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某大学一次性清退22名学生」在中国,有2000万大学生在假装学习

   日期:2024-12-18     来源:www.nuecuan.com    浏览:400    
文章简介:不久前在微博上有一条新闻: 十月9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公告,为全方位从严治校,该校党委研究决定,对2017-2018学年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到需要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置,另外40名学生留级。 该校党委书记苏立表示:此次一次...

不久前在微博上有一条新闻:

十月9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公告,为全方位从严治校,该校党委研究决定,对2017-2018学年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到需要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置,另外40名学生留级。

该校党委书记苏立表示:此次一次性清退 22 名学生,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 41 号令)需要,严格按程序进行,为了让更多父母可以放心把孩子送到学校并学有所成,也为了净化校风学风,他们这次下狠心处置一批学生。但一次性清退、留级这样之多的学生,他们心里其实并不好受。

这个新闻被放到网上之后,不少网友拍手称快表示同意,目前的不少大学生都在假装学习,是该杀一下歪风邪气了。

 01 

民间一直风靡两大说法,相信你肯定略有耳闻。

高中老师说:“好好学,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大学学长说:“没挂科过的大学不叫大学!”

而且在大学中也有一句流传了不少年的话:选修课必逃,必学课选逃。

有数据研究表明,伴随大学扩招,现在国内在校大学生人数已高达3700万人,其中本专科生2695万人,可见大学生群体仅从人数规模看,已不可忽略,可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在努力念书学习的学生呢?

乐观估计只有500万左右。

不了解从什么时间起,大家的大学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老师在教室里假装讲课,大家假装听课;

老师假装留作业,大家假装写作业;

老师假装收作业,大家假装交作业;

……

读大学变成了一种老师与学生彼此之间有默契的表演和游戏。

人民日报过去发表过一篇文章,痛批沉睡中的大学生,言辞犀利: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上课时,清醒没发呆的多,发呆没睡觉的多,睡觉没玩手机的多;下课时,自修没吃零食多,吃零食没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游戏多。

考试时,不给范围就不会考试,给了范围也只不过复印同学筹备的答案。

上专业课时,学技术不愿动手,学理论不愿动脑。修完了《计算机基础》,真实水平却连个PPT都做不好。

你说,你修了两年英语,考过了英语四六级,然而,你的英文水平却连与外国人平时对话都打怵,说的最多的一句英文却是 fuck you。

你说,你修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你却连老师是大家都不了解,上课都干了什么,考试是如何过的,你心知肚明。

你说,你修过《阅读与写作》,然而,你读的是手机,你写的是微信聊天内容,叫你写800字的作文你都写不出来。

这就是当今大学校园里的常见近况:不少人都在假装学习。

过去的天之骄子,现在却在二十多岁混吃等死。

 02 

中国的学生仿佛是本末倒置了。

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在游乐园玩耍的孩子,天天却背着沉重的书包,面对无尽的学业重压;而本应该是年代的将来,对常识和思想极具渴望的大学生却在大学校园里玩的像个孩子。

两个真实的例子:

大家家邻居有个小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天天早上六点多他的母亲都会把他叫起床学习,背诵语文课文和英语单词,而他天天早上都是母亲的训斥之下边哭边背,然后再哭着吃完早饭被送到学校。

我还有个大学同学,大学四年,基本没上过什么课,平常都是恋爱、打游戏、出去旅游,等到期末要考试的时候抄一下答案,跟老师关系搞得好一点,就会及格。几千块买的教程,毕业的时候还是崭新的,当做废纸卖了不到三十块。

真是讽刺啊。对学习最好的赞赏是结果的圆满,所以,不要假装在学习,由于等你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有人拿出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跟目前的大学生对比。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改变狭窄的精神生活的渴望要远远大于改变物质贫困生活的冲动,他们关心诗歌,关心哲学,关心存活的意义与更多离得远远的现实的东西。“痛饮狂歌空度日,横行霸道为哪个雄”,他们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虽然贫穷却受人尊敬,是实至名归的天之骄子。 

而今呢?还有多少大学生的理想是做个诗人,做个哲学家,做个科学家,目前的大学生可能只想成为最强王者,凌晨三点不睡不是在学习而是在追剧或者吃鸡,可能最大的出息就是想做一个网络红人,然后一夜暴富。

所以,海子能写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目前的大学生最多能写出:小姐姐,大吉大利,今晚带你吃鸡!

假装学习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信以为真,然后一边感觉自己非常努力,一边又被社会所嫌弃,进而对自己,对这会,对国家失望。

 03 

这个世界正在惩罚那些在大学校园里假装学习的人。

网上曾有人做过一份针对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你这一生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有75%的人为自己年轻时不够努力,一事无成,所以感到后悔。

大学的时候,人的身体、精神都处于巅峰状况,假如不在这时拼命念书学习充实自己,等到体力、精力都不足以支撑你去拼搏的时候,再后悔,就迟了。

遗憾,就是这个世界给每一个人最大的惩罚。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极少有人把读大学当做一项珍贵的使命去完成了。

大家常常听到有人说:“上大学有哪些用?读这么多书有哪些用?能派上用场吗?”

