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今日拉开大幕,或有151万考生走进考场。教育部近日表示,在各地自检基础上,已派出14个检查组分赴24个省进行抽查,督促各地落实考试安全责任,采取多种手段严打舞弊行为。
考研热度不减 报名人数比去年增10万
据官方统计,报名参加2011年考研的全国家公务员考试生比2010年增加了10余万人,达到151万人。去年报名人数为140万,录取数为46.5万,录取比率约为3:
1。
招生数目的变化将直接关系到当年的录取比率,因此,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也是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专家常见预计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总量不会有大的调整,但在招生结构上或有所改变,专业硕士的招生比率将较上一年进一步提升,学术性硕士的招生比率则会继续降低。
今年,金融、经济、管理类专业仍然遭到考生喜爱。据京华时报报道,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会计、财经、企管、经济等专业的报录比均超越5比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mba等专业报录比预计达到10比1;北交大的会计硕士考试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45%。除此之外,伴随教师职业渐渐遭到看重,选择教育硕士的考生也大幅增加。首师大教育硕士考试报名人数激增251%。
官方严打舞弊 违法者将追责
教育部、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需要各地在研究生招生考试期间,在试题安全守卫、防范有害信息传播、尤其是在打击无线电通讯工具作弊和团伙舞弊等方面加大协作联动,联合执法。
据了解,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前,将按专业化和规范化标准装备考试知识点和考场,配齐、配足金属探测仪、手机信号屏蔽仪、作弊克等反作弊设施。同时还要对互联网有害信息进行严加防范和控制,切断作弊团伙的联系途径。
考试期间,各地教育、公安、工信部门将采取联合执法形式,出动无线电测向和定位汽车,对考场周围区域的电磁环境进行严密监控,公安部门将对发现组织、参与舞弊的团伙和个人依法严惩。同时,对考生进入考场进行严格“考试安全检查”。严禁携带手机、耳麦、电子词典、mp3、mp4等电子设施,预防作弊设施带入考场。
教育部强调,对于作弊考生,除取消本次考试所有成绩外,考试组织部门还要将考生的作弊事实和处置决定通考试报名生所在学校或单位,并计入考生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作为其以后升学和就业的要紧参考依据。对作弊的在校生予以直至开除学籍的处分;对作弊的在职考生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对于违法者,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做好考试前筹备 轻松上阵积极应考
在考生备考期间,不少高校的图书馆和自习室刮起一股“占座风”。无论是考研服务机构帮忙预约,还是考生自己去找,被叫做“考试知识点房”的旅馆和招待所都成了香饽饽。甚至还出现了“一床难求”的现象,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据考研辅导专家透露,考研生每年能真的坚持到最后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缘由大致可总结为:盲目“跟风”报名;被父母逼迫考试报名;找到适合工作后弃考;对研究生毕业后的出路比较迷茫;由于过度自卑而内心舍弃等等。
教育部有关部门特别提醒考生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筹备。考生要维持平和稳定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准时排除过度焦虑和紧张不好的情绪。
据了解,2011年初次试行考生网上准考证打印,因此,考生应在考试前准时自行上网下载准考证打印,以免因遗忘而影响考试。
针对日前贵州、湖南、广西和重庆等省出现的冻雨天气状况,教育部还提醒,考生需提前安排出行,及早到达考场待考,防止因天气原因影响考试。
专家:不适合单纯把考研作为就业“避风港”
媒体剖析称,考研人数增加与今年全国毕业生再增大约30万人有关,就业形势严峻再加上专业学位的扩招,将致使更多本科毕业生加入到考研大军的队伍中。
调查报告称,并不是所有些读研者都是从职业进步的长远动机而读研的,过半的本科毕业生出于期望去更好的大学甚至是由于就业困难、“随大流”等动机而读研。这种现象被叫做“曲线就业”。
对此,专家提醒参加考研的人士,要想了解自己为何考研,不要盲目考研、无意识考研、甚至用高本钱换取硕士学历。
据羊城晚报报道,有专家觉得,不适合将考研单纯作为就业的“避风港”。从学习常识的角度上讲,考研是在某一学术范围进行愈加深入的研究。广东商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董福荣指出,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讲,综合素质高、常识面广、实用性强,因此考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假如单纯为了就业或以此谋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考研,那就要慎重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