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父母太难当,要有足够的精力辅导作业,要有足够的资金上课外班.....
但绝大部分的爸爸妈妈,都在尽心竭力做得更好,尽心竭力“关心孩子”。
近期我朋友圈不少母亲都在转发一条短视频。
内容是一位父亲在父母会上崩溃大哭,诉说我们的委屈。
视频中的父亲,由于常常不回复老师在父母群众的消息,被贴上了“不关心孩子”的标签。他蹲着地上,边哭边说:
“我如何可能不关心呢?
每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无时无刻,关心你们(父母群里)那些东西。
你们总是打电话给我,我不是不想接,是开会没时间接啊......”
一个孩子的爸爸,当着老师和全班孩子父母的面,痛哭流涕。
他心里面的委屈和重压不言而喻。
这条新闻的下面,也有几千条爸爸妈妈的留言,基本都是在诉说爸爸妈妈重压太大、在指责老师推给父母的工作太多......
无论对于爸爸还是妈妈,平衡“工作”和“家庭”,都是个伪命题。
每一个爸爸妈妈,都难免有疏漏大意甚至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
但绝不意味着,爸爸妈妈是一个不关心孩子的人。
平心而论,我感觉目前这批爸爸妈妈,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心孩子”、最“会当爸爸妈妈”的一群人。
01
从来没一代爸爸妈妈
承担了这样多的教育责任我有个同学,她毕业后就在上海打拼,要孩子也比较晚。
去年她家女儿才上一年级,开学没多长时间她就给我打电话诉苦。
说学校小学一年级开学大会,老师就说教育要两条腿走路,父母要和学校紧密配合,这类她都挺认可的。
只不过没想到,开学之后老师天天都会把作业发到公共邮箱。
需要父母下载、打印,看着孩子完成,这类她都理解。但学校还需要父母批改完后再交回给老师,这让她有点头疼。
有一回她一时大意,有道题没给孩子改正,第二天老师就在群里发有些孩子作业没改正,父母批改作业不认真。
她说,目前如何都如此了呢?我小时也没用爸爸妈妈操什么心,批卷子不都是老师该做的事儿吗?
图片来源:电影《生在幼子》
之前网上也有位爸爸发视频吐槽过类似的事情,他对着镜头喊话:
“我就退出父母群如何了?!”
“我那样有空闲收父母群消息,我不会自己教吗?”
“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改作业......”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这位爸爸的不满和重压。
其达成在让爸爸妈妈批改作业的状况,在全国都不少见。
我虽然倡导父母主抓孩子的习惯培养和学习习惯,但一直感觉大原则应该是多启发多引导,少包办少代替。
可现在不少父母,都在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除去给孩子必要的照顾和伴随,还要花很久教拼音、教英语、教数学、教绘画、教孩子不会做的题目。
这一代的爸爸妈妈,正在用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多的精力,关心着我们的孩子。
02
从来没一代爸爸妈妈
承担了这样大的教育开销就在之前,我几乎同时看到了两条或许会影响我女儿将来好几年的新闻。
一条新闻是#中考体育将达到和语数外同分值水平#。
另一条也是教育部发的,#力争到2022年全方位实行美育中考#。
要强化体育、美育在学生评价中的占比,科学确定并逐步提升分值。
还要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看完之后,心里五味杂陈。
我一贯支持孩子有一两样专长,也一贯赞成孩子进行体育、美育教育。
但也深知,一旦这类跟中考、高考考试如此的选拔性考试挂钩,那势必就会带来校外有关补习班价格的一波疯长。
我身边老人劝子女孩二胎的时候,听到“养不起”如此的原因都感觉非常难理解。
他们常会说:
“目前条件这么好,有哪些养不起的,以前一家五个八个孩子的,也都活得挺好。”
但他们不了解,目前孩子的养育办法已经变了。
养育一个孩子,不再是添一双筷子、多做几件衣服的事儿。
孩子的衣食住行虽然不实惠,但都是“小头儿”,真的占家庭开销大头的,就是各种早教班、培训机构、补习班、专长班......
图片来源:电视剧《大家的家》
你让娃快乐成长,什么都不学。
可开学之后学校和老师会依据全班同学的平均程度,来决定教学进度。
各种选拔性考试的出题人,更是直接想“优中选优”,筛掉那些“平平无奇”的孩子。
那些什么都不会的孩子,比较容易成为“尾巴”和“另类”。
为了孩子,目前绝大部分的爸爸妈妈再不宽裕,也会留出非常大一部分的“教育资金”。
这一代的爸爸妈妈,正在用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多的资金,关心着我们的孩子。
03
贺岭峰
有一天他接到女儿数学老师语气不善势不可挡的电话,一刻不敢怠慢,请了假就直奔学校。
到了学校,老师劈头就问:
“你们父母是否感觉生完孩子就没啥事了?教育的事全部推给大家学校的老师啊?”
