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低年级时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班上有一位男孩的爸爸妈妈是街边做小生意的,我常常看到他的爸爸妈妈在街边叫骂,对,不是叫卖,而是叫骂。
骂脏话时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在我那位男同学的身上体现得极为明显。
他除去上课读课文时能好好说话,其余时间说话都需要带脏字,脏话对于他而言就像一个感叹号似的,每句话必不可少。
或许是耳濡目染得多了,有一次我在家,为了表达一种感叹的语气,居然冲口而出一句脏话。
我到今天都记得我妈吃惊地看着我,半晌她才说:“你如何能说出这么脏的话来?!”
呸呸!她往地上啐了几口,仿佛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一样。
我妈没骂我,也没给我“不可以说脏话”之类的训诫,但那天,我的心里燃起了一种巨大的羞耻感,烧得我浑身滚烫。
脏话真脏!
我从此将来没说过脏话,不是由于父母和老师不允许,而是我打心眼里感觉,说脏话是一件特别掉价,特别难堪的行为。
之所以想起这件事,是由于前不久有一个父母对我说,她家的孩子在学校一直违反课堂纪律,屡教不改。
她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真所谓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
我感觉这个结果再正常不过。
第一,孩子违反课堂纪律,不是靠打可以制止的。
由于他即使暂时可以不违纪,也顶多是害怕你,而不是认可你。
一旦有一天他可以抗打了,就会故伎重演,那样只能逼得你武力升级,最后亲子关系破裂,父母失去控制,青少年叛逆。
第二,孩子会模仿父母处置问题的方法。
父母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孩子也会,所以他目前只不过违反课堂纪律,将来就会开始打架斗殴,麻烦不断。
我问那位父母,平常除去打,你有没给他说过道理呢?
她说讲了啊!
我天天送他上学时都千叮咛万嘱咐,今天别惹祸啊!今天别惹祸!母亲上班特别忙,没时间总去学校解决你的问题。你就老老实实上课,认认真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
我说你这不是讲道理。“嗯?为何呢?”父母问我。
我给她讲了如此一个事。
我过去在公园里看到一个老师携带婴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春游,其中一个男生显然很调皮,永远不在队伍里,到处乱跑。
老师就蹲在他面前,拉着他的手说:
“孩子,公园里人特别多,你如此跑来跑去,老师一会就找不到你了,你也回不了婴幼儿园,回不了家了。
你看班上有20多个小朋友,老师却只有两只双眼,怕看不到你;
所以你必须要好好保护自己怎么样?你必须要紧紧拉着沫沫(他前面的小朋友)的小手,怎么样?”
小孩子点点头,紧紧的拉上了沫沫的手,我察看了一下,后来那个小孩子还是蹦蹦跳跳的,但他却一直没松开沫沫的手,而且一直坚持走在队伍里。
为何老师的几句话会有奇效呢?
第一,她没训斥孩子,而是蹲下来,温顺的和他讲话,如此,至少让孩子能听得进来。
第二,她强调了为何要遵守纪律,由于小朋友太多,老师顾不过来容易出危险。
最后,她才提出为了防止这种危险,他应该如何做。
讲道理不等于提需要,更不是威胁恐吓,重点是要获得他们的认可。
任何一个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只能相信他骨子里认可的事。
假如他不认可你说的话,他就不可能根据你的需要去做;假如他认可你说的话,那样不需要需要,他自会严于律己。
出来春游,不守纪律,容易出危险,更容易走丢,孩子也害怕走丢,不想回不了家,所以他是可以认可这个道理的,他自然就会根据老师需要的去做。
但上课不可以违反纪律,由于不可以给上班的母亲惹麻烦,这个逻辑,孩子认可吗?
认真学习,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养活自己,这个看法,孩子同意吗?
忘了写作业,就别吃饭,由于你没忘了吃饭,却忘了写作业,这个因果关系,孩子信服吗?
不少父母讲道理,讲出了一堆神逻辑,口舌废了不少,却不知和当时发生的那件事有哪些关系。
譬如上课违纪。
与其告诉他不可以违纪,不如给他讲讲上课为何要守纪律。
第一,班上这么多同学,任何一个人违反纪律都会干扰到老师讲课,老师一次次中断讲课,当堂课的常识就讲不完,同学们学到的东西就少。
第二,违反纪律,就不可以保证自己专心听讲,不听讲,老师讲的东西都没掌握,回家做完作业就困难,考试成绩就不好。
第三,学生在下面坐着,老师在讲台上站着;学生在下面听着,老师在前面滔滔不绝的说着。
老师很辛苦,老师这么辛苦就是为了让学生多学一些常识,假如学生在下面说话,捣乱,是对老师很大的不尊重!
假如你不尊重老师,就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到任何东西。
我上初中的时候,班主任给大家提了一个需要,我印象很深刻,她说:
“同学们听课的时候,不可以把两臂抱在胸前,由于这个姿势近乎于审视,对老师极为不尊重。”
我一个人还悄悄的体验了一下,的确这样。
从那将来,我很重视我们的坐姿,即便不是正襟危坐,也至少维持一种恭敬的态度,由于我知道了,一个人的姿势状况也能体现出对其他人的尊重。
不少事无需其他人需要,当你知道了,自然就自律了。
孩子违反纪律,大家还可以打感情牌,甚至是表彰他一下。
你在家可以帮母亲做事,能体谅母亲的辛苦,在学校也一样啊,你也要体谅老师的辛苦,你无需帮老师做事,只须你两只双眼认真的看着老师,老师就会非常满足了。
母亲感觉你近期长大了,你和小朋友一块玩的时候,像个大哥哥一样,会照顾小弟弟小妹妹,母亲感觉特别欣慰。
你在学校也一样,虽然同学们和你一样大,但你们也可以互相照顾。
上课有人说话,互相提醒一下,老师留了什么作业,互相督促一下,不少同学都会是一辈子的朋友呢!
常常对孩子说这类话,然后看看孩子的表现,他会愈加喜欢学校,愈加喜欢同学和老师。
他会了解要好,会开始有责任感,他会开始给自己提需要,慢慢变得自律。
一个孩子的自律从哪儿来?
从他开始爱这个世界,从他开始喜欢自己,从他开始认可一件事正确的打开方法。他的自律就从心底油然升起了。
教育和教训都是他律,他律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但不长久。
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品质是自律,当他有正能量的三观,当他了解自尊自爱,当他知道这个世界顺理成章的运作方法,他自然而然就会自律。
所以,郑重劝告父母,特别是孩子已经步入少年的父母,不要一直用镇压、说服的方法去规范孩子的言行。
多给他们讲一些最淳朴、最本质、最深刻的道理,慢慢获得孩子的认可,培养他的自信和自尊,不少问题就迎刃而解,船到桥头自然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