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披露,教育部长跑活动负责人与打卡机企业总经理系师生,公司借助网站点击受益
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推行“指纹打卡”长跑。
12日,教育部在全国百所高校推广的冬天长跑活动全方位启动,参加长跑活动的学生,需要通过“指纹打卡”的方法进行,不只引发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更有媒体揭秘其中隐藏的商业利益链,披露活动有关负责人与企业总经理是师生关系。
现象
长跑前要“点卯”
天天在网站点卯;指纹信息寄存在该网站上;跑步前后都要刷指纹……
12日,全国高校“阳光长跑”开跑,江苏有九所高校参与其中。记者采访发现,刷指纹前,须输入一串卡号,卡号与指纹匹配后,验证才算成功。
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教育部推广的冬天长跑活动在全国100所高校试行“指纹打卡”,学生先要在一个名叫“鹰网”的网站上注册,获得注册码后再到学校内录指纹,指纹信息保存在该网站,学生每次长跑开始和结束时,都需要通过“指纹打卡”的方法进行验证。江苏有九所高校参加试点,包含南京师范大学等。
12日下午3点,在南师大仙林校区,记者数了数,一共有17个指纹打印点。记者看到,起跑前,一名女孩输入了一串卡号,右手食指摁在“感应区”约三到四秒钟,机器语音提示“信息录入完毕”,才算是真的打卡完成,前后约15秒。学生每次长跑开始和结束时,都需要通过“指纹打卡”的方法进行验证。
南工大副校长高明介绍,南京工业大学对于长跑采取了勉励机制,学生的长跑状况将和体育成绩挂钩。
质疑
刷指纹会泄露隐私?
当天采访中,南师大一名男孩告诉记者,在网站注册的时候还好,只输入学生的学校学院和学号,但到真的指纹录入的时候得补全我们的个人信息,包含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日,如果信息不可以补全的话就不让录入。
记者登录大学生冬天长跑活动网站,看到参与这次活动的有全国12个省市的部分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在其中。这项高校“指纹打卡”的冬天长跑活动,计划11月启动,明年1月结束。
参加高校现在正在积极组织学生网上注册和录入指纹。因为活动网站下方没标注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同的icp备案号,这引发学生对个人信息将来安全的质疑。“假如网站不靠谱,大家的个人信息安全会遭到非常大威胁。”
回话
学生信息不会外泄
针对部分学生的担忧,记者昨日致电此次长跑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深圳大学体育部主任陈小蓉教授。她说,企业给高校免费提供设施当然期望有回报,“公司可以借助网站的点击受益”。她表示,组委会与提供设施的公司签订有协议,学生信息不会外泄。
内幕
学生注册让网站得利
据《第一财经日报》5日报道,此次长跑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陈小蓉,与免费提供“指纹打卡”设施的深圳燊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斌宏,二人之间系师生关系。陈斌宏是深圳大学研三学生,其导师为陈小蓉。
报道称,2008年陈斌宏在导师陈小蓉指导下,研制“指纹打卡”系统。
2009年,陈斌宏寻得投资方,成立公司并任总经理。“大家不是慈善机构。”陈斌宏说,“全国的学生都在这里注册训练,训练就会进步出消费需要,有了消费需要就能跟企业合作,投放广告。”“是怎么样选定燊讯公司作为承办方的?”“教育部是不是为燊讯企业的研发投入经费支持?”“活动网站鹰网到底归哪个所有?”记者就此次“指纹打卡”长跑活动的种种疑虑,给教育部新闻办发去采访邮件,到今天未得到回复。
至昨日,“鹰网”仍未获得国家规定的网站icp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