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分布在高等植物可以进行光合用途的部位,譬如叶肉细胞、嫩茎表皮细胞等地方都能进行光合用途。叶绿体为含有绿色色素的质体之一,是高等植物与部分藻类植物特有些能量转换器,其初次被发现是J.Sachs在研究植物细胞时,且他还证实了叶绿素只存在于叶绿体中。
什么是叶绿体
叶绿体是质体的一种,是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所特有些能量转换器。其双层膜结构使其与胞质分开,内有片层膜,含叶绿素,故名为叶绿体。
叶绿体是含有绿色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b)的质体,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用途的场合,存在于高等植物叶肉、幼茎的一些细胞内,藻类细胞中也含有。叶绿体的形状、数目和大小随不同植物和不同细胞而异。
叶绿体和线粒体有不同吗
叶绿体和线粒体有不同,叶绿体的形态为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线粒体的形态为球状、棒状或细丝状颗粒。叶绿体的功能为叶绿体吸收光能,使之转变为化学能,同时借助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线粒体的功能是负责最后氧化,分别对应有氧呼吸的2、三阶段。
1、形态结构:
(1)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类型和生理状况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含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
(2)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种类,生态环境,生理状况而有所不同。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3部分组成,叶绿体含有3种不一样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2、增大膜面积的方法:
(1)线粒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的结构,它的存在大大扩大了内膜的表面积,增加了内膜的代谢效率。
(2)叶绿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基粒片层结构(或类囊体)重叠。
3、酶与色素分布:
(1)线粒体中酶分布于基质、基粒、内膜上;线粒体中没色素分布。
(2)叶绿体中酶分布于基质与基粒上;叶绿体中色素分布于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