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总分 |
分数 |
|
|
|
|
|
|
|
|
|
|
| [来源:Z。xx。k.Com] |
第一部分 入门知识(40分)
1、读拼音,写词汇。
chén shè
yōuyǎ fèiténg xuányá
jǔsàng rì kòu páoxiào kāngkǎi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看见我手上的绷带,母亲绷起了脸。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撒开腿,冲进了失火的房屋,救出了那个孩子。
3、查字典,填表。
要查的加点字 | 部首 | 再查几画 | 音序 | 选择正确的字义打“√” |
身临其境 |
|
|
| ①照着字、画模仿。②到,来。③挨着、挨近。 |
一望无际 |
|
|
| ①彼此之间。②时候。③交界或靠边的地方。 |
4、选词填空。(5分)
1.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2.他们在天际遨游时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
3.他走了进去,飞速地了一下整个屋子。
4.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这鲜红的国旗。
5.他久久地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5、下面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请选择。
A.比喻B.拟人C.夸张D.反问
1.有些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再说,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居住呢?
4.他在巴掌大的房间里写作业。
6、依据课文内容和常识积累完成训练。
1. “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宿建德江》。
2. “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选自__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
7、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来源:学科网ZXXK]
1.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
2.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3.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南朝四百八十寺。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
8、按需要写句子。(8分)
1.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写句子)
__________
2.没比训练身体、增强体质更要紧的事情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的的战士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同学们必须要遵守交通规则,预防不要发生事故。(修改病句)
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分)
9、课内阅读。(15分)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哪个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__________
母亲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感觉仿佛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______”的部分是对“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我”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4分)
3.“母亲一歪头冲我笑了笑”,母亲心里会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最后一段的剖析不适合的一项是( )。(4分)
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我”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
B.给结尾打造了美好恬淡的环境。
C.“我”感觉雨点儿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只不过由于“我”特意走在雨大的地方。
D.结尾的省略号,也引发了大家无尽的想象,想象雨中更多美好的景色、发生的很多美好的事。
课外阅读。(15分)
故乡的“水墨画”
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卧在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
每年初春,过了一冬的池塘便日渐有了生机。起初,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漂浮在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池塘,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双眼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时常有几个心急的孩子,放学后奔到池塘边,拾一根树枝,拨两三块菱盘过来,翻起来看结了菱角没。
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些划一叶扁舟,有些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出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凉津津的,胜似苹果。站在岸边的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走进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了,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出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孩子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魅惑你了。‖
而今剥着菱角( )我又徜徉在故乡的( )水墨画( )中了( )我看到了池塘随便散不开的浓雾( )荡起木盆( )我也加入了采菱女的行列( )并随手将一只菱角扔进嘴中( )细细咀嚼( )
1.照样子写词汇。
疏疏朗朗: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汇,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的水墨画的菱叶 的菱盘 的菱香
3.在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处加上适合的标点符号。
4.品析句子,回答问题。
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卧在村边地头。
“水墨画”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
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用以上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0分)
十1、习作。(30分)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
(一)以《我的拿手好戏》为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写唱歌、剪纸、炒菜等日常你善于的事。注意表述了解,详略得当。不少于400字。
(二)题目:一件令我__________的事(人)
需要:1.把事情的经过写了解; 2.写源于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3.400字以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来源:Z。xx。k.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Zxxk.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
1、陈设 幽雅 沸腾 悬崖 沮丧 日寇 咆哮 慷慨
2、1.bēngběng2.fà sā zháo
3、丨 8 L ②
4、 1.眺望2.遥望3.环视4.瞻仰5.注视
5、1.A. 2.B. 3.D. 4.C.
6、略
7、略
8、按需要写句子。(8分)
1. 心里有事。
2. 怎能有比训练身体、增强体质更要紧的事情呢?
3.军官对孩子说,孩子会成为一个真的的战士的。
4.同学们必须要遵守交通规则,预防发生事故。
9、1.第二天早晨还在下雨,“我”穿上了新雨衣。
2.动作 语言 喜悦 激动
3.示例:你这孩子,一直在盼雨,这回终于如愿了吧!
4.C[来源:学科网ZXXK]
10、1.(1)红红火火 白白净净 (2)七上八下 死而复生
大大小小 细小 水淋淋 扑鼻
,“ ” 。 , , , , ……
⑴从“黄梅”前的“细小”“稀稀疏疏”到“黄梅”后的“涨满”
十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