或许不可以,但不能否认的是,越是出色的人越了解不断地学习,越是不会容忍我们的懒惰和堕落。

李开复在《当迷茫在大学里泛滥成灾》里说:

“别说上课听不懂,别说教师不关心,别说专业不有兴趣,别说学校大烂,堕落无需理由,仅需借口。”

生活没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读过的书、学过的技能都不会白费,可能暂时用不到,但它们默默储存下的力量,会在将来某一个时间出现,助你度过难关。

不要妄想着在二十多岁的年龄在大学校园里过着养老的生活,读大学不是享受生活,而是塑造自我。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听到过当代大学生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此有责任有担当的话了;也很长时间没见到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或者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如此的独立之精神和伟大抱负了。

大学生,理应是一个社会中认知最鲜活、精力最旺盛、行动最自由的群体,站在浪尖上的他们是中国年轻人思想构成的要紧组成部分,总是能引领一个年代,而现在却都在假装学习,脑袋空空,胸无点墨。

 04 

给当代大学生的十条建议。

1、给我们的大学生活定一个目的

  

怎么样防止在大学里盲从,最好的方法就是为我们的大学生活设定一个或者一些目的,可以试着在纸上写出你在大学里的梦想或者最想做的一些事,打印出来贴在宿舍的墙头上。

你要心怀梦想,才能一往无前。

2、主动学习,不要仅仅为了考试

这里的学习,不只指你所学的常识,还包含更多你有兴趣, 想去知道的常识, 就算这类常识现在看来可能并没什么实质用处,但也要相信量变引起质变,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更在于可以将不一样的常识融会贯通。而成为高手的首要条件,是对于常识有足够的积淀。

  

路有千千万,不可以你就换换看,重点是你必须要主动。

3、不断探寻我们的天分

假如没天分如何解决? 让兴趣来凑。

大学其实就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舞台和机会,你可以加入一些社团融入进来,培养一项我们的兴趣和喜好,  无论是运动、体育、还是写作、诗词,也必然会让自己有所收成。

更为要紧的是,这类看上去不经意的兴趣和喜好在你找工作时可能还会帮你一臂之力。

4、找份可以叫你获利的实习或兼职

这里的利不单单是钱。

假如不是生活重压,不要去做一些无意义的兼职,譬如发传单或者去餐厅做员工。

比赚钱更要紧的是能在一个地方学到常识,积累经验。

把眼光放长远,才不会总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没什么比成长更要紧。

5、要努力争取奖学金,而不是用力比惨去拿助学金

  

无论在什么样的大学,无论是不是喜欢我们的专业, 你都要去努力争取奖学金。不是鼓励你向“钱”看,而是鼓励你有一个积极学习的心态。

6、未必要合群,但必须要与人为善

可能,大伙因为生活方法或者努力方向的不同,每一个人的圈子都是不同的,大家也不必必须要为了讨好其他人刻意去融入一个不喜欢的环境。

君子和而不同,但,大家依旧可以做到彼此尊重,互相学习。永远都记得,独来独往是性格,与人为善是修养。

7、掌握做笔记和记录

无论是上课还是自己念书,必须要掌握做笔记。若干年后,你可能自己都忘记学过什么常识或者读过什么书,  但笔记会助你一直记得。

在最好看的好的时光,留下最难忘的记忆,让多年后的自己也能温暖如初。

8、必须要多和你的老师交流 

  

有不少人在大学里与老师交集也仅限于课堂和期末的考场上,即使是上课也都是静悄悄的坐在教室的后面,生怕被老师注意到叫起来回答问题。

  

同在一个课堂,却像在两个世界,到底是大家屏蔽了老师, 还是老师舍弃了大家?

  

大家要一直相信大部分的老师依旧是善意的,而作为师长,他们依旧比大家拥有更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多一些交流和交流,也必然会让自己有所收成。

9、假如可以,尽可能早起 

假如你是一个想要在大学里有所改变的人,要了解没什么比珍惜时光更为要紧的了,特别是早上的时光,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更为放松,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又或者说,可以借助早起的时光去操场上跑两圈,别等到毕业之后才发现,这世上再也没什么比学校操场更好还不收费的健身场地了。

当然,你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无论如何,总比赖在床上要好得多。

10、非常重要的一点:独立考虑

  

有的人的大学为何会注定平庸? 

  

由于他们已经习惯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习惯了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日渐也就失去了自己独立考虑的能力。

李笑来讲:

听大部分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建议,最后自己作决定。而愈加多的大学生习惯的生活方法是,  听大部分人的话,参考大部分人的建议,最后跟着大部分人做决定。

  

当遇见选择时,静下心去问问自己,是否在一件事上有足够的渴望,而不是由于别人的选择而跟风做决定。

真的只有独立考虑,你才有机会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比上一个末流大学,更可怕的是在大学里碌碌无为,愿每一个还在校园的你们可以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负青春这一回。

*作者介绍:清欢,一个贩卖情感、教育、职场、生活的小卖部,有温度又有干货。图片源自摄图网。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