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沪教版(上海)初中三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第三章 走进溶液世界 单元测试试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关于水电解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电解水实验用的是交流电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析出的气体是氢气
2. 实验室现有足量的的
的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
的
溶液
,需要
的
溶液( )
A. | B. | C. | D. |
3. 消耗淡水量最大的是( )
A.水力发电 | B.农业生产 | C.工业生产 | D.生活用水 |
4.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年“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净化程度最高的办法是蒸馏,所以倡导饮用蒸馏水
C.国内人均可借助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D.借助活性炭吸附可减少水的硬度
5. 将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取
稀释后的溶液,经测定得知其溶质水平分数为
,则稀释时所用水的水平是( )
A. | B. | C. | D. |
6. 污水的任意排放会导致水污染.下列有关水资源保护和净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用来净水
B.水体污染的来源只有工业污染
C.地球上的淡水非常丰富,不必节省
D.改变生活习惯不会降低很多生活用水
7.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容易见到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B.肥皂水能区别硬水和软水
C.水蒸发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净化水的常用办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8.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
A. | B. | C. | D. |
9. 下列有关水的常识中,正确的说法是( )
A.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增多会致使水中藻类植物很多成长和繁殖
B.蒸馏和煮沸是常见的硬水软化办法,二者都是物理变化
C.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水平比为
D.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10. 甲、乙两位同学一同完成电解水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后,有下列对话,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指着氢气燃烧实验的装置说:“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若有水生成,我觉得该物质中肯定含有氢元素.”
②乙回答说:“可能是如此,我也不可以一定.”
③乙指着桌上的一瓶无色气体说:“这瓶气体若点燃后能燃烧,我觉得这是氢气.”
④甲回答说:“可能是如此,但我也不可以一定,能燃烧的气体可能不是氢气,不少气体都能燃烧.”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11.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值,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 | B.唾液 |
C.血液 | D.尿液 |
12. 下列所述状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
①任意排放城市生活污水
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方法不对
③海上油轮石油泄露
④工业生产中废水、废物的排放.
A.①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全部 |
13. 下列净化水的办法中,不可以起到杀菌用途的是( )
A.将水煮沸 | B.加高锰酸钾消毒 |
C.加活性炭吸附 | D.通臭氧消毒 |
14. 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的定义.若从酸度
的定义出发可得出结论:酸性溶液中的
,中性溶液中的
,碱性溶液中的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盐溶液中的,
B.的值越大,溶液的
越小
C.时,纯水中的
,
D.时,
的溶液中
15.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饱和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肯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水平分数大
C.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D.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漏一部分,瓶中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仍为
2、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
16. 下列看法不科学的是( )
A.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加以辨别
B.水通电能分解,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日常通过煮沸水可以减少水的硬度
D.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7. 年
月
日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付都市化挑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借助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以使水软化
C.水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
D.用无磷洗衣粉有益于预防水体富营养化
18. 下列广告用语,你觉得不科学的是( )
A.“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纯净水”是不含任何其他物质的水
C.为了人类的存活和健康,对很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必须要严加治理
D.人类假如不珍惜水,那样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将是大家的眼泪
19. 有克
的食盐溶液,要使溶液中溶质的水平分数增大到
,可使用办法是( )
A.再加克食盐
B.再加入克
的食盐溶液
C.蒸发掉溶剂的一半
D.蒸发浓缩成克食盐溶液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水能区别食盐水和饱和石灰水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水平分数未必减小
D.的浓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得到
的硫酸溶液
3、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2分 , )
21. 溶液肯定是某种溶质与水组成的________.
22. 将少量油脂放入汽油中,振荡后得到的液体是________.(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3. 实验台上有几种溶液:①碘酒②医用酒精③稀硫酸④浓盐酸⑤高锰酸钾溶液⑥硫酸铜溶液,依据溶液中溶质的状况,自拟一种分类标准对以上溶液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___包含的溶液(填序号)________.
24. 大家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由于洗涤剂具备________功能.
4、 解答卷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20分 , )
25. 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
________.
(3)向烧杯中加水和
氯化铵配成
的溶液,此时溶液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再冷却到
,烧杯中析出固体的水平为________
.
26. 鱼民们发现天气闷热的时候,鱼塘里的鱼一直接近水面游动,你了解为何吗?
5、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5分 , )
27. 溶液在生产和日常有着要紧的意义.
(1)将面粉、食盐、汽油、碘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在肯定条件下,向水平均为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肯定水平的硝酸钾,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解的硝酸钾,则过滤去),得到溶液,该学生在实验中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 实验 | 实验 | 实验 | 实验 |
水的水平 |
|
|
|
|
加入硝酸钾的水平 |
|
|
|
|
溶液的水平 |
|
|
|
|
依据上述数据剖析,实验________(填实验序号)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
(3)为了配制水平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需进行如下操作:
①计算:配制水平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________
和水________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填字母).调节平衡螺母
.降低适当的砝码
.增加适当的氯化钠固体
.降低氯化钠固体
③量取:用________(填“”或“
”或“
”)
④溶解:将两者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⑤若要使该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增加一倍,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加入
氯化钠晶体
.加入
氯化钠晶体
.蒸发掉
水
.蒸发掉
水
(4)若锌与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水平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与考试试题分析
(上海)初中三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第三章 走进溶液世界 单元测试试题
1、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1.
