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预测专业的冷热变化
张恒亮
近日,有调查公司发布了今年最难、最容易就业的部分大学专业,一些媒体闻风而动,将它广为传播,其用意是鲜明且好的,就是为后来者在求学决策时提供参考信息。但据调查报告:去年法语专业是炙手可热的就业热点,今年同是小语种的德语却成了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同样,对外汉语前两年也是热点专业,但今年却位居就业难专业的榜首。这样信息只能让求学者感到人才市场变化莫测,在决策时愈加很难把握。
大家都了解,在现在的升学就业市场上,假如能提前预测到就业时的热点专业,那样在升学时的巧妙选择即可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取得先机。但问题是怎么样预测呢?通常情况下,大家都相信历史可以告诉将来,于是,专业的调查公司应运而生,每年都通过我们的调查告诉求学者当年的就业冷热点专业,但如此的报告能作为决策的参考和依据吗?从相同种类型专业上窜下跳的就业率数据来看,非常难!去年还是就业的大热点,今年却登上了就业难的排名推荐,你能确定目前选择的专业将来就业率一直稳定地表现好吗?不可以。那样,大家到底该怎么样预测专业冷热的变化趋势呢?
在我看来,专业的冷热变化,说到底是人才市场供应求购态势的反映,怎么样预测人才市场的供应求购变化趋势呢?从需要方面来讲,人才是社会经济的生产要点之一,这一特质决定了人才市场势必从是产业市场,某一行业的兴旺发达势必带动对人才的强劲需要,而产业市场的不景气也势必导致人才需要的降低。因此,预测人才需要的重点是预测社会经济的进步变动。另外,人才存量与人才增量的调查也尤为重要,即某一行业现有人才有多少,将来几年降低多少,增加多少,相抵后是净增加,还是净降低。这样,才能为将来的人才市场的供应求购描绘一个比较客观适当的蓝图,而不止是以当年各专业的就业数据为参考。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态势下,绝大部分产品都是表现出略微供大于求的情形,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买方市场,人才市场也是这样。于是,怎么样剖析市场需要将成为专业冷热变化的重点性原因。
以前面大家可知,预测人才市场需要的重点是剖析产业市场即社会经济的变化趋势。预测之前,大家应当看到,从行业到职业以至到专业,并非一对一对应的,这就需要深入剖析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讲,行业包含了若干种职业(职位),而职业与专业又是处于一对多、多对1、一一对应的复杂关系。所以,在预测专业的冷热之前,第一应该将专业、职业、行业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剖析了解。这三者的关系在拙著《大学专业剖析》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那样在具体预测时,大家又可以将将职业(或行业)按经济周期的变动是不是变动进行分类,伴随经济的波动而显著变动的行业,大家称其为变动性行业(职业),伴随经济的波动而变化不大或者基本不变的行业,大家称其为稳定性行业。稳定性行业一般是与个人、单位或者社会的基本需要相联系的行业,譬如餐饮、住宿、服饰、会计、医药、社会公共服务(公务员)等,此类职业(行业)基本上不需要预测就可知绝对有前景,求学决策者要考虑的是你进入这类行业是不是有角逐优势?另外就是变动性行业(职业),譬如家用电器、广告、金融、高端产品、旅游、娱乐等行业,它们会伴随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显著变化,同时,也应该注意,这类行业的变动与经济波动不都是正有关,有一部分是正有关关系,譬如广告、旅游、高端产品等,也一部分与经济波动呈负有关关系,譬如说,教育培训,当经济高涨时,大家更多的时间来工作,较小时间来培训;但当经济下滑,失业增多时,不少人没事做时,就会考虑充电学习。另外还有一些低端的化妆品或者娱乐业等,也与经济波动呈负有关关系,这在经济学中叫做“口红效应”。
行文至此,大家就会对怎么样预测专业的冷热有了一个大致的办法,第一,大家对稳定性行业(职业)所对应的专业可以不需要预测,它们一定是有前景的。对于变动性职业,大家就先看它与经济波动呈正有关关系还是负有关关系,然后,再依据社会经济的变化趋势,确定行业以至专业的冷热。
作者系学业规划与升学决策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