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不是富豪的世界,更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丰子恺
今天要介绍的书很有意思,是一本关于音乐和美术的故事集。
看完这本书,你不只获悉不少的音乐美术知识,而且学到怎么样把学习生活写成文章,掌握用写作的方法去学好各学科,做一个聪明的学习者。
名著速读
关于作者
大家先认识一下丰子恺。
丰子恺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被叫做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丰子恺从小喜欢画画。
16岁跟着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21岁担任图画教师,23岁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24岁回国教授图画和音乐,45岁开始,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
丰子恺的画风很独特:线条淡雅,画面简单,意境深远。
据了解有一天,丰子恺看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丰子恺画画不要脸》,大吃一惊,赶忙继续往下看:文章说他画的人物的脸部没双眼、鼻子,却惟妙惟肖,生动形象。
丰子恺的文章和他的画一样,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明确、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
他的作品《手指》《白鹅》《送考》等入选小学、中学和高中课本,这在中国文学作家里也是不多见的。
他一生出版的各类著作达180多部,特别是他为青少年写的通俗读物,深受孩子喜欢。
他特别看重孩子教育,强调要让孩子快乐学习。
有一次,女儿携带外甥、外甥女等出去春游,回到家,教唱《送别》。唱到一半,丰子恺出来制止了。
“孩子子哪懂什么‘知交半零落’啊,我另外写一个!”
丰子恺想了想,哼唱起新版《送别》来:
“星期天,天气晴,大伙去游春,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
孩子们乐了,歌词朗朗上口,乐曲优美动听,大伙兴致勃勃地唱了起来。
关于名著
为了让孩子学好音乐和美术,他用心创作了《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包含11篇音乐故事,24篇美术故事。
全书以平时生活为背景,以“我”为视角,讲述了姐弟两个同意美术和音乐启蒙教育的历程。
书中的爸爸是一位身体力行的艺术教育家,为了让我们的孩子非常不错地同意艺术启蒙,他从不进行枯燥的说教;
一直结合各种生活场景,引出关于音乐、美术的考虑,然后深入浅出地介绍有关音乐和美术的入门知识。
如美术中的透视法、色彩学,音乐中的基础乐理、容易见到乐器等等。
读着这类故事,你会感觉音乐美术好玩、有趣、实用,你会感觉到日常最不起眼的东西,总是包括艺术的真谛。
选文精读
阅读选文前请考虑:
题目为何叫“独揽梅花扫腊雪”?
描绘了哪种场景?
和音乐有哪些关系?
“大家”这个音乐家庭有什么成员,分别代表什么音?
文中出现了什么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独揽梅花扫腊雪:
节选自丰子恺《少年音乐和美术的故事》
满天大雪,从去年除夜落起,一直落到今年元旦的朝晨。
天井里完全变成白色,只见两株老梅的黑色的树干从雪中挺出,仿佛一双乌木筷插在一碗白米饭里了。
除去两株梅树以外,还有一个浑身黑色的王老公公。
他身穿一件长而厚的黑棉袄,头戴一顶卓别林式的黑呢帽,脚踏一双长统子的黑钉靴,手拿一把长柄的竹丝扫帚,正在庭中扫雪。
他想从大门口直到堂窗边,扫出一条路来,使大家便于进出。
我戴了围巾,镶拱了手,立在堂前看他扫雪。
他扫到梅树旁边,大概感觉腰酸,一手搭在东边的梅树干上,一手扶着扫帚,暂时站着休息。
我感觉这光景非常可入画:一片雪地里长着一株老梅,梅树上开着同雪一样白的梅花,一个老翁扶着扫帚倚在树旁。这不是一幅非常动人的图画么?
但父亲从里面出来,向庭中一望,却高声地唱道:“噢!do re mi fa sol la si!”
我忍不住笑起来,惊讶地问道:“父亲为何对着扫雪的王老公公唱了音阶?”
父亲答道:
“大家小时候学唱歌,先生教大家唱音阶,用‘独、揽、梅、花、扫、腊、雪’七个字。
目前王老公公不是在那里‘独揽梅花扫腊雪’么?”
接着就把这诗句的字义一一告诉我。
我把这七字反复地念了两遍,笑道:“原来是这样!那样,音阶下行时,‘雪腊扫花梅揽独’如何讲呢?”
父亲伸手抚我的头,笑着说:“雪腊扫花梅揽独,王老公公办不到,只好你去做了!”
说着便离开我,自去同王老公公闲谈了。
我正在一个人回想,突然里面现出一个非常新鲜的人影。这是离家半年而昨晚冒雪回来的姐姐的姿态。
在阔别的半载中,我常感觉有很多话要同她说;今日重逢,却又想不出什么话来。
大家不约而同地走进半年前曾为大家的美术工作场的厢房间里,在映着青白的座上相对坐下。
我就同她说起刚刚父亲所唱的音阶来。
“刚刚我听父亲说,他小时候唱音阶,唱作‘独揽梅花扫腊雪’。你感觉好笑吗?”
“我过去见过他小时所用的唱歌书。翻开来第一页上,写着1 2 3 4 5 6 7七个数字,数字下面注着‘独揽梅花扫腊雪’一句诗。
我也感觉好笑。以前的人的习惯,欢喜把外国来的名字翻译得像中国原有些一样。其实音阶何必也这样呢。”
“这七个字在外国本来是没意思的。
我听中学里的音乐先生说过,这七个字还没创造的西洋中世纪年代,有一个宗教音乐的作曲者作一首赞美歌,一共七句。
每句乐曲开头的一个音,恰好是音阶顺次上行时的七个音;
而每句歌词开头的一个字的第一个缀音,恰好是do,re,mi,fa,sol,la,si。
因此后人就用这七个字来唱音阶,称它们为‘阶名’。”
“姐姐!‘音名’和‘阶名’到底有哪些分别?”
