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父母必读:催毁孩子安全感的四种错误行为

   日期:2024-12-31     来源:www.haoconghui.com    浏览:523    
文章简介:孩子幼小的心灵最害怕什么?他们最怕爸爸妈妈吵架,也怕爸爸妈妈的偏爱,总之爸爸妈妈的行为,深深影响到孩子,由于家庭,爸爸妈妈就是孩子一出生就所拥有些,也是固定的环境,在这个家庭中,孩子最在乎的,就是爸爸妈妈。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想一想,你们几...

  孩子幼小的心灵最害怕什么?他们最怕爸爸妈妈吵架,也怕爸爸妈妈的偏爱,总之爸爸妈妈的行为,深深影响到孩子,由于家庭,爸爸妈妈就是孩子一出生就所拥有些,也是固定的环境,在这个家庭中,孩子最在乎的,就是爸爸妈妈。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想一想,你们几乎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在他们幼小心灵成长的路上,你们能给予他们安全感吗?

  1、爸爸妈妈吵架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情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父母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父母生气,怕他们吵架”。有一个答题写得非常生动:“我最怕父亲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母亲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以为孩子还小,夫妻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对孩子子是无所谓的。其实,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大双眼,早已把爸爸妈妈在他们面前的所有言行都记录下来了。有的家庭,夫妻间争吵不休,满嘴粗话,甚至动手工脚,家庭氛围常常处于紧张状况,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重压;有的爸爸妈妈,长期感情不合,在家寡言少语,在这种氛围中生活的孩子非常压抑,时间久了必然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变得冷漠、孤独、执拗、粗野,成为心理方面的畸形儿。

  因此,为孩子打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是每一位有爱心的年轻爸爸妈妈应该谨记的。

  2、爸爸妈妈发脾气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总是很难控制我们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爸爸妈妈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如何呢?有如此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期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失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锐的。因此,爸爸妈妈发脾气,也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但,孩子还弄不清,爸爸妈妈为何发脾气。也就是说,在不少爸爸妈妈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爸爸妈妈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了解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日常,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假如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讲解了解,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关心和爱惜。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决不可以由于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需要,该坚持的需要坚持。

  3、偏心,对孩子不可以给予同样的爱

  热播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伙应该都还记忆犹新,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妈妈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非常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但女儿却由于怨恨妈妈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历程了不少事,吃了不少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离别了三十二年。

  爸爸妈妈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爸爸妈妈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爸爸妈妈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同,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很多研究发现,爸爸妈妈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导致不好的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打造了我们的家庭,影响依旧存在。而且,无论是遭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须觉察到母亲的偏心,都会遭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母亲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4、爸爸妈妈失信、说谎

  父母[微博]说话不算数,多是由于学习而起,一些爸爸妈妈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爸爸妈妈的需要,爸爸妈妈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譬如有些爸爸妈妈说:快点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父母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些父母答应孩子只须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哪些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些奖励。孩子最讨厌爸爸妈妈随便承诺又不可以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父母说话不算数,不只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己形象。它会让未形成诚信观念的孩子感觉,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其他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如此,孩子就比较容易培养“轻率”“无信用”的不好的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不少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父母就要不随便许诺,不随意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意地答应孩子的需要;当孩子提出需要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需要是不是合理、能否兑现,若是适当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需要兑现。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