地上的脚印非常浅、非常匀,一如妈妈轻盈的身段。妈妈悠悠地给我说着蔬菜的事情。 ⑦今年的秋葵是红色的,妈妈说,好看是好看,铁锈红,看久了,像是血水,气息沉稳、浓郁,一煮后泛绿又泛白。这秋葵高挑细长,可产量非常低哎。妈妈又讲起,你忘记了去年的秋葵,每天吃也吃不完吗? 红秋葵只在干上长,枝上不长,明年不种了。说完,妈妈用剪刀剪下一根秋葵,第二根让我来剪。我剪秋葵,风吹草动,妈妈剪秋葵,却像是人的胳臂被蜜蜂蜇了一下,秋葵树一动不动。轻手轻脚,我是在城里开会的会场学到的,妈妈是在田野里学到的。 ⑧我惊奇于眼前的所有,变化只在刹那间。 ⑨那日下午,二妹依据妈妈的想法,将种西红柿的土地翻了个个儿,把发酵的鸡鸭狗粪全部深埋了下去,再晒了几个钟的太阳,而后盖上碎泥,削平。目前的西红柿便一溜溜挂在枝上,风一吹,窸窸窣窣地晃动着,妈妈说,连生吃的味道都不同,你先吃吃。我没吃,这待遇应该让给妈妈,尽管她可可以吃不掉一个西红柿。蔬菜的丰收,轮作是需要的,但轮作是不够的。妈妈常常告诉我,人吃的物事是人做出来的,不做,坐吃山空。以为这是老套话了,不加评论,妈妈则不管大家听不听,用我们的行为证明着她的想法。 ⑩天天,母旁都去田里手工除草,回到客堂,手里捏的一直一把青草,像是捏着一把人参一样开心。菜园里的草,永远喜欢与蔬菜长在一块,蔬菜长高它长大,今天拔掉了明天又长出来,永远拔不完。这也是对的,蔬菜在,草就在,草在,蔬菜在,妈妈就永远有事情做。但有一种草妈妈从来不拔,而且还好好地护着。 11菜园里的无花果实已经如麻雀蛋一样大了,又一个夏季如期而至,晚饭已经摆在场地里。刚吃完,来家陪妈妈说话的人都到了,摇头电扇对准了他们,他们说不热。妈妈说,人凉有一个方法,就是要多看绿色。大伙感觉对,就一块眼望菜园,议论菜园。有人说到一半,就与妈妈一块走进菜园,她们站在过去出产过不知多少蔬菜的地上,高兴地比划着。一阵风刮过,蔬菜地里发出了声响,蔬菜顺风偏了偏身体,那些大如蒲扇的蒲公英便露出了身影。它们安安分分地趴在地上,悄无声息。我了解,蒲公英不是妈妈种的,是妈妈特意留下的。 12蒲公英将自己白色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又牢牢地掌控着地间的缝隙,枝节朝四面八方伸展。它们不计划离开这里,这里是真的好。这里有丰腴的粮食,这里还有一位善良的妈妈。
(《解放日报》2019.7.18)
8.剖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成效。(4分)
9.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4分)
10.第⑤段画线句能否删除,说说你的原因。(3分)
11.文末写“蒲公英”非常有韵味,请剖析作者写此的意图。(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阴铿
依旧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
怎么样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到江边渡头送朋友光禄卿刘孺时所作②相背远:远别,各分东西。城闉(yīn):城门,指诗人回去的地方。
12.这首诗与下列作品体裁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黄庭坚《登快阁》 B.陶渊明《饮酒》
C.白居易《琵琶行》 D.左思《咏史》
13.可以用于评价该诗特征的一项是( )。(2分)
A.清爽明丽 B.慷慨豪迈 C.含蓄蕴藉 D. 缠绵哀怨
14.本诗紧扣“不及”而写,试剖析作者是怎么样抒发情感的?(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8分)
汤兆京传(侯方域)
①汤公名兆京,字伯闳,宜兴人也。为孝廉,有族人抵法者,赂以田,求为解之,不应。既而察其诬,乃力为解,而却其田。壬辰,登进士第,官丰城令。丰城岩邑,公下车期月,立变其俗。有巨盗范绍九者,劫掠袁、临、吉、赣之间。令之左右皆其耳目,辄捕辄先闻。公则密计,而单骑掩之,擒绍九,豫章数千里之患以平。报最,征拜御史。
②神宗帝将杀建言御史曹学程,命公临决。公争曰:“学程不当死。必杀学程,臣愿同日死。”沈相国一贯倾其同官沈鲤大兴妖书狱,为罗织计,属会审。公独以其事坐曒生光,狱得解。又尝特疏请福王之国,寝夺嫡谋。
③__________。乡人皆曰:“汤公,长者。”及居御史,则慷慨言天下事,数面折廷诤。尝论柄相烦,天子谴责,同事者惶恐喘息汗下,公意气自如。或今日谴责,而明日更言之。公父家居,叹曰:“吾儿向循循书生,今乃能强项这样哉!”