“五线谱的读法,在乐理中是最机械的最易的一小部分,一个黄昏也可掌握。
音乐的性状和组织,才是要紧的乐理,学习音乐的人不能不研究。
像你刚刚所说的‘音名’和‘阶名’有什么区别的常识,倒是知道音乐的性状和组织的刚开始步。
这不同非常浅显,风琴上的键板,各有固定的名字,C D E F G A或B不可移易。这叫做‘音名’。”
“大家唱音阶时,随意什么键板都可当作do,即无论什么音名都可当作do。
这do,re,mi,fa,sol,la,si就叫做‘阶名’,阶名是不固定而可以移易的。
这不同不是非常浅显的吗?比这更深刻而有兴味的,我感觉还是do,re,mi,fa,sol,la,si七个字的性状。”
“大家的先生教大家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
他说音阶里的七个字,仿佛一个家庭中的七个人物,do字是音阶中的主脑,非常重要,最多用,好比家庭里的主人,故称为‘主音’。
sol,与主音最为协和,常辅佐主音奏和声,好比家庭里的主妇,从是主人,故称为‘属音’。”
“mi字与la字与主音也非常协和,也常辅佐主音奏和声,虽不及主音、属音的要紧,却也常用,故mi称为‘中音’,la称为‘次中音’。
前者好比这人家的儿子,后者好比女儿。以上四个音在音阶中都是要紧的,常见的,犹之爸爸妈妈子女四人都是一家的主人。”
“除此之外,re附在主音上,称为‘上主音’,好比这人家的男仆。
fa附在属音下,称为‘下属音’,好比这人家的女仆。
还有一个si,是引导一个音阶到第二的一个音阶时用的,称为‘导音’,大家的先生说它好比是这人家的门房。
这比喻真是很确切,很有趣……”
我听得兴味极浓,不禁打断了她的话,插口说道:
“哈!你所说的家庭就是大家家!父亲是do,姆妈是sol,我是mi,你是la,阿四是re,徐妈是fa,新来的王老公公是si。
哈哈,大家这音乐的家庭!……”
读写技法:做一个聪明的学习者
学习音乐,第一道难关就是识谱。音乐记谱包含五线谱和简谱。
五线谱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办法。
简谱是指一种浅易的记谱法,用数字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
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即音乐课就是用简谱。
在很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程,一般也是用简谱。
音乐基础知识需要过好认识简谱关。
为了让孩子认识简谱,记住音阶、唱名,丰子恺从下雪天的扫雪场景切入,把音阶、唱名和诗歌联系起来;
和画面联系起来,将枯燥、抽象的乐理常识,趣味化、生活化、画面化、故事化。
这就是大家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撰写学科故事,做一个聪明的学习者。
怎么样撰写学科故事,做一个聪明的学习者呢?
今天大家主要学习常识对话法。
所谓常识对话法,就是运用对话的方法来整理、介绍、阐释、说明、理解、运用常识的办法。
大家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交流中,常常涉及关于常识传播、理解、运用、宣讲、感悟的讨论交流;
这种对话交流是生活的一种正常状态,也是生活的基本方法,借用这种交流推荐常识和学习的感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表达技能。
运用常识对话法,能够帮助解决作文的素材,让学习生活变成写不完的内容;
同时通过写学习常识,强化常识的运用与整理,激活常识的意义,让大家学得更有效,更快乐。
运用常识对话法应该注意:
1、 设置对话环境
对话在哪儿进行,周围有什么景物,摆设了什么东西。
对话的场景要和对话的常识发现关联,不然场景是场景,常识是常识,就会导致内容的脱节,散乱。
《独揽梅花扫腊雪》设置的对话场景是元旦、漫天大雪、庭院、腊梅、扫雪,这一场景和将要谈论的音乐常识密切有关。
2、 确定对话角色
通常来讲,可以设定三个对话人物,一个负责提问,一个负责回答,一个负责搞笑。
《独揽梅花扫腊雪》中“我”负责提问,引发故事的展开;
姐姐负责介绍音乐的入门知识,音名、阶名,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父亲作为话题的引出者,使得常识的传播和学习有趣展开。
3、 明确对话常识
这类常识肯定是自己所熟知并学会,并且常识的内容相对集中。
《独揽梅花扫腊雪》中介绍音乐常识,音乐的常识不少,不可能都涉及,作者只不过选取一个要点来介绍。
4、 适合补充细节
对话过程总随着着人物的动作、神态及情景的变化,要细致捕捉这类细节,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独揽梅花扫腊雪》中“父亲从里面出来,向庭中一望,却高声地唱道” “父亲伸手抚我的头”这类人物的动作就很精彩迷人。
小结
今天大家走进丰子恺,走进他的《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掌握用写作的方法来梳理常识,推荐学习收成。
这是一种聪明的学习技巧,整个慧读慧写系列将贯穿这一学习理念:用写作来学习,在作文中学习。
这次学习,大家认识了丰子恺,他身上有不少标签,大家仅需记住他做事写文章画画非常用心;
为了让孩子学好艺术,他特别创作了《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用故事的方法介绍艺术常识,为大家写文章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习丰子恺,大家可以做一个聪明的学习者,运用常识对话法来总结梳理学习常识,总结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