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一课一练含答案
1、依据拼音填字组词。
严sù( )
清xī( )
zàn( )叹
xiōnɡ( )怀
屈rǔ ( )
疑huò( )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引起事故;闹事。)
B.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突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向左右两边看)
C.此时的周恩来才真的领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振作)
3、选词填空。
1.在沈阳租界,中国巡警面对洋人的汽车轧死中国人的现象,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____(A.训骂 B.斥责 C.训斥)死者的家属
2.大伙只能_____(A.劝告 B.劝慰 C.安慰)那个不幸的女性。
3.如何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______(A.拯救 B.拯救 C.解脱)出来呢?
4、选一选。
1.课文题目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A.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B.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命题
C.以人物的语言命题
2.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的直接缘由是( )
A.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B.耳闻目睹领会到中华不振的意思,决心为振兴中华而念书。
5、句子练习营。
1.在外国租界里,哪个又敢如何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女性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去世了。(变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课文理解句子。
1.“有志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此生”指______________,“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 恩 来在租界里看到了中国人被洋人欺负,心里会想些什么?
7、下列对于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的意思是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
B.课文写了“洋人欺负妇女,周恩来了解中华不振的意思”“周恩来立志”两件事。
C.伴随事情的进步,周恩来感情的变化是:疑惑、气愤、立志。
D.谈论念书的目的时,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办法,更能领会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巨乳怀和远大志向。
【答案】
1、肃 晰 赞 胸 辱 惑
2、C
3、1.C 2.B 3.B
4、1. C 2. B
5、1.在外国租界里,哪个也不敢如何。
2.洋人的汽车把这个妇女的亲人轧去世了。
6、1. 有在“有志者当效此生”这句话中,“有志者”的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效”是效仿、学习的意思,“此生”指的是周恩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就应该向周恩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
2.会感到屈辱,会发奋图强,会卧薪尝胆,坚定的觉得这头东方沉睡的雄狮会有觉醒的那一天。
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