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周起,各中小学校将陆续开学。每次新学期开学,不少孩子都会出现睡眠不足、害怕老师、坐不住等现象。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学生忽然从放松到紧张而引起的“假期综合征”,要想尽快调整过来,父母需要在开学后两周内帮孩子过“三关”。
第一关
把“玩心”收回来
“放假期间,我儿子白天除去做作业就是和同学约着打篮球,如此的做法我也非常支持,但唯一感觉不好的是,他天天晚上吃过饭都要上网或打游戏,常常玩到忘记时间,所以非常晚睡觉。叫他早点上床,但就是不听。”家住西山区的张先生打进热线说,儿子亮亮马上进入初中三年级阶段,暑假期间,儿子玩“网游”已经成瘾,每次被父母训斥,儿子就说上初中三年级后就不再玩了,让父母不要管他,可眼看新学期就要开学了,儿子的“游戏成瘾”却丝毫没减弱的征兆。
马上在云南昆明第八中学担任初中三年级班主任的浦老师介绍,父母担忧孩子如此的状况没办法立即投入到学习中,或是害怕影响到孩子在新学期里的学习水平,于是就想帮孩子敲敲“警钟”,譬如趁假期结束前就帮孩子定下不少目的,或是定下“开学不准再玩”之类的规定,期望让孩子“收心”。其实,经过暑假的休息,学生在方方面面都处于松弛状况,假如忽然施加过多重压,比较容易致使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抵触情绪,对开学产生恐惧心理。
浦老师说,“父母在处置孩子的贪玩问题时,切记不可操之过急,由于想要孩子把‘耍心’收回来,还要依赖孩子自己的调整能力,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周的时间。在开学前,父母仅需检查一下孩子的暑假作业是否完成了,由于贪玩的孩子一直会忘记做部分作业,假如未完成,就监督他完成。同时,提醒孩子复习和预习功课,让他们意识到新的学期马上开始,这对孩子的状况调整非常有帮助。”
第二关
改变“不想上学”状况
对中小学的某些学生来讲,马上开学可能是一种重压接近的“信号”,甚至个别学生已经忘记了该怎么样学习。不少父母反映,开学前,常从孩子口中听到“厌学”、“看见书就烦”之类的话,针对如此的问题,国家二级心理健康咨询师杜满鹏指出,暑假过后,部分学存活在体虚、疲倦、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坐卧不安、失眠、健忘、惊惶失措、易激动等状况,此时若不加以看重,将会对学习水平产生不好的影响。
杜满鹏介绍,在开学前,父母应该从心理上给予孩子帮助,以便减轻孩子内心的重压,譬如适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总是把“开学”挂在嘴边,可以帮孩子向高年级学生借一些教科书,让孩子先看看马上学习学科的新内容,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此外,也不要常常对孩子说“不准玩”、“不准出家门”之类的话,如此只能让孩子把“没玩够”的心态带到课堂上,对于“不想上学”的孩子要多加鼓励,假如孩子重压过大,可以天天为孩子放一些轻音乐来解压,如此可以缓解孩子绷紧的神经,在有空闲的时候,陪着孩子一块到户外打打羽毛球,或做做其他运动也是好办法。
第三关
调好“生物钟”
要改变孩子松散的生活状况,需要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浦老师建议,从目前开始,小学生最好天天晚上8点半就寝,初中生则是晚上9点至10点上床。另外,学生在饮食方面也要做适合的改变,提神的东西,如巧克力、咖啡等要少吃或不吃。天天规定时间,让孩子限时做完作业。以按部就班的方法提升学习效率,限时训练可以使大脑在短期内投入工作。在孩子学习时,父母尽可能需要孩子采取端坐、身体稍微前倾的姿势,如此可以使大脑维持警觉,保证学习效率。本报记者 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