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源学校白宏宽校长提醒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下功夫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掌握如何做一位合格的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培养好习惯始于“知子”、“正己”,不断学习,以身作则,担当起为人爸爸妈妈的责任,重点培养孩子的平时生活习惯、学习态度、遵守规则的习惯、训练身体的习惯、计划做事的习惯、阅读的习惯。
培养好习惯始于“知子”“正己”
“知子”即知道孩子,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0至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施教最易的时期,也是习性培养非常重要的时期。此时,爸爸妈妈家人的言传身教和为孩子打造好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特别要紧。
5、6岁至12、13岁是孩子的儿童时期,培养孩子端正的品行和好习惯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任务。同时,这还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应该引导孩子广泛阅读,尤其是要鼓励孩子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作品。
13、14岁,孩子进入少年期(年轻人早期)。此时的孩子常识渐开,理解力显著进步,独立意识增强,对将来充满渴望与幻想,这个时候应付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孩子远大志向。此时,多让孩子接触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等等,树立崇敬、效仿学习的榜样,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抱负,坚定生活信念与为理想奋斗的勇气。
十八岁将来,孩子进入成年期。要渐渐踏入社会,靠他一个人的德行自立于世,成家立业、为人处世、事业成败,无不依靠于其“塑身”的成就,因此,长辈要告诫子女养德立身。
“正已”即以身作则。爸爸妈妈是孩子第一个仿效的对象,孩子则是爸爸妈妈的一面镜子。
父母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子女做出表率:一是遵守社会规范,讲究公共文明。二是孝顺爸爸妈妈,礼貌待人。三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四是塑造书香门第,做一个爱学习的父母。五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法等。
培养好习惯基于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应该遵循如此六个教育观念
1、掌握做人非常重要。掌握做人即品行优良是人获得幸福的基础,父母必须要把教孩子掌握做人放在第一位。
2、树立正确的安全观。防范风险的最好方法是掌握抵预风险的本领,而非消极的回避。另外,父母要为孩子上必要的保险;要支持学校拓展有益于培养革新精神、有益于提升存活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
3、我们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从小掌握我们的事情自己做,是培养其生活与存活能力,使其培养对自己负责态度的基本办法。
4、维持教育的一致性非常重要。要想让孩子顺利成长,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要做到三个一致,分别是家庭中成年人的教育观念和对子女的需要要一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维持一致;家庭教育的思想、理念与社会主张的主流价值观要一致。
5、给孩子留下自主进步的时空。学校和父母要达成协议,给学生留下知道社会、深入考虑、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尊重孩子的健康情趣,培养孩子自主进步的能力,教孩子掌握自主支配时间,自主安排学习。
6、每人能成才,重点在于找到合适孩子进步的道路。依据孩子的资质,选择合适孩子的学业和成才的道路应该成为每一个父母的明智之举,如此子女的成才率高,生活也会变得快乐和幸福。
培养好习惯的办法
培养习惯有六个重点,即:平时生活习惯、学习态度、遵守规则的习惯、训练身体的习惯、计划做事的习惯、阅读的习惯。
培养好习惯,有五个最基本的办法:
第一,从每天日常最简单、最普通的事情做起。
第二,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榜样。
第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第四,立规矩。
第五,正确的奖惩。
上面这五项中,父母的以身示范和正确适合的奖惩非常重要,也效果最好。孩子子学习做事一是看父母如何做,他去模仿,因此模仿对象的水平非常重要;二是从父母的态度中领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父母的奖惩就是在给孩子一个是非标准,所以要小心。
最后,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在好习惯的培养教育中,惩罚是必要的。运用好惩罚方法应该注意三点:一是家庭成员在态度和办法上的一致性;二是对事不对人;三是办法要适合,要让孩子确实认识错误。赏罚的规范取决于父母的道德和价值认识,父母的是非标准,关系着孩子的人格进步,因此父母要特别小心,常常检讨自己,不可随便而为。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