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教育是父母处处呵护、担忧孩子受一点伤,结果使孩子弱不禁风,遇见困境时一直一脸的沮丧,如此必然会干扰孩子的成长。
婴幼儿教育错误1:害怕孩子之间争抢
不少爸爸妈妈携带孩子出去玩时,常常会叮嘱:别和人家抢。由于他们都想做一个有教养的父母,期望孩子不去抢;另外,万一他们个头大,可能我们的孩子吃亏,退一步海阔天空,父母早已深谙此道。
事实上,孩子之间的争抢是不是真的这么可怕呢?也未必。了解争抢是人性的一种本能,重点在于大家如何去引导。可以尝试告诉孩子,是我们的可以争回来,自己喜欢的可以去争取,但不可以不择方法。假如孩子连争抢的本能都不拥有,连争抢的勇气都没,长大将来,面对角逐,哪个又会去帮他争取呢?
婴幼儿教育错误2:对孩子的行为过分担忧
中国式的教育是父母处处呵护、担忧孩子受一点伤,结果使孩子弱不禁风,遇见困境时一直一脸的沮丧,如此必然会干扰孩子的成长。
假如你连爬上一张矮凳子如此的主动权都不交给她,那样将来她干什么都是战战兢兢。
婴幼儿教育错误3:自以为是善意的谎话
大人常常会无意中撒谎,譬如和同事通电话的时候,明明正在家和孩子玩,却告诉他们正在写东西,为的是不让他们打搅
大人的谎话有时是善意的,却没想到在孩子心里留下了烙印,到他也撒谎的时候,大人有哪些资格摆出一副你不可以的姿态。
婴幼儿教育错误4:过分强调赢的观念
在每次孩子们有比赛时,最激动的总是不是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他们会参与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比赛,比如帮他们钻空子,帮他们出主意,提醒他们正确答案
事实上,爸爸妈妈对输赢观念的强调,更容易让孩子处在输不能的处境之中,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把成功看的过重,从而让心理变得脆弱。
婴幼儿教育错误5:害怕孩子向你提出需要
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掌握主动跟爸爸妈妈提需要,甚至用各种办法来获得批准。因此,一些爸爸妈妈非常怕孩子提需要,由于他们不了解如何拒绝,或者如何做才能一举两得。
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我们的想法和见解了,因此当他提出需要的时候,大家可以听听他们的想法,和他们拟定一个规划,如条件符合,就满足他的需要,如此,孩子在愿望满足时会格外珍惜。
婴幼儿教育错误6:做家务给报酬
假如一个6岁的孩子主动助你干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子、浇花等,你应付他的这种表现给予表彰,但切勿说:你每天如此做,母亲每星期多给你10元零用钱。或者用物质引诱的办法:乖乖,将我们的碗筷端到厨房,我就给你吃一杯冰淇淋!
由于说到底,物质奖励不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乐于助人、 热爱劳动的品德。
婴幼儿教育错误7:立即满足孩子的愿望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更有不少爸爸妈妈通过对孩子察言观色来认识其愿望,并立即给予百分之百的满足。却不知,这会使孩子从童年年代起就失去渴望和追求感,更不会了解真的的幸福只有通过努力才能争取到。
所以,假如对孩子的愿望一流露,甚至还没流露之前,就想方设法地予以满足,就会使你孩子的童年失去魔力和魔力。
婴幼儿教育错误8:主动帮他分辨是非
主动帮孩子分辨是非,听起来是件好事。仔细想想,你这么主动地帮助孩子分辨是非,跨过一些挫折的门槛,已经无声无息地把我们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了,如此做只能束缚他一个人的思维。
婴幼儿教育错误9:随便泄露孩子的个人隐私
假如你与邻居私下谈论你5岁的儿子夜晚睡觉还不能离开奶嘴,孩子了解后自尊心就会大受伤害;假如父亲在熟人面前诉说他8岁的孩子还尿床,这种揭短行为也会使儿子对爸爸失去好感和信赖。
每个人,即便他还完全是一个孩子子,也需要有他的私人范围,即便是他的爸爸妈妈也不可以随便干预。因此,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某一方面假如牵涉其个人私事或隐私,大人应予以尊重,千万不要向外人揭短。
婴幼儿教育错误10:饭桌上的妥协者
这个菜不吃,那个菜也不合口味,孩子总对饭菜百般挑剔,可你却言听计从:嫌鱼肉腥,就改吃红烧肉;青菜不吃,就改吃水果;要吃汉堡包、炸薯条,就去速食餐厅。
久而久之,孩子就摸透你的心理,一不称心如意,就饭碗一推,耍起赖来,餐桌上的闹剧愈演愈烈。孩子正确饮食的基本法则是:给孩子吃那些,何时吃和如何吃,由爸爸妈妈决定;而孩子是不是爱吃和吃多少由孩子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