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中国孩子拖拉习惯的根源是什么?

   日期:2024-12-13     来源:www.jxylsh.com    浏览:719    
文章简介:中国人在很多外国人眼里是一个勤奋可以吃苦的,可是大家却常看到孩子慵懒拖沓的习惯,从婴幼儿园到大学,这类孩子们都是被爸爸妈妈和老师们赶着往前走,丝毫看不出他们勤奋吃苦的优良品质。究其缘由我觉得主如果孩子们缺少天天勤奋的动力,没有兴趣的目的吸引...

中国人在很多外国人眼里是一个勤奋可以吃苦的,可是大家却常看到孩子慵懒拖沓的习惯,从婴幼儿园到大学,这类孩子们都是被爸爸妈妈和老师们赶着往前走,丝毫看不出他们勤奋吃苦的优良品质。

究其缘由我觉得主如果孩子们缺少天天勤奋的动力,没有兴趣的目的吸引他们,孩子们天天重复着完成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各种作业任务,这种日子一每天耗掉了孩子们的热情和天性。为了做个老师和父母眼里的好孩子,孩子们百无聊赖的日复1日撑着,如此的状况如何能勤快的起来?父母看着着急,每天当孩子的闹钟,父母烦,孩子也烦。

很多父母跟我抱怨,明明事情就摆在眼前,可孩子就是一拖再拖,不愿去做。其实在日常,拖拉岂止是孩子身上有些?大家身边很多大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拉症”。不少人因此而烦恼,由于因为拖拉让他们失去机会;由于拖拉让他们难堪;由于拖拉让他们自己悔恨,悔恨后又会拖拉,更要命的是不少人不了解为何会拖拉。不少成人的拖拉并非在成人时期才有,他们的拖拉在青少年时期都开始存在,所以,我想告诉父母朋友,拖拉会对孩子的一生导致影响。

没目的就没动力,没动力做事情就没效率,这就是患有拖拉习惯的根源。我参加过一个内地和台湾大学生互访交流活动,期间很多国内学生被台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所折服,台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团队意识、英语能力等都比国内学生强。活动期间有一个比赛,组织者给出一个困难程度非常高的Project,哪个先完收获会得到一笔奖金和一个知名大企业的职位,需要在10天内完成。最后是来自国内的团队取得了比赛,大学生们在获知赢下比赛可以得到的奖品后,展示了惊人的潜能和吃苦能力,他们几乎都是熬夜战斗,吃饭都不下火线,从采集资料,到学习、设计、验证,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样厉害。而台湾大学生们则按规律吃饭休息,在获知中国大学生的疯狂后,他们被震撼了!

看到这里,你能说中国学生不聪明么?还说他们不可以吃苦不会学习么?这一点全世界都佩服,只须被中国人看的的高科技商品,绝对非常短期就能出来仿造品,其他任何国家办不到。什么激起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是明确的目的!有了动力自然就不再拖拉。这正是大家爸爸妈妈需要改掉孩子拖拉习惯的入手点。

1、第一认识拖拉习惯的害处性

学习拖拉现象在青少年中很常见,它主要指青少年者有意而无必要地推迟启动或推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学习拖拉的成因主要包含性格、学习任务、学习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有拖拉习惯的人都是有惰性的,当一个人有惰成人性心理时,做事就会迟迟不可以动,一拖再拖。包含极端懒散和轻微的忧郁。性格内向的人比较容易产生惰性,惰性会由于主观是什么原因叫人们退缩、迟疑、松懈、怠慢,而不可以如期完成工作或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人过去说过:懒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而懒惰就是拖拉的开始,懒惰是非常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事实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期望,割断你和其他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生活也愈加怀疑。所以,对青少年而言,解决拖拉,就从杜绝懒惰开始。

