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上海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中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试题

   日期:2025-06-24     来源:www.gfynpv.com    浏览:533    
文章简介:上海嘉定区封浜高中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中二年级历史卷含答案 1、选择题(共80分,每题2分) 1.下表所示城市、人口的进步变化,最可能发生在近代 城市规模 1760年 1851年 5万—10万人 1个 13个 10万人以上 0个 7个 A 英...

上海嘉定区封浜高中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中二年级历史卷含答案

1、选择题(共80分,每题2分)

1.下表所示城市、人口的进步变化,最可能发生在近代

城市规模

1760年

1851年

5万—10万人

1个

13个

10万人以上

0个

7个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俄国

2.19世纪60年代,有人形容俄国农民“腰杆挺乐,面貌表情,步履姿势,所有都变了。”这是由于

A 沙皇统治结束                   B 农奴制被废除

C 10月革命发生                   D 俄国退出一战

3.列强权势最早深入到长江流域是在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款之后?

A 《南京条款》                    B 《天津条款》

C 《马关条款》                    D 《辛丑条款》

4.“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源于何人之口?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5.“大家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年代,大车无需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一情景最早出目前

A.手工工场兴起时期          B.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6.“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兼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反映了

A.现代工厂的诞生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打造

7.试图通过解释儒学,来宣传变法维新的是

A.孟子          B.朱熹        C.康有为           D.郑观应

8.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该条约源于

A.《南京条款》   B.《天津条款》    C.《马关条款》    D.《辛丑条款》

9.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手工工场      B.现代工厂   C.垄断资本         D.跨国公司

10、一百五十多年来,没一个学说像它如此彻底改变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创立这一学说的是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马克思

1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创作于哪一个不平等条款签订之后?

A.《南京条款》   B.《天津条款》    C.《马关条款》    D.《辛丑条款》

12.下列哪一人物的文章曾在右边刊物上发表

A.李鸿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13.鞠躬礼和脱帽礼取代了跪拜等旧礼节。这一礼俗变化发生在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末期

14、近代史上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称号的头号殖民大国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5中国近代史上积极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派代表是

A. 林则徐        B.李鸿章            C.孙中山          D.胡适

16.19世纪60、70年代,下列城市中洋务、外资、民族资本三类企业同时并存的是

A. 重庆               B.沙市            C.北京             D.上海

17.“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字,……殊为共和之玷。嗣后各官厅职员,相称咸以官职,不能再沿前清官厅恶称。”官员称呼的变化反映的历史演变是     

A.民主共和→君主专制                 B.农耕文明→工业文明  

C.等级分明→民主平等                 D.自然经济→产品经济

18.右边漫画的主题是[来源:学科网ZXXK]

A.闭关锁国

B.门户开放

C.光荣孤立

D.绥靖政策

19.“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年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皇帝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那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中华民国成立       D.五四运动

20.“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判断这一言论最早发表在下列哪一刊物上

A.《时务报》         B.《申报》        C.《民报》        D.《新年轻人》

21. 林肯在总统竞选中倡导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却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将军撤职。
1862年他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的这种方案变化表明他在美国内战期间的最高宗旨是

A  保护白人利益,坚持种族歧视          B  团结黑人奴隶,战胜南方叛军

C  舍弃废奴倡导,向奴隶主妥协          D  拯救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统一

22.马克思曾在关于1862年十月北美事件一文中:“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第二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都像——他本人也力求使他像——一个律师送交他们的普通传票…… 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件……” “永远也不会失去第二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其所说的“非常重要的文件”是

A.《独立宣言》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3.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使用的新事物的名字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来源:Z#xx#k.Com]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的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法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24.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觉得,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与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点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重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很多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收益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25.“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打造在铁和血之上,不如说是打造在煤和铁上。”(英·凯恩斯)这句话强调了

A. 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B.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达成统一

C. 普鲁士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26.  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呈现出“需要引起创造”模式的产业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矿冶业    D.交通运输业

27.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备                                   [来源:学科网]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8. 工业社会初期最基本的一对社会矛盾是

A.工人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工人与监工之间的矛盾

C. 城市居民与农村农民之间的矛盾        D.富人与没钱人之间的矛盾

29.  19世纪早期伴随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病日益显现,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以下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①欧文   ②傅立叶    ③伏尔泰   ④圣西门   ⑤孟德斯鸠

