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电阻和变阻器”水平测试复习资料
1、单选题
1.收音机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电位器的外形及其内部架构如图所示.图中 、
、
三个焊接点等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用电位器时只把
和
接入电路,当顺时针旋动滑片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没办法确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是由电池、开关、灯泡及导线组成的
B.滑动变阻器的制成,应用了金属导体电阻与长度有关
C.假如白炽灯的灯丝忽然烧断了,可能是由于电路发生了短路导致的
D.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肯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
3.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且电阻相等的两导体,关于甲、乙的横截面积S及长度L的判断,可能成立的是( )
A.S甲>S乙 , L甲乙 , L甲>L乙
C.S甲>S乙 , L甲=L乙 D.S甲>S乙 , L甲>L乙
4.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为1A时,其阻值为50Ω;若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降低为0.5A时,不计温度的变化,此时该电阻的阻值大小为( )
A. 100Ω B. 50Ω
C. 25Ω
D. 没办法确定电阻大小
5.当温度肯定时,比较两根铝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导线的电阻大
B.长度相同,粗导线的电阻大
C.细导线的电阻大
D.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大
6.如图所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滑动时,要使电阻减小,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
A. C和D B. A和D
C. B和A
D. B和D
7.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探究电路,AB是一段铅笔芯,C为可以自由移动的金属环,且与铅笔芯接触好,当C左右移动时,电压表V1和V2示数同时发生变化,可得出多组实验数据,通过此实验探究可以验证的结论是( )
A.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B.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C.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D. 电压肯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8.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的是()
A. 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细的比粗的电阻大
B. 横截面积相同的镍铬合金丝,长的比短的电阻大
C. 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铜丝,可能铜丝比铁丝的电阻大
D. 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铁丝和铜丝,铁丝的电阻大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维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
A. 电压表Vl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维持不变 B. 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维持不变
C.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l的示数变大 D.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相同的电压加在阻值不一样的导体两端,电流肯定不同
B. 用不一样的电阻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都一样
C. 同一电阻,它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
D. 当加在某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伴随改变
11.有甲、乙、丙、丁四根导线,其中甲、乙、丙三根是铜线,丁是镍铬合金线。甲、乙导线粗细相同,甲比乙短;乙、丙两导线长短一样,乙比丙粗;丙、丁长短粗细相同;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大小排列是
A. R甲>R乙>R丙>R丁 B. R丁>R丙>R乙>R甲
C. R丙>R乙>R甲>R丁 D. R乙>R丁>R甲>R丙
12.一根长1m导线,电阻为R,先把它剪去一半,再将剩下的一半拉长到1m,此时它的电阻()
A. 大于R B. 等于R C. 小于R D. 因条件不足,没办法判断其变化
13.甲、乙两根铜导线串联,已知甲两端的电压比乙小,关于甲、乙的横截面积S及长度L的判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S甲>S乙 , L甲>L乙 B. S甲<S乙 , L甲>L乙
C. S甲>S乙 , L甲<L乙 D. S甲<S乙 , L甲<L乙
14.白炽灯长期用后,钨丝会变细.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
A. 密度变小 B. 电阻变大
C. 水平不变
D. 熔点变高
15.一位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过程中,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其两端电压改变小灯的亮度,做了七次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表.通过计算,发现小灯的电阻是不相同的.这个实验的结果说明,小灯灯丝的电阻与下列有关的是()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发光状况 | 明亮 | 不明亮 | 不亮 | 较暗 | 微光 | 熄灭 | 熄灭 |
电压U/A | 2.5 | 2.1 | 1.7 | 1.3 | 0.9 | 0.5 | 0.2 |
电流I/A | 0.28 | 0.26 | 0.24 | 0.21 | 0.19 | 0.16 | 0.05 |
算出的电阻R/Ω | 8.9 |
|
|
|
|
|
|
A. 电压 B. 电流 C. 导线长 D. 温度
2、填空题
16.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__ .
17.在如图的电路中,导线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亮暗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_______有关.
18.如图是小明制作的浅易调光灯装置.电路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改正后,闭合开关,改变鳄鱼夹M、N之间距离,发现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________有关.
19.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0.6A,假如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V,那样这个时候该导体的电阻将________;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A。
20.在温度肯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原因”的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办法.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的状况.选择C、F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________是不是有关;选择C和________两根 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________(填写导体的代号)
导体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长度(米) | 1.0 | 0.5 | 1.5 | 1.0 | 1.2 | 1.5 | 0.5 |
横截面积(毫米2) | 3.2 | 0.8 | 1.2 | 0.8 | 1.2 | 1.2 | 1.2 |
材料 | 锰铜 | 钨 | 镍铬丝 | 锰铜 | 钨 | 锰铜 | 镍铬丝 |
21.电视机、收音机、复读机上的“音量Volume“旋钮,可以控制声音的响度,它实质是一个________,如图是一种可以改变收音机音量大小的电路元件结构示意图,a、b、c是固定的铜片,d是一段弧形电阻,e是一端连接在b上、另一端可在d上滑动的铜片.为了使滑片e顺时针转动时音量增大(通过该元件的电流增大),应该将该元件的铜片b和铜片________接入电路.