做事拖拖拉拉,爱找借口,虚度时光而碌碌无为。而人的计划、理想、抱负就在这拖拉与借口中变成了泡影。一个人一旦贪图安逸,并积习成性,就会给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家庭教育中,身教成效远大于言传。日常我最张口结舌的场面就是,当我教育孩子某种做法不对时候,孩子反驳说:父亲或母亲还如此呢!是啊,爸爸妈妈办不到如何需要孩子需要做到呢?即便孩子被迫做了心里也不服气,也减少了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所以爸爸妈妈在家做某件事情,必须要专注。有些刚上小学的孩子需要父母陪着写作业,一些爸爸妈妈不适应让孩子专心写作业自己却在旁边玩手机或在Ipad上看电影打游戏,如此的父母能让孩子专心写作业么?孩子也会找各种理由离开学习桌,拖拉习惯由此培养,甚至有些爸爸妈妈反而转过来批评孩子不专心。除去学习,其他生活习惯的培养也一样,很多孩子行为都是爸爸妈妈的复制品和影子。

3、给孩子改掉拖拉的动力

依据孩子的年龄段和做的事情不同,爸爸妈妈要积极参与到孩子好习惯的培养活动中,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孩子需要和命令。

适合的表彰

有磨蹭习惯的孩子假如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一些了,爸爸妈妈就表彰下孩子。如有些孩子写作业磨蹭,给孩子定上比平常多一点的作业时间,孩子完成后,父母可以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非常夸张的样子。随时察看孩子在日常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彰。“目前穿衣快多了!”“目前整理书包快多了。”通过表彰,会激起孩子内在快的动力,当然做的拖沓的也要准时指出来,但防止孩子遭到表彰开心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如果批评那就在错误正当时,孩子领会到拖沓不好的时候趁热打铁。

适合的奖励

孩子小时候最喜欢的东西无非两种:吃和玩。所以只须爸爸妈妈调整好孩子学习和玩的关系就好。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做完作业,爸爸妈妈可以奖励一颗星星,累积到20颗后可以满足孩子一个愿望。

有些孩子写作业快,孩子提前做完作业后爸爸妈妈可以奖励孩子剩下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切不可看孩子完成后父母又擅自加量新作业,这会让孩子感觉作业没尽头,没提前做完的收获感,甚至大概将来故意拖拉慢点做完,反正做完老师布置的又要做爸爸妈妈布置的。

爸爸妈妈参与其中

以前女儿早上起床穿衣要20多分钟,饭做好了后看孩子在床上把衣服翻过来复过去,心里是直冒火。后来让父亲和孩子之间穿衣比赛游戏,看哪个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如何穿得快的办法,面对面地练习。父母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感觉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感觉自己能做得快,长期下来就能无声无息培养穿衣不拖拉的习惯。

4、让孩子拖拉得到教训

刚上小学时候,女儿早上常常饭没吃饱就要出发,不是时间不够而是太磨蹭了,我在旁边提醒还有10分钟…还有5分钟…,我成了女儿的闹钟。我在想如此提醒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于是故意一次没提醒她,结果迟到了,女儿被班主任扣分了,还遭到批评,那一次也深深刺激了女儿。从那将来,女儿把闹钟放在饭桌前,自己看时间,再也没迟到过。

还有一个父母的孩子写作业非常磨蹭,于是爸爸妈妈规定时间未完成立即停止。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完成,就不再写了,需要孩子需要睡觉。作业未完成,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将来,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

最后需要说的是,任何培养一个好习惯和纠正一个不好的习惯都困难,爸爸妈妈不要期望一朝一夕的改变孩子。爸爸妈妈要维持最大的耐心,依据孩子的性格特征,灵活多变的引导孩子。习惯培养里有一个叫“加减法”规则,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掉不好的习惯用减法。你期望孩子有哪些好习惯,你就鼓励他,指导他,让他把好的行为不断出现,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结实。

美国有位教育学家说,培养好习惯就像缠缆绳,只须你天天缠上一道,用不了多长时间,好习惯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改掉不好的习惯也是,只有在极少数状况下才会一次改掉,更多的状况下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递减法,父母必须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改正,让孩子了解做每一件事目的,如此孩子就获得了动力,拖拉习惯也就慢慢改掉了。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