【答案】
B
【分析】
在电解水实验中,通的是直流电,且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
【答案】
B
【分析】
浓溶液配成稀溶液,加水时溶质的水平不变,此时再依据溶质水平分数公式进行计算.
3.
【答案】
B
【分析】
依据淡水在人类生命活动中有哪些用途剖析解答.
4.
【答案】
C
【分析】
、水的化学式是
,由此可看出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蒸馏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可以借助的淡水资源短缺;
、活性炭具备吸附性.
5.
【答案】
C
【分析】
由于溶液的均一性可知: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与稀释后所有溶液溶质水平分数相等,再稀释前后溶质的水平不变解决.
6.
【答案】
A
【分析】
依据水污染的渠道来考虑本题,想法切断污染渠道即可.要了解保护水资源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节省用水,二是预防水体污染.
7.
【答案】
C
【分析】
水是容易见到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正确;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办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减少水的硬度的办法是:在日常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还是水分子,化学性质没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是不对的;净化水的常用办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都是物理变化.
8.
【答案】
D
【分析】
依据已有些常识进行剖析解答,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蓝,据此解答.
9.
【答案】
D
【分析】
、依据硬水的定义、致使水中藻类植物很多成长和繁殖是什么原因剖析;
、依据蒸馏和煮沸过程中没新物质生成解答;
、依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结论解答;
、依据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来剖析解答。
10.
【答案】
B
【分析】
在审题中第一应该注意这四句话是针对目前的实验进行的讨论
①依据水中含有氢元素进行解答;
②因为①的结论正确,所以②应该否定;
③这里所说的气体是针对桌子上氧气和氢气而言的,不可以过于推广开来;
④因为③说法正确,所以④应该是一定,而不可以继续不确定.
11.
【答案】
A
【分析】
当溶液的等于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小于
时,呈酸性,且
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大于
时,呈碱性,且
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剖析判断即可.
12.
【答案】
D
【分析】
污染渠道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化肥和农药的任意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可以据此答卷.
13.
【答案】
C
【分析】
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剖析,净水时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有氯气、二氧化氯、漂白粉等.
14.
【答案】
A
【分析】
盐溶液中,有些显酸性,有些显中性,有些显碱性;的值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时,纯水显中性,
等于
;
时,
的溶液显碱性.
15.
【答案】
D
【分析】
依据溶液的定义、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转化进行剖析解答;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稳定性.
2、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16.
【答案】
B,D
【分析】
、依据辨别软水和硬水的办法剖析;
、依据水的组成剖析;
、煮沸可以减少水的硬度;
、水作为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7.
【答案】
A,B
【分析】
、依据水资源的情况剖析;
、活性炭能净化水但不可以软化水;
、依据水与生命的关系剖析判断;
、依据磷能使水中的藻类植物等疯长剖析.
18.
【答案】
A,B
【分析】
任何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纯天然饮料”,绝对不含化学物质是错误的;纯净水中含有少量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19.
【答案】
B,D
【分析】
依据题干可知,该题的需要是:使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增大一倍.可以用的办法有:、加溶质.
、蒸发溶剂.
、加入高浓度的该种溶液.然后依据题目给出的数据,逐一计算,即可正确解答.
20.
【答案】
A,C
【分析】
、肥皂水遇见澄清石灰水会产生浮渣;
、依据洗洁精是乳化油污,汽油是溶解油污进行剖析;
、依据升高温度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后,溶质的水平分数不变进行剖析;
、依据
的硫酸和
的硫酸的密度不同进行剖析.
3、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2分 )
21.
【答案】
混合物
【分析】
依据溶液是由溶质与水组成的混合物来剖析解答;
22.
【答案】
溶液
【分析】
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是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3.
【答案】
溶质是固态,①⑤⑥
【分析】
依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办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剖析判断即可.
24.
【答案】
乳化
【分析】
依据洗洁精具备乳化用途进行剖析.
4、 解答卷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20分 )
25.
【答案】
(1)
(2)36.0g
(3)不饱和,11.8g
【分析】
(1)依据表中信息剖析解答.
(3)依据表中氯化铵的溶解度解答.
26.
【答案】
天气闷热,充气压力低且气温高,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减小,所以鱼要挨近水面游动,以呼吸更多的氧气.
【分析】
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原因出了温度还有压强,可以据此答卷.
5、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5分 )
27.
【答案】
食盐
、
,
,
,
,
,
(4).
【分析】
(1)依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判断;
(2)当向水中加入固体后,所得溶液的水平小于二者的水平之和,表明溶液中有溶质固体剩余,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实验、
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也表明在在该温度下,在
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硝酸钾,则实验
、
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是指在肯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况时所溶解的水平.对比实验
、
、
、
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该温度下,在
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硝酸钾,故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3)①依据溶质水平溶液水平
溶质水平分数,溶剂水平
溶液水平-溶质水平进行剖析;
②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药品重了,应该降低药品;
③依据需要量取水的体积考虑;
⑤依据使溶质水平分数增大一倍可以用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办法达成;
(4)依据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结合题中的数据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