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赵谦翔,现任教于吉林毓文中学。20岁下乡,30岁未立,40岁犹惑,45岁始知 再也不可以那样活。遂潜心改革,大胆实验,七载求索,未尝稍懈,终以感悟式教学特 立教坛,素有报告专业户与荣誉暴发户之戏称。常以风筝自喻成功之道:逍遥 彩云里,自在艳阳天。有风方起舞,无线不翩跹。风者,党和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 方针 是也;线者,各级领导云筑网推广褒扬是也。至于本人的经验,一言以蔽之:笨鸟 先飞,一个劲地飞。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庄稼污染了,有人 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 有人呼唤绿色。可是,作文污染了,哪个来呼唤绿色?
其实,升学本无过,所有为了升学才有过;考试本无过,所有为了考试才有过;分数本无过 ,所有为了分数才有过。可悲的是,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便 陷入这所有为了的泥淖不可以自拔。于是便有了专 事章法、秘诀的作文写作方法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 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总之,师生双方绞尽脑汁、千 方百计地都在皮相上下功夫,到处充斥着文字的化 妆(林清玄),何尝有精神的化妆?更何谈 生命的化妆!这种徒有躯壳没灵魂的文章,死不 死活不活,黑不黑白不白,可谓名副其实的灰色作 文:考试前,学生畏之苦之,不能已而为之;考试 后,自然轻之厌之,如敝屣而弃之,实乃谋取狭隘功 利的敲门砖。身处铺天盖地的灰色作文的压抑中,只感觉视茫 茫、气奄奄、心惶惶,叫我怎能不壮怀激烈,仰天长 啸:还我绿色!绿色作文,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 的真切,绿在一个真上。绿色作文,或萌于 无字书(社会)的切身体验,或来自于有字书(书本)的阅读想法,绿在一个悟上。绿色 作文,为做人而写,伴生活而在,绿在一个人 上。做人促进作文,作文升华做人:绿色作文确为完
善生活的健身器。
1、悲哉,灰色作文
多年来,在灰色的统治下,作文的天变得蓝不蓝、白不白,作文的地,变得黑不黑、黄 不黄,一 片混沌、一片烟雾、一片迷惘!教师变得死不死活不活,毫无生气;学生变得进亦忧退亦忧,苦不堪言。请看学生是如何倾述他们的作文之苦的:每逢 作文必是茶饭不思,日夜难寐,花尽心思激活所有些 脑细胞把记忆仓库彻底清理一遍,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个改头换面,‘凑’成一篇自以为美不胜收的 ‘杂文’。
有限的记忆仓库被掏空后,《作文选》这一大法 宝便有了用武之地。考试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背 下几篇情节曲折、生动感人的文章,考试时竟也能屡屡中标,我不能不佩服我们的又一绝招儿:抄。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偶尔考了一个 我没背过的文题,我便只好使出最后一招儿:套。文章格式总分总,学习雷锋不可以少。如果考我议论文,就把决心誓词表。靠着这三招儿,我居然次次作文 得高分。不过,我真担忧,假如秘籍用完,我该如何解决?
还有一位学生抱怨道:从不敢直抒胸臆,也不 敢文思飘逸,由于那样虽会让我们的性情得到真的的 释放,却会使语文卷头的分数大优惠扣!在蹒跚中前行,在小心翼翼中探路,生怕自己妙手偶得的‘狂言’ 或不甘平庸的‘妙语’,令判卷老师暴跌眼镜!‘灰 色作文’似无形杀手,用锁链捆住了大家的手脚,用利刃阉割了大家的精神。悲哉,‘灰色作文’!
