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日期:2025-04-16     来源:www.heeong.com    浏览:563    
文章简介:之前,叶子老师有收到一位父母的问题,她说:初中二年级男生,叛逆,不写作业,怎么说也听不进来,在学校也是常常迟到,老师说不喜欢学习,咋办? 不少父母都会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遇见这种问题,原来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变得脾气大、暴躁,原来非常自律的孩子...

之前,叶子老师有收到一位父母的问题,她说:

初中二年级男生,叛逆,不写作业,怎么说也听不进来,在学校也是常常迟到,老师说不喜欢学习,咋办?

不少父母都会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遇见这种问题,原来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变得脾气大、暴躁,原来非常自律的孩子变得不讲卫生、邋里邋遢。

这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典型特点,他们有了十二三年的生活经验,开始有了我们的想法,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大人灌输的道理,毫无疑问,两者冲突之后,孩子必然会产生我们的想法。

假如前面的十来年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没形成好的亲子互动,大概孩子这时就会故意跟爸爸妈妈“对着干”。

尤其是今年疫情上网课期间,“家族大吵”可能天天都在上演。

心理学家刘亮博士过去概括过青少年的典型心理:

当你们想让我认可你们的看法或需要我的帮忙时,应该好好跟我说,而不是直接命令“你应该……”或者“你去……”。

我有时说“我不想在这个家待下去”、“我想死”这类话时,其实内心真的的想法是:我想要你们可以停下来,听听我的想法和需要,而不止是感觉我矫情。

我不期望你们所有都是“为了我”,你们完全可以为了自己而活,不需要为了照顾我,不辞辛苦地做饭;也不需要为了我,非要忍受他们不离婚,我期望你们在家是舒适而自由的。

张艾嘉和儿子

父母常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假如孩子以后想要拥有好的生活,就要在小时候有很优秀的表现,就会需要孩子考试高分,专长出色。

可是要了解,有排名就会有赢有输,而且输家一定比赢家多。

这种错误观念的结果,总是不是孩子被逼得太过焦虑,就是破罐子破摔,干脆舍弃了所有可以尝试的可能。

网友@Vivienne曾说:

我就是在爸爸强烈控制下长大的人,十多岁了连我早上穿什么袜子都要安排。真的对所有命令、需要和权威都非常抵触,跟不少权威人物如老师、上级、长辈都没办法有非常不错的关系。

青春期表面顺从其实不听话紧急,以前还不知道根源何在,以为是任性。我跟我爸爸的关系是小时候我害怕他,长大了我看不起他。

人是唯一有控制感的动物,放到孩子身上,它也是孩子打造安全感、自信和自律的基础。

只有把控制感还给孩子,他才能掌握在学习和日常,感觉到我们的成长。

电影《不可思议小姐》中,13岁的欧若拉,是一名留级一年的初中一年级生。


和普通的中学生一样,她的平时就是:


学习成绩吊车尾,被语文老师讲“你太令我失望了”;

为了保持和同学的友情,拒绝了学长的乐队邀请;

家还有一个厉害姐姐和学霸妹妹,自己一直被叫去做家务的那个;


当她在饭桌上表达了我们的不高兴之后,睡前不小心听见了爸爸妈妈开玩笑的吐槽:


“要不送她去寄宿学校吧,最起码不需要看她那张臭脸”。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代入感太强了,这句话真的可以记一辈子。


当然,在历程了离家出走、跟爸爸妈妈大吵好几架之后,电影给了主人公一个圆满的结局。


欧若拉加入了自己一直想去的乐队;

作文得到了新老师的认同;

影片最后,她站在台上为母亲唱歌,表达了对母亲的爱: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也了解了,假如我开始爱他们,我的生活就会有所不同。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就像网友@小浣熊说的:

从成年人的见地看,孩子子都是自己作的,但哪个没过如此内心急剧变化开始怀疑家人、社会、自己,与幻想着恋爱和没有的痛苦的片段?