①②           B.②⑤         

C.②④        D. ①③

右图是伦敦海德公园中的一

块伟人墓碑,该碑上镌刻的

口号应源于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31.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物应是:

A. 俾斯麦       B. 威廉一世         C. 兴登堡       D. 威廉二世

32.19世纪末,有人说:“国内不可犹疑,与其座等邻邦之进步而与之一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待邻国之方法,不必因其为邻邦而稍有顾虑,只能按西洋人对此类国家之方法而对待之。”请问这段话作者的国籍是

A.日本         B.英国        C.俄国           D.中国

33.他是中国古时候社会的最后一位君主,又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位君主”。“他”是

A 乾隆皇帝      B 道光皇帝         C 光绪皇帝        D 宣统皇帝

3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邦交”,“在__________ 以前,大家不愿给外国平等待遇;在将来,他们不愿给大家平等待遇。”语句中缺漏的文字应是

A.雅克萨战役      B. 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辛亥革命

35.下列四张图片中,能反映鸦片战争时期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是

 

 

 

 

 

 

A                B                  C                 D

36、英国殖民者关于“争取国主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的需要在哪一条款中得到达成

A.《南京条款》    B.《天津条款》   C.《北京条款》   D.《辛丑条款》

37. 近代史上,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问的现象最早应发生在哪年将来?

A 1842年      B 1844年         C 1856年        D 1858年

38.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丰)同(治)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姓曾的者,拟方名曰_____,服若干剂来见转机”。材料中“____”最可能是:

A.洋务清火汤        B.新政补元汤       C.宪政调味汤        D.革命诱惑销魂汤

39.“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的这一倡导体现了下列哪一思想?

A.经世致用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富国强兵

40.右图反映的情景应是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非选择题(20分)

41、现代化的浪潮

1860年代,肇始于英国的现代化浪潮渐次向世界扩展,将下列现代化浪潮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与图中所示的空间地方一 一对应(填写字母)(5分)。

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②南北战争   ③德意志统一   ④明治维新   ⑤洋务运动

 

    ①        ②         ③         ④         ⑤

42、危机与探索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依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如第7小题填 新文化运动。(6分)

 

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大家发觉自己处于如此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有着飞速的运动和不平稳的退却;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大家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大家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充满了来自传声筒的噪声干扰。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推荐,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推荐,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推荐。” ──约翰•尤•内夫《近代西方的崛起——工业革命》

(1)哪一个国家第一出现材料中的这种社会状况?最早出现这种社会状况是什么原因什么?(3分)[来源:Z,xx,k.Com]

 

 

(2)俄国人和日本人在推荐工业文明的过程中遇见过什么障碍?后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排除其障碍的?(4分)

 

 

 

(3)怎么样理解“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推荐”?(2分)

 

 

 

 

 

 

高中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C

C

B

C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C

A

B

D

C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D

D

A

B

A

A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B

B

B

B

D

A

C[来源:学。科。网Z。X。X。K]

C

 

2、非选择题

41、

①——C ②——E ③——D ④——B ⑤——A

42、①鸦片战争      ②《马关条款》      ③洋务运动

④维新变法      ⑤辛亥革命          ⑥《天演论》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哪一个国家第一出现材料中的这种社会状况?最早出现这种社会状况是什么原因什么?(4分)

英国。缘由:第一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推行有益于资本主义进步的政策,使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平稳发展时期;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力,国外殖民和奴隶贸易提供了资本和市场;手工工场和科技进步筹备技术条件。(3分)

 

(2)俄国人和日本人在推荐工业文明的过程中遇见过什么障碍?后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排除其障碍的?(4分)

农奴制和封建幕府统治的妨碍。分别通过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武装倒幕和明治维新排除障碍。(4分)

(3)怎么样理解“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推荐”?(2分)

工业文明的到来,使西方列强为倾销产品,掠夺材料,进行殖民扩张,把中国等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打破了亚洲国家的封闭与隔绝,动摇和破坏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生产关系,客观上传播了工业文明,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或推进使用近代工业生产方法)。(2分)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