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适应社会还是随波逐流 三岁儿子教育有门道

   日期:2024-11-17     来源:www.huipiqi.com    浏览:705    
文章简介:吾家小儿三岁,自幼以“西式办法”养育而成,极少被娇宠,更少被强迫。环境这样宽松,小儿自然比较有个性。

  吾家小儿三岁,自幼以“西式办法”养育而成,极少被娇宠,更少被强迫。环境这样宽松,小儿自然比较有个性。一旦感觉我对他的行为不够公正,就会自动忽视我的娘亲身份,奶声奶气地跟我说:“我感觉你如此做是错误的。”虽然我感觉如此的声音理性而高贵,但他姥姥听多后就有点担忧:“这小子这么有脾气,以后适应不了社会,会吃亏的。”老太太是个非常开明的人,只可惜身边充斥着“孩子要听话,不可以太有个性,如此长大了才能适应社会”的论调,老太太要不心慌也难。你要她找出这种论调里的bug,更是苛求,但在我看来,其中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把适应社会与随波逐流混为一谈了。一说起“适应社会”这个调调,我就想起了招聘会上滚滚的毕业生人潮和不少大呼“一才难求”的私企老板。我还真认识一些企业主,绝大多数都不是吝啬之辈。“可惜,幼稚的青年太多了!”某位仁兄曾如此向我慨叹。在他看来,这个幼稚就是“眼高手低”,说起话来像个策略管理专家,做起事来却像个小学生,对社会环境完全缺少判断,事情一复杂就抓瞎。这是再正常不过,强调孩子要“听话”要“顺从”的爸爸妈妈,一定不会感觉探究和怀疑精神是好东西,可惜,一个青年没了此二者,判断力就无从谈起。在缺少判断力的首要条件下,你如何可能指望他做事有方向、有计划、分得轻重缓急?

  在强调孩子“要顺从,要听话”的调调里,我没看到有人期望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强大的内心、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别人的关切。我也不感觉,真的听从了那些调调的孩子,会是一个适应社会的孩子。相反,他只能随波逐流。像目前不少大学生,每天抱怨找工作非常辛苦,却不去探究“辛苦”背后是什么原因。假如他有足够的判断力,去读点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经典之作,并结合当下的社会实质进行考虑,那大概也能对当下的艰难处境了解几分,并勇敢地做一些决定来改变命。

  所以,适应社会是有首要条件的,那就是要对社会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大到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国民文化特点,小到一街一巷一企业的商业生态、人际关系,都要有觉察,一旦碰到问题,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学习找到答案,并找到建设性的出路,如此他才能自觉地选择道路,并明了要承担的责任,在遇见挫折的时候,也不会随便舍弃。

  打个比方,假如孩子选择去当建筑师,在一个相对单纯的范围内达成我们的价值,这是一种清醒的选择。反之,他感觉从政很有意思,并想承担为之付出的代价,同时苦研政治智慧,这也是一种清醒的选择。怕的是孩子走出校门,除去奉行“找个好工作,买个好房屋”的价值观,对别的一无所知,也没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那就是不可以“适应社会”,这跟一只没头苍蝇一样,能混好的概率不大——“富二代”和“官二代”例外,但他们的运势也未必能延伸到我们的下一代。

  我不期望孩子以后成为没头苍蝇,所以当他理性地跟我说出“我感觉你如此做是不对”的时候,我为这种独立判断力的萌芽而由衷喜悦。伴随他日渐长大,我会引导他找到既能维持独立判断力、又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这不过是一个技术问题。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