两颗敏锐的心灵,以其真实而生动的笔墨代表莘 莘学子控诉了灰色作文的弊病与罪恶。这种灰 色作文把学生纳入形式主义的樊笼,套上教条主义的桎梏,泯灭了灵性,熄灭了想法,抹杀了兴趣,业 已走进作文教学的死胡同。
2、畅哉,绿色通道
怎么样使作文由灰转绿?我在近几年的实 践中开辟了三条有效通道。
1.以无字书为通道引进活水
当灰色统治作文时,为解除学生为无米之炊的 困境,一是提供很多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让学生死记硬背;二是对一则材料做多角度剖析,让学生纸上谈兵。
我在实验班开创了东方时空课和班会感悟课, 把社会生活这本无字书作为绿色通道,达成了作文题 材的变死为活、变空为实。
同学们在每周4个小时的东方时空课上,或 从生活空间中悟得存活之道,或从东方之子 中觅得成才之法,或借时空报道早间新闻书写天下兴亡之忧。这部无字书一举打破了两耳不 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封闭式学习机制;家 事国事天下每件事事关心,为绿色作文开发了无尽的源头活水。无须细读作文,只须浏览一下绿色作文的标 题,你就能发现学生们的眼界和心胸发生了多么大 的变化:《绿化文化荒漠》《黄河忧思录》《白条子谋杀农业大国》《京剧进步之我见》《伊拉克危机浅析》《洪森打了一副好牌》《别了,英格兰的玫瑰》……
三年来,每一个同学的东方时空感悟都已汇积 成一本厚厚的文集。他们在自己编辑作序的过程中, 已经自觉意识到了绿色作文对生活的价值。张程程同学在《墨舞》中写道:我压抑不住心中的狂喜,于 是以大地为纸,潭水为墨,手脚为笔,舞蹈于天地之 间,好似一种痴醉,更似一种疯狂--形诸文章而高于文章。‘东方时空’,现代的春光!你在我的精神 里折叠,成为我的知觉;在我的心灵里沉淀,成为我 的灵魂;在我的笔下流露,成为我的墨宝;在我的双脚下狂舞,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情动于中,文发于外;泼墨于纸,铸魂于心。绿 色作文使灰色作文望尘莫及之处在于:使作文与做人 融为一体。 班会感悟课,是我提供给学生的另一本无字书。实验班的每一个主题班会,一般都经过两轮循环:第一 轮,教师以生动的演讲打动学生;第二轮,一部分 先觉的学生以精彩的班会感悟文章打动后觉的学生。从德育角度看,这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之间,形成了一种精神勉励的良性循环。从智育角度 看,教师的演讲与学生领悟、学生的作文与教师讲评又是听、悟、写三种能力的综合练习。
这种班会感悟课大体每三周一次,有时依据学生的 思想动向和学习脉搏,还可以随机增加。比如:作为 入学教育的初次班会,向应试教育挑战;作为夏令营总结的班会,领会生活如白驹过隙;作为东方时空课 阶段总结的班会,感悟阳春白雪;作为深化素质教育 实验的班会,了解真的的自觉=感动+行动;作为《泰坦尼克号》影评总结的班会,谈谈标新立异……这种课程,从形式看是语文走进班会,从内容看是语文走进心灵。
总述无字书开辟的绿色通道,大启天下事,小启身边情:活水源源,真情绵绵,有米下锅 ,作文不难。
但值得注意的是,引来源头活水并不等于必生绿色作文,对于在灰色轨道上走惯了的学生, 没震聋发聩的批评是不会自动转上绿色轨道的。比如在掌握存活的主题班会后,仍有少数同学继续书写假大空废的高论--
有些同学写道:吃饱饭对于人类的存活是最低级 的需要,而对于现代的人来讲,思想意识上的饱 愈加要紧。社会的激烈角逐,把角逐意识输入人脑;市场经济的进步,把资金观念输入人脑;世界经济一 体化,把分工、协作的观念输入人脑……存活问题关 键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饱。
还有些同学写道:存活非常累,由于存活背负的东 西太多;存活非常苦,就像深峡卖石女一样,一些人注 定要痛苦;存活非常傻,拼命拉车的是你,坐车的却是存活;存活非常无奈,它逼着大家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 存活非常沉重,可能是由于大家逃避得太多,考虑得太少。
没比较就没辨别,没批评就没进步。我把上述灰色作文与下述绿色作文同时印发给 学生讲评-- 班会后,我的心没办法平静,存活竟会这样艰难。多大岁数的小姑娘本应享受爸爸妈妈的溺爱,却早早地开始谋 划存活;古稀老人本应在家安度晚年,为了存活不能 不付出艰辛劳动。这看着太残酷了,可这就是现实。我感到惭愧,我目前才深切地感到爸爸妈妈持家的不容易。 以前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易教网做着事业有成、 名垂青史的美梦。而今,打开窗子,放手书本,去看看世界吧!大学生待业已数见不鲜,各行各业都成了热点。为了可以存活,那些过去让人们嗤之以鼻的 行业,也开始遭到喜爱,下岗再就业,成了最时髦的词。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残酷的角逐没办法回避。 存活问题,已现实地摆在大家面前,一张大学文凭已 不再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了。学习,是一项无止境的劳动。多学会一门技能,就多一条存活的道路。不学 习无以存活,要存活需要学习。存活都无保证, 理想岂非空中楼阁?自己都不可以养活,祖国又怎么样报效?
