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期是孩成长需要历程的时期,一些孩子的青春叛逆期直到大学时期才到来,但孩子在青春叛逆期的表现却十分强烈,他们脾气暴躁,玩游戏上瘾,不愿与父母交流,此时,父母必须要尊重孩子,多给孩子自由空间,千万不可以与孩子对着干。
大学生不听话如何去引导和交流
耐心交流。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都非常难交流,对于父母和老师的话大多数都听不进来,父母和老师在与其交流的时候要多些耐心,这个时期的孩子犯一点错是难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细心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孩子。
尊重信赖。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灵的成长,渴望自我做主,遭到父母和老师的否定,其不听话的心理就会增加,有一种你觉得不可以,我就要做给你看的念头,要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认同,父母和老师不应该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要多注意孩子的优点,对孩子肯定的信赖,该放下的要放下让孩子去做。
换位考虑。其实每一位父母和老师也是从青春期长大的,也有过青春叛逆期,在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时候,要多换位考虑,知道青少年叛逆是什么原因,想想孩子为何会如此做,找出问题是什么原因,才能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要控制孩子。不同阶段的孩子都需要自主掌控我们的情感和行为,不要试图去控制他们的情感、想法与行动。只须不危及到安全,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我们的主动性,增强自我把握的能力。
维持安全感。让孩子了解,无论遇见什么困境,爸爸妈妈都会在身后为他们支持。如此可以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安全和支持,降低自闭症、逃脱等消极行为的发生。
大学青少年叛逆不与父母联系如何解决
1、爸爸妈妈要主动跨出一步,在这样的情况下,既然孩子不想主动的和爸爸妈妈交流的话,那样就只有爸爸妈妈主动去和孩子交流了,而不是放纵这样的情况不管。
2、充分理解孩子。父母不要一直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如此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做到将心比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来与孩子交流交流。在遇见问题相互交流时也会愈加的融洽。
3、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不少父母感觉和孩子没什么好交流的,是由于他们没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致使一些问题考虑得不够周全。
4、正面引导少指责。大部分孩子的不听话行为源于指责,过度的批判致使的成就便是不断堆积的怨气。父母总以为批判是一种勉励,可总是会变成一种粗茶淡饭。引导不是指令更不是指责,是通过发问的办法,将孩子的想法引导在正确的方向上。
5、维护和尊重孩子的隐私。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成长认同。他们的自主意识十分的强,以为自己可以干很多大人能做的事情了。所以,父母还要给孩子一定的个人隐私空间,让孩子从身体到心灵上有足够的自由空间。
孩子进入青少年叛逆期,这几大表现父母应该注意
第一,否定性。处于青少年叛逆期的孩子独立意识比较强,开始有我们的想法和思维,对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教育和学校的规章规范表现出不认可,常常无端地否定。
第二,评判性。青少年叛逆期的孩子喜欢评判老师的言行和教学,对于不喜欢的老师一直使用抵制的办法,因此相应的科目会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还有些青少年叛逆的孩子喜欢评判社会,对社会负面的东西极度不满。
第三,对抗性。对爸爸妈妈很不友好,不想与爸爸妈妈交流,不服从爸爸妈妈的管教,甚至公开敌对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要他们做的事情不做,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一直反其道而行。
第四,冷漠性。与爸爸妈妈的对抗导致与爸爸妈妈关系紧张,对爸爸妈妈不尊重我们的言行感到很反感,爸爸妈妈伤心,孩子视若无睹,毫不触动,情感十分冷漠。
第五,阶段性。青春期孩子出现不听话行为具备肯定的阶段性,当孩子的心理认知能力提高时,孩子的评判能力形成,开始质疑权威,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就会开始。一旦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下,安稳度过这个青春叛逆期,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就会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