他有点诚惶诚恐,连连答到:“不是否,大家父母有责任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
老师则继续追问:
“孩子的作业是你签字吗?”“签字的时候检查了吗?”“检查了为何同一道题错了四遍?”
还加了一句:“如何做父母的啊?!”
他这个爸爸在老师面前被批得非常尴尬,但回家女儿问起“老师找你怎么说了?”如此的问题时,他还是说:
“老师说你近期的考试,数学的卷面明显比以前整洁多了,通过这件事情看出你学数学的态度比以前端正了。期望你在将来做题的时候认真审题,多验算,如此成绩才能提升。”
他把所有些重压都抗在了自己这里,用他的话说:
“为何我不训我女儿?由于我感觉,一个人有哪些资格叫人喊你父母,你总得帮人扛一点什么吧?
老师把你训一下,你回过头来再把她训一下,你还是她亲(爹)妈吗?”
他感觉这类就是做爸爸妈妈应该承受的东西。
但爸爸妈妈也是普通人,爸爸妈妈要承担的东西已经太多太多。
既要要管孩子是“身”,也要管孩子的“心”。
管少了怕没尽到责任,管多了有怕孩子有重压。
管轻了担忧孩子不听,管重了又怕给孩子导致阴影......
这一代的爸爸妈妈,正在用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多的坚韧,关心着我们的孩子。
04
从来没一代爸爸妈妈
做教育类公众号、写教育类文章这么久,我一个特别大的感受就是,真的有太多爸爸妈妈在主动学习“怎么样成为更好的爸爸妈妈”了。
在这一代爸爸妈妈之前,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在凭“感觉”来当爸爸妈妈。
不少老一辈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看过一本讲教育的书,更遑论关注教育类公众号、去知道“正面管教”、“非暴力交流”、“蒙氏教育”、“进步心理学”这类名词。
但这一代爸爸妈妈不同,他们不只期望参与孩子的成长,更想跟孩子一块成长。
就以我一个人来讲,我是在得知怀孕的时候,就啃下了很多世界公认的教育学著作。
当时我的事业其实也正在上升期,付出了不少辛苦,才做到某500强企业骨干的地方。
但为了照顾好两个孩子,我离职了,做起了全职母亲。
图片来源: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几年的时间,天天就是伴随孩子、不断念书充实自己。
咱们这个公众号,也是那时候开始创办的。
天天跟大伙推荐一些教育的感悟和技巧,也成了我的习惯。
这类年,无论我写什么,几乎每篇文章都能收到很多母亲或父亲的留言。
不少留言的看法之深刻、办法之可行、内容之丰富,都让我很佩服。
也有的母亲或父亲会留言,说自己看完文章之后,得到了启发,已经转发到了朋友圈或家族群,让我千万不要删除文章,他们会常常翻翻看看。
我亲眼看到、亲身感觉到了“终身成长”这类口号,已经被无数爸爸妈妈们认可并践行。
这一代的爸爸妈妈,正在用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多的努力,关心着我们的孩子。
05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说的还有不少不少。
从来没一代爸爸妈妈,把“家校合作”做得如此出色;
从来没一代爸爸妈妈,把孩子的“德智体美”抓得这样全方位;
从来没一代爸爸妈妈,会这样看重孩子将来成长路径的规划......
我想说,任何一个年代,任何一个区域,都会有出色的爸爸妈妈和失职的爸爸妈妈。
但非常明显,目前绝大部分的爸爸妈妈,都在尽心竭力做得更好,尽心竭力“关心孩子”。
图片来源:电影《婚纱礼服》
正由于这样,所以特别想请社会对爸爸妈妈多一些理解、请学校对爸爸妈妈多一些体谅,也想请爸爸妈妈们,给自己多一些“放过”。
之前有个母亲留言说:
“养孩子太难了,精神上,物质上,心理上各方面都得照顾好,有无人照顾照顾我。”
确实,在目前养一个孩子,比在过去养一个孩子,要付出的时间和本钱多不少。
爸爸妈妈需要教育孩子,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好好照顾自己。
养娃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来源:成长树(ID: chengzhangshu99),最受父母欢迎的婴幼儿教育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婴幼儿教育问题,这里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