通过如此的对比讲评,学生作文杜绝了无病呻吟、高空作业、故弄玄虚,培养了真挚 的情感、中肯的剖析能力和朴素的文风。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可以。绿色只能在斗争中取代灰色。
2.以有字书为通道激活想法
历来的阅读教学大都是继承式的:学生只须通过 填空、选择或简答把教程中的有关信息吸收储备起来 就大功告成了。而创造式的阅读则与此大相径庭。把我们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本当作注释;以一颗活 跃的灵魂,为获得想法而念书(爱默生)。只有创 造式的阅读才能使有字书成为激活学生写作想法的绿色通道。
创造式阅读之所以可以达成,从根本上说,是因 为读者与作者同样是生活的参与者和感悟者,尽管中 学生对生活的解析难免片面或肤浅,但只须发诸真情,毕竟是独特的;尽管他们的文学表达也难免幼稚或笨 拙,但只须源于年轻的手,毕竟是有生机的。我非常 丑,但我非常温顺,这是一句颇富生活哲理的歌词。面对大作家的名作品,大家同样应当勉励学生满怀信 心地说:我非常嫩,但我非常精神我非常笨,但我 非常执著我非常浅,但我非常清澈。
创造式阅读产生的作文,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 的读后感,它是名副其实的借题发挥。这所借之 题,可以是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是作品的形式;可以是关涉全篇的艺术手法,也可以是一句名言或一个细 节。总之,只须是书中的某一精彩之笔像打火机一样 点燃了读者蓄积在心的想法,读者就能捉住这电光石火发挥成文。
我曾大胆设计了《苏东坡诗文及研究》单元,把 苏轼的四首词、一首诗、一篇赋与余秋雨、周国平 先生的专论,原原本当地交给学生潜心自读,结果学生们写出了很多富有个性的文质兼美的佳作。
《清江明月自有意》一文写道:于怨客,江之无 穷、月之故故引出了须臾生活的感叹;于苏子,水之 不复、月之盈虚却启示了变与不变的哲理--物我皆恒,何羡长江!明月山间意不尽,清风江上韵无穷! 何不共适造物之藏?何不领取而今目前?于是, 不仅吹箫之怨客,即使是读文之我辈,亦为这蕴于江月意象中之哲理所动……
《一代诗哲》一文写道:苏轼的作品是他哲学化 了的生命的写照。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又一次次 悟透生命的永恒。在悲观、执著与超脱之中,苏轼走着自己螺旋形的智慧的生活的道路。赤壁下,人间如 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解脱;兰溪前,哪个道生活无 再少的自信;出猎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情豪志壮;十五赏月时,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情真理深……哪一篇作品没苏轼对 生命的注释、对生活的彻悟?那是形象化的哲学教科书。他的文字为他的生命作了最精彩的解释,而他的人格才是这类流传千古的名篇宝作的源头……
《漂泊者的歌谣》则感慨道:梦中了了醉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东坡雪堂,春雨初晴,先生植杖 耘耔,慨然而叹,自比渊明。呜呼!东坡东坡,汝以渊明为前生,后人自可以汝为前生,而后人之后人又 何尝不可以将来人为前生者哉?汝之漂泊尚囿于纸纸谪 诏,后人漂泊则可随性去来,后人自胜于汝,而后人之后人又何尝不可以胜于后人者哉?……
仅此三段节选的文字,即可证明:一旦美文打动 了学生的心,就仿佛掀动了想法之门的开关,可情思泉 涌,辞彩焕发,个性纷呈,产生很多连作者自己也出乎意料的佳作来。想法不是神秘物,激起得法自得之。
3以感悟法为通道开发灵性