22.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什么原因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同学们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B: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C: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现有以下器材:待用金属丝的规格如下表、电源(电压未知)、小灯泡、开关和若干导线.
序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1 | 锰铜合金丝 | 0.5 | 0.1 |
2 | 镍铬合金丝 | 0.5 | 0.1 |
3 | 镍铬合金丝 | 0.5 | 0.2 |
4 | 镍铬合金丝 | 1 | 0.1 |
(1)为了验证上述A猜想是不是正确,小明选择序号为________ 的两根金属丝,将金属丝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的A、B间,闭合开关,察看灯泡的亮暗来比较金属丝电阻的大小.此实验使用的办法叫________ .
(2)小明选择序号为2、3两根金属丝,将金属丝分别接入A、B间,闭合开关,察看到灯泡首次的亮度小于第二次的亮度,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阻值________ (填“较大”或“较小”).由此可验证上述________ (填“A”、“B”或“C”)猜想,结论是________
(3)除去上述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一个导体的电阻跟什么原因有关的猜想________ ,并举一实例来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 .
23.决定电阻大小的原因有导体的材料、________和________.
24.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 ;很多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________ 和横截面积。
25.如图所示是某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图,R1、R2是发热电阻,虚线框为电热器的金属外壳。它用一个旋转开关可以达成电热器多档位工作的需要。其中旋转开关内有一块绝缘圆盘,在圆盘的左侧缘依次有4个金属触点①、②、③、④,右侧缘是一金属板,可绕中心轴转动的开关旋钮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滑片,转动开关旋钮可以将左侧缘相邻的两个触点与右侧缘的金属板同时连通。如旋到图中地方S时,金属滑片将1、2两触点同时与右侧缘金属板接通。
导 线 规 格 | ||||
导线横截面积S/mm2 | 0.5 | 1 | 1.5 | 2.5 |
安全载流量I/ A | 4 | 8 | 12 | 20 |
(1)假如请你为这台电热器配备一个三脚插头,如图乙所示,应该将电路图中的地线接到插头的________ (选填“G”、“L”或“N”)脚。正常状况下,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________ V。
(2)小明想在电路中加一个“倾倒开关”,使电热器被碰倒时能自动断开电路,以免引失火灾。该开关最好应安装在示意图中A、B、C、D、E中的________ 点处。
(3)假如 R1=R2 , 旋钮开关旋到地方S时的电功率为1000W,求R1和R2的阻值。________
(4)当旋钮开关旋到地方T时,通电1 min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________
(5)某种橡皮绝缘铜芯导线在常温下安全载流量(长期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如下表,请你计算说明应选横截面积为多大的铜芯导线作为该电热器的输出导线,才符合既适用又经济的原则? ________
3、实验探究题
26.导体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原因有关呢?对于这个问题,小明想起课堂上老师把电压比作水压,把电流比作水流,于是他想:电阻也可以比作是水管对水流的阻力.他还想到水管内部粗糙程度、有无杂物和它的长短粗细都可能致使水管对水流的阻力不同,因此经过剖析,他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实验室有如下表格中的4种电阻丝,则:
(1)若要探究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可依次把如图中M、N跟电阻丝________、________(选填导线代号)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剖析比较这两个金属丝电阻大小.
(2)若依次把M、N跟电阻丝A、C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剖析比较这两个金属丝的电阻大小,这个时候探究的是电阻跟导体的________的关系.
(3)在上面的实验中,电阻的大小并不可以直接察看,而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反映出来的,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说明电阻丝的电阻越________.
(4)此实验中电路的设计存在着不足,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_.
27.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原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被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图所示:
(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A和________.
(2)选择A、C两根导线,进行实验验证猜想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3)这种物理研究办法,一般叫做________.
2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题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题图所示:
①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________ .
②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________ .
③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人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________(各空格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变为零”)
(2)如此的热电偶事实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________能转化而来.
(3)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________信号,借助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________(写出一种应用).
4、综合题
29.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经济、环保的特征遭到了一些买家的喜爱.小明同学家新年前新买回一辆电动自行车,他认真阅读说明书后获悉:
(1)电源电压为48V,共用了四节新蓄电池.依据学过的物理常识,他判定每节蓄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V,并且是________的(本空选“串联”、“并联”).
(2)支起撑脚,扭开钥匙开关后,旋动右手的“调速”把手,发现后轮的转速会发生改变.他猜测这个“调速”把手等于________.
30.用“伏安法”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
(1)如图1是实验电路图,图上的圆圈表示电表,请在圆圈内填入相应的字母.
(2)某实验小组通过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部分记录见下表.若电压表的示数为2.50V时,电流表的指针地方如图2所示,请你填写表格中的两个空格.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V | 1.00 | 1.70 | 2.50 |
电流/A | 0.14 | 0.22 |
|
电阻/Ω | 7.1 | 7.7 |
|
(3)老师看了该小组的记录,提示说:你们注意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这个现象吗?通过交流其它小组也有类似现象: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是有误差的,但这个现象不可以单纯用误差来讲解.由于若是误差,那样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觉得灯泡的电阻可能与________(选填“材料”、“温度”、“长度”)有关,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实.
(4)有些小组还发现:伏安法不但能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还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是依据公式________,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