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飞飞原本是个聪明伶俐的乖孩子,婴幼儿园的孩子都非常喜欢跟他玩耍。可是进了小学后,飞飞就变了一个样,时不时跟同学打架,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课后也不认真做作业。
有一天,飞飞爸来到学校接孩子,老师向父亲反馈了飞飞的“光荣事迹”后,没想到这位父亲劈头盖脸地责怪飞飞:“你如何这么笨啊,像猪脑袋一样,天天不了解在想什么,就了解跟我唱反调!”
飞飞在旁边心神不定地坐着,有时还翻个白眼,一副非常反感的样子。这让老师感到很大的震撼。恰好飞飞爸出去接电话,老师便轻轻问:“飞飞,你父亲是否常常如此骂你?”
飞飞的低着头非常难过的样子,却没说话。老师又鼓励他:“老师了解你一直是个乖巧的好孩子。目前你只不过由于父亲的坏脾气才变成如此子。但老师相信,你肯定可以勇敢地做回自己,让大伙像以前那样喜欢你,包含你的父亲。”
没想到这番话一说完,飞飞就哭了,呜咽着说:“老师,我真的做回以前的我,大伙就会喜欢吗?可是上小学后父亲常常骂我没用,我不是好孩子。”
当父母不断灌输孩子负面的情绪和评价时,孩子总是很难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为了保护我们的自尊心,孩子反而会激起强烈的不听话心理去敌对所有人。
对孩子说话时,必须要注意语气!
信赖的语气
孩子特别期望得到成人尤其是爸爸妈妈的信赖,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赖。
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任的语气说:“孩子,只须努力学,认真学,肯定能掌握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了解,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倘若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如此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我们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伴随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一些主见,说明孩子了解了我们的力量和能力。当他提源于己不一样的怎么看和需要时,不要觉得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暴力地反对他。
如你需要孩子学习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要发脾气:“越大越叛逆了,不认真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做什么。”如此做只能让孩子愈加厌恶学习。
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必须要学习英语。”孩子就乐于同意了。
商量的语气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了解,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譬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整理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母亲一块把玩具整理一下怎么样?”
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如何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整理好!”如此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便按你的需要去做,也是不快乐的。
赞赏的语气
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愈加乐于表现。
孩子画了一幅画,或许画得不怎么样,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可以轻描淡写地应对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如此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
应该用赞赏的语气一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孩子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必然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开心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感兴趣。
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第三获得成功。
如孩子首次帮母亲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可以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如此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
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星星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将来先用手指试一试烫不烫再去端。”如此,既教给孩子实践的办法,又给了他第三尝试的信心。
和孩子交流,语气有时会胜过内容。是责备、命令、挖苦、打击、发脾气?还是尊重、信赖、商量、赞赏、鼓励?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后者比前者好,只不过不少父母在日常一不小心就用了前者,其实大家需要多加实践,多加练习,婴幼儿教育道路上不断进步就好。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