我坚信如此一个观念:灵性每人有,死活在开发。绿色作文,归根结底,应是学生灵性与个 性的自我展示,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但却可以点石成金。
第一,以情动情,打造感动,是开发灵性的重点。 语文教师,需要是一个永葆激情的人。这种来自于热爱 生活的激情,应当是丰富的、热烈的、持久的。平常如岩浆蓄积于心底,用时便喷涌而出:口能点火,笔 能生花。黄晶同学在教师节致我的信中生动描绘了教 师激情对学生的感化用途:……我忽然意识到:激情已是你的‘一种生活定位,一种价值追求,一种个 性张扬,乃至一种生命燃烧和灵魂依托’;维持激情已 成为你做人的习惯。……我就是如此玩味着你的生活教诲和感动着你洋溢着无限激情的生活,走过了两年 的青春经历。你的生活激情帮我在生命的土壤中扎下 了我们的根,在生活的大海上抛下了我们的锚。
第二,启迪悟性,唤醒个性,是开发学生灵性的 根本,我是这样阐释《悟之我见》的:悟字 乃心与吾的合成。故从左往右看,为思之吾也,即考虑的我;从右往左看,为吾之思也, 即我的考虑。由此看来,非考虑不可以有悟,无个性不 能算悟;悟性乃是考虑与独创的统一。
而我的弟子王乐是如此领悟的:我这文集是‘悟’出来的,但既不悟‘空’,也不悟‘净 ’,而是感悟切实的生活。虽然浅薄,却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实实在在的收成。若问这‘悟’的起源,那就要从班 主任赵谦翔老师匪夷所思的‘解悟’说起。一个‘悟’字被他解得这样出神入化,真是神 来之思。而我也因 他的点化心领神会,进人了感悟的妙境,开始了生活之旅的求索。假如说打造感动、启迪悟性,是教师育人的营养, 那样积累感动、砺炼悟动,就是学生成人的血肉。客 观上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主观上有点石成金的感悟启迪,绿色作文怎能不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所以,我以四句歌诀概括我的感悟式语文教学: 罗丹雕塑美在神,我今教书重在人。良师有方首推悟, 高徒得法唯在魂。魂者,一情一理合成之精神世界也;悟者,动情启思之点金术也。
3、快哉,绿色作文
快哉,绿色作文!我的弟子如是说:一千个读 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已经在创造性地阅读; 用我们的笔写我们的心,大家已经在创造性地作文。21世纪的明天,大家将创造性地生活,创造性地工 作,创造性地达成身心的全方位进步,以创造为使命, 做民族的脊梁。
快哉,绿色作文!作为先生如是说:灰色作文, 贫乏枯燥,很难卒读,教师批阅是活受罪,怎能不皱 着眉,苦着脸?现在品尝着绿色的精神食品,或砰然心动而潸然泪下,或悠然心会而拍案称奇,呕心斟酌不觉其苦,沥血批改犹以为乐,及至卞 玉隋珠之邂逅,则更得意忘形,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知老之将至也。
快哉,绿色作文!我于1993年开始主张,1998年始有郁郁葱葱的《都市中的芳草》问世,199 9年又有《绿色的情怀》出版。学生爱读,可兼作灵魂的洗礼;父母爱读,可作为教子的指南;教师爱读,可引为教改的借鉴--已在省内外广泛流传。
快哉,绿色作文!实验班1998年提前参加全国高考考试语文测试,平均成绩为107.7分,与重点中学高中三年级成绩持平;1999年正式参加全国高考考试,平均语文成绩为123.9分,在全省名列榜首--不可谓非绿色作文之功!
新的世纪业已光临。星星已不是那颗星星,月亮已不是那个月亮,山已不是那座山,梁已不是那道梁。
21世纪的师生,难道还要继续被灰色主宰?
21世纪的作文,难道还不向绿色俯首称臣?!
1f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