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人民日报」9个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观,爸爸妈妈一定要看!

   日期:2024-03-31     来源:www.mpmfbk.com    浏览:426    
文章简介:调查显示,50%的父母不了解如何教育孩子,多数爸爸妈妈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人民日报公布了「9个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观」,家有孩子的,必须要看看。
调查显示,

50%的父母不了解如何教育孩子,

多数爸爸妈妈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

人民日报公布了

「9个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观」,

家有孩子的,必须要看看。

01
爸爸妈妈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隔代婴幼儿教育是一个常见现象,

但需要明确的是,

孩子的第一责任人需要是爸爸妈妈。

假如爸爸妈妈当了“甩手掌柜”,

或许会为孩子将来的生活留下隐患。

著名婴幼儿教育专家张思莱也帮女儿带孩子,

但她事先和女儿说好:

孩子的第一责任人需要是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和孩子亲近,

才能培养好的亲子关系。

作为外婆,她只不过来辅助他们,

没再教育孩子的义务。

“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和我们的父母亲。

倘若有一天我进了墓地之后,

我给女儿留下了一双不孝顺的子孙,

那就是我的罪过。”

在这种理念之下,

两个外孙被教育得非常不错。



图片来源:微博@人民日报(下同)

02
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暴力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

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拒绝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社会暴力的根源,在于家庭。

有研究表明,

在家遭受暴力特别多的孩子,

社会犯罪率更高。

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

他的原生家庭结构,总是都是有问题的。



03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

第一要保护好孩子的尊严,

这比纠结对错更要紧。

维护孩子的尊严,教育才能达效果果。

作为爸爸妈妈,

不随便开孩子的玩笑,

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不在公共场合打骂孩子。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点——

过分谦虚也会伤害孩子的尊严。

譬如,当着孩子的面和其他人聊天:

“大家家孩子不可以。”

“比你家孩子差远了。”

这种对话,会给孩子导致负面影响,

减少孩子的自尊水平。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是在保护他的潜在力量。

最高明的教育,

是叫你的孩子了解,你以他为荣。



04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为什么家会伤人》一书中,

记录了一段对话:

母亲问女儿:“你要哪种冰淇淋?”

女儿回答:“我想要香草的。”

“有巧克力的。”

“不,我要香草的。”

“我感觉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

我了解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我目前就想吃香草的。”

“你如何这么倔,真够怪的。”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

母亲一直试图不承认女儿的感受,

试图将我们的判断强加在女儿头上。

她如此做,无疑是在告诉女儿,

你的想法是错的,你得听我的。

她对女儿的真实体验视若无睹。

大家常说,不要把权利带回家。

夫妻之间是如此,对孩子也是一样。

假如什么都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就没办法找到我们的价值。



05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要紧
相比于只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

有效伴随、促膝交流等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李玫瑾教授提出,

人的幼年需要心理抚养。

对孩子的心理抚养,

包含情感、性格、观念、尊重等,

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石,

可以决定孩子一生的品格。

孩子不是忽然变“坏”的,

在那之前,

问题已经堆积成了一座冰山。

“我过去遇见很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爸爸妈妈,

他们面对自己养大的孩子时,

忽然发现孩子变得‘陌生与可怕’,

过去很乖巧的孩子忽然变得狂暴,

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

当他们把孩子领到我面前时,

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

他们已经错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时间。”



06
性格决定孩子的命
成绩总是具备一叶障目的成效,

以至于不少父母都有一个误区:

智商决定命。

爸爸妈妈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能否考上名牌大学,

极少关注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品格培养。

真的决定命的,是性格。

李玫瑾教授提出,

孩子的性格特点练习最好由爸爸来完成。

孩子12岁之前,

爸爸需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可以培养孩子坚持一项运动,

在运动中进行性格培养。

早年的性格特点一旦形成,会终身稳定。

等到20岁、30岁,

再想要改变已经非常难。



07
擅长发现孩子的优点
不要一味用“其他人家的孩子”,

来贬低我们的孩子。

无论孩子多大,

最能治愈他们的,

永远是爸爸妈妈的认同。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爸爸妈妈分三种:

第一种是无论你干什么,他们都批评你;

第二种是无论你干什么,他们都忽略你;

第三种是无论你干什么,他们都鼓励你。

毫无疑问,

所有些孩子都想要最后一种爸爸妈妈。

出色的父母,更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



08
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不少教育问题,看上去出在孩子身上,

但“根”在大人。

父母要掌握跟孩子一块成长。

有个父亲喜欢喝酒,

天天工作之前,

他都会去镇上的酒馆喝一盅。

一天,下着鹅毛大雪,

他和平时一样哼着小曲向酒馆走去。

走着走着,他总感觉后面有人跟着他,

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儿子顺着爸爸的脚印跟了过来,特别开心:

“父亲,这雪多厚呀,

我正踩着你的脚印呢!”

儿子的话让他心里一震,

他想:

假如我去酒馆,

儿子会顺着我的脚印走,也会找到酒馆。

假如我去其他地方呢?

然后这个爸爸就改变了路线,

走向了镇子尽头的图书馆。

自那将来,

这位爸爸改掉了喝酒的习惯,

再也没去过酒馆。

一个好爸爸不是能赚好多钱,

而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一个好榜样。

孩子不听大家的,他模仿大家。

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

永远是最有力的教育。



09
不要让孩子替你达成梦想
真的幸福的生活并不是千篇一律,

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一个人。

郑渊洁说,一个好的教育者,

应该用50种教育方法去教育一个孩子,

而不是用一种办法教育50个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我们的个性和特征,

爸爸妈妈要做的,

是让柠檬更酸,让苹果更甜,

而不是把柠檬变成苹果。



孩子的全方位成长,

不能离开完善的家庭教育观。

请转发给家人,

让孩子成长路上少走弯路。

—— End ——
 
标签: 家庭教育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