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入学开始,就培养了把天天收到的短信抄录下来的习惯,详细记录每条短信的发送时间、发信人和发信内容,三年下来,两个a4大小的笔记本记录了3000多条短信,厚达100多页。昨日,记者采访了湖北大学文学院2007级新闻专业的秦勇。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平常话极少,刚进入大学不少同学都不认识,感到特别的孤单。”秦勇表示,每次收到高中或大学新结识的同学关心、问候的短信都感觉非常温暖,便萌生了将这类短信记录下来的想法。“感觉非常有意义,多年将来翻看这类短信,也是对大学生活的一种纪念吧。”他说。
到大一下学期,秦勇与高中同学的联系慢慢变少了。但有一位挚友却一直与其维持着联系,给予了他不少的关心和帮助,被感动了的秦勇决定记录这位好朋友的每条短信,并一直维持下去,纪念彼此的友谊和那些相互鼓励、关心的日子。
“你就别见外了,大家和兄妹一样,在外要互相帮助,再说小红就在我隔壁,你不要怕麻烦我,住旅馆还要几十块钱呢?在我这里住又便捷又可以节省点钱?”据秦勇介绍,这条看着非常平淡的短信背后有一段故事。
2007年寒假结束后,秦勇从家坐车返校路经宜昌,却苦于找不到住的地方。一位在当地工作的老乡了解后,坚持让他过去住。“由于她是女孩,又住单人间,最开始我非常不好意思去。”秦勇表示,老乡的一句“和兄妹一样”深深感动了他。“目前每次看到这条短信就会想起当时的情形,就会领会到朋友间的信赖和体贴。”秦勇幸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