④初,汤宾尹有盛名,群小欲拥戴之为相。宾尹尤鸷悍,阴制朝权。京察未榜之前1日,犹聚其党招呼,思有所挟持。__________宾尹故不识公,1日朝会,问人曰:“孰为汤伯闳?”人指示之,宾尹悚然。既废而叹曰:“吾目中空无人,向独睹汤公意动,今果为所中矣。”
⑤先是,沈一贯欲杀天下贤士医生,分立门户,报复私怨。传至宾尹,为高弟子,卒未及有所为而败。其后,屡起屡仆。又四十年,至思宗任温体仁,其党始得志。则前此持之者,公力也。公以论太宰赵焕擅权,挂冠归,病卒,年五十。后天子知其贤,常思之,赠官太仆卿。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公下车期月 (2)京察未榜之前1日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1)而单骑掩之
A.遮蔽 B.袭击 C.抹杀 D.关闭
(2)寝夺嫡谋
A.阻止 B.罢免 C.丑陋 D.睡卧
17.请用“/”为第③段划线部分断句。(3分)
公为人孝谨和易事爸爸妈妈常为孺子欢与乡人言讷讷不出口尤不与公府事
18.将第④段画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迨明,公独袖出一单于吏部堂,罗列宾尹狼戾状。当事者错愕,公昂首曰:“今察典欲黜幽,宾尹不黜,哪个当黜者?”
19.简析第⑤段“又四十年”在文中有哪些用途。(2分)
20.依据①②③段有关事迹,概括汤兆京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4分)
有关事迹 | 汤兆京的品质 |
求解不应 | |
擒范绍九 | |
争不杀曹 | |
面折廷诤 |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3分)
送張荆州序
张栻
⑴客问于某曰:“张荆州之行,子将何以告之?”某应之曰:“吾将告之以讲学①。”
⑵客笑曰:“如果是哉,吾子之迂也!荆州早岁发策大廷,天子亲擢为第一,盛名満天下。入司帝制,出典藩翰,议论风采,文章政事,卓然绝人。上流重地,暂兹往牧,所以寄任之意甚重,而天下士亦莫不引领以当世功名是公也。夫以位达而名章,任重而望隆,吾子顾以讲学告之,不亦迂 ?
⑶某曰:“子以吾所谓讲学者果何也邪?
⑷盖大下之患莫大于自足。自足则画②矣。信如子言,__________,则仆尚何道?惟荆州方且退然若诸生,曾无一毫见于颜面,此仆之所以叹息慕向,而讲学之说是以敢发也。盖天下之物众矣,纷沦轇轕③,日更于前,可喜可怒,可慕可愕,所以荡耳目而动心志者何可以数计。而吾以藐然之身当之,知诱于外,一失其所止,则迁于物。夫人者,统役万物者也,而顾乃为物役,其可乎哉?是以贵于讲学也。天下之事变亦不一矣。几微之形,步伐之会,毫发呼吸之间,得失利害有霄壤之势,吾朝タ与之接,一有所滞塞,则昧几而失节。其发也不审,则其应也必盩④。一事之隳,万事之所由隳也,岂不可惧乎?是以贵夫讲学也。夫惟讲学而明理,则执天下之物不固,而应天下之变不胶。吾于天下之物无所恶,而物无以累我,皆为吾役者也。吾于天下之事无所厌,而事无以汩⑤我,皆吾心之妙用也。岂不有余裕乎?又岂有穷极乎?
⑸然所谓讲学者,宁有它求哉?致其知而已。知者吾所固有也,本之六经以发其蕴,泛观千载以极其变,即事即物,身亲格之,超然会夫大宗,则德进业广,有其地矣。夫然,故富贵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武不可以屈。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致君泽民,真古所谓大臣者矣。__________此之谓也。”
⑹某既以此告客,于荆州之别也,遂书以为献。
【注解】①讲学:研习,学习;②画:止,停止;③纷沦轇轕(jiāo gé):杂乱、海量的样子; ④盩(zhōu):乖戾,悖谬; ⑤汩:扰乱。
21.可填入第⑵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也 B.乎 C.矣 D.焉
22.对第⑴段的理解与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以客之言,交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
B.以某之言,交代了本文讨论的话题。
C.单刀直入,点明了文章的核心看法。
D.运用主客问答,自然而然引出下文。
23.第⑷段画线句中“是数者”指的是__________。(2分)
24.简析第⑸段画浪线句的论证成效。(3分)
25.结合第⑶到第⑹段的内容,简析作者是怎么样得出“然则学其可忽乎”的结论的。(5分)
3、写作(70分)
26.作文。
大家无时无刻都在向往着幸福,也总是通过不懈的努力、用尽所有方法去追求幸福。然而在追求的过程中,幸福却常常离大家愈加远。
这段话可以启示大家怎么样去获得幸福。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考虑和感悟。
需要:(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