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卑与家庭教育
自卑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自卑的人总是对我们的能力估计过低,缺少自信心。每个父母都期望我们的孩子能成材。可是,偏偏有些孩子却很自卑,总感觉自己这也不可以,那也不中,不求上进,自甘落后。
大家觉得,生活在不同家庭背景中的孩子,较易出现自卑感。第一,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足够的父爱或母爱,与其他孩子相比,显然缺少一种优越感,而致使自卑。
第二,生活在崇尚“完美主义”的家庭中的孩子也容易产生自卑感。在这种家庭中,父母需要孩子做每一件事都要十全十美,然而事实上,十全十美是不可能达成的。因此,孩子常常遭到父母过多的指责,怀疑我们的能力,从而产生自卑。
除此之外,生活在父母能力特强的家庭中的孩子也容易自卑。孩子常会感到:“父母样样都行,就是我不可以。”有时,父母本身的行为也会妨碍孩子能力的发挥,特别是爸爸妈妈处处代劳,每件事包办,使孩子极少有机会去处置问题,训练能力,从而产生自卑。
最后,生活在父母作风暴力、专横家庭中的孩子也容易自卑。因为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简单暴力,或采取棍棒教育,常使孩子的自尊心遭到创伤,产生自卑。
在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我常常发现有如此一个规律:爸爸自卑极易影响儿子,而妈妈自卑则可能影响女儿。这与儿子认可爸爸的角色,女儿认可妈妈的角色有关。意识到这一点后,父母应先问一下自己:“我,有没自卑?”由于,教育子女第一应从父母自己做起,父母自卑,怎能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呢?因此,我常常在心理健康咨询中告诉父母:孩子自卑的根本缘由是家庭教育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