孩子为何不听话,由于找不到自己。

青春期问题一旦发生,爸爸妈妈第一改变的,就是我们的认知,他们比平时更需要“爱的表达”。

只有“不受控制”的爱,才能让他们感觉到“我是被爱着的”。

来来源于微博@语文指挥中心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想让他们少走弯路,即便这样,也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当孩子遇见问题时,给孩子选择、给孩子建议,而不是操控孩子。


2. 放下,但不舍弃,不放任


分清什么是孩子可以自己试一试的,什么是底线,不可以触碰的,提前跟孩子讲了解。


当孩子遇见迷茫时,你可以告诉他们,没必要目前就弄了解整个生活。


3. 用聊天的方法跟孩子维持交流


相比说话的内容,这时的孩子更在乎大家说话的方法,是温和真诚的,还是高高在上的。


回到开头那位父母的问题,我问她,关于不写作业的事情,你跟孩子好好交流过没。


母亲回答,我交流过了呀,完全没用,耳朵硬的跟铁一样。


我继续问是如何跟孩子说的,父母:我跟他说过不少次了,你必须要先把作业完成,再干其他的事情。


你看,问题就在这里,这位母亲的交流完全是单向输出,信息在传达到儿子心里之前就已经被屏蔽了。


什么是双向交流?


双方之间要有交流,你要从交流中得出孩子为何不想写作业,是不会做还是不喜欢这科的老师?假如不会,是上课没听懂吗,是从哪儿开始不会的?需无需课下上补习班?


假如孩子一聊到这个问题就回避,大概就是孩子之前在这种问题的交流中没能得到好的反馈。


4. 帮孩子找到除去爸爸妈妈以外的支持资源


支持资源,是指当遇见挫折时,可以调用的、帮他渡过难关的途径。


亲人,朋友,有归属管的良性团体组织,事业,兴趣,信仰等都是支持资源。


青春期的孩子有更强的社交欲望,和更强的好奇心。


当孩子有关系非常不错的朋友可以诉苦,有热爱的兴趣可以转移注意力,当他遇见困境时,就能最好地处置好我们的情绪重压。


5. 恋爱教育


在这一点上,父母可以敏锐一些,多察看,多考虑,发现蛛丝马迹未必要立刻处置,多想一想再行动。


不管孩子有没谈恋爱,这两个问题都是父母要考虑的:


我要怎么样拓展孩子的恋爱认知?

我期望孩子的行为是什么样的?


再以聊天的形式,跟孩子探讨择偶的规范,恋爱的意义,家庭的责任等等。


6. 不要由于孩子学业繁忙,就剥夺让孩子生活自理的机会


做家务不只可以勾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


一心只让孩子学习,十指不沾阳春水,当孩子成绩不好时,爸爸妈妈或许会指责「我什么都不叫你干,光学习你都学不好」,孩子更受伤了。


《少年说》里一位同学吐槽自己在家常常做家务: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母亲的“反击”更有力: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这7件事,父母必须要做到!


至于孩子可以做什么家务,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


10-13岁:


刷碗、做简单的饭、用洗衣机、倒垃圾、帮爸爸妈妈照顾婴儿。


14-17岁孩子基本可以独立完成大多数家务活:


清理冰箱、帮助清理厨房和浴室、整理物品、单独照顾宠物、一个人外出购物等。


7. 当孩子真的出现青春期问题时,不要刻意寻求立马解决问题的方法


冰冻三尺,非1日之寒,问题并非忽然出现,而是经年累月形成的,在解决的时候也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要携带足够多的坚持。


没立刻就能见效的药方,父母也要针对自己家里孩子的状况不断探索。

最后,用刘墉《不听话年代》的一段话来结尾:


假如说,儿子是一叶小舟,老子就是舵手,为儿子导航,放下但不放任。


对于不听话年代的孩子,需要如此的爸爸妈妈。放开手,让孩子去探寻自己,找到的,才是我们的。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