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渴望被看见、被看重、被尊重的感觉,比成人更强烈。常常顶嘴,可能不是不听话,而是求助。
说到孩子“顶嘴”,肯定是这届父母的一大痛点之一。不少父母觉得,孩子“顶嘴”就是不尊重爸爸妈妈。更偏激的观念还有:孩子“顶嘴”就是白眼狼、不孝顺!为何孩子如何说都不听?到底如何解决“顶嘴”问题?看完顶嘴的真相,与相应的解决方案,大家可能能对孩子有多一些同情心和理解。01
孩子顶嘴,是由于他的自我意识在觉醒
从进步心理学角度看,孩子“顶嘴”有三个高峰期。分别是:2~5岁的自我意识萌芽期,7~9岁的准大人期,12~15岁的青春期。在这3个阶段,孩子会看上去特别难管、难交流。其实,这只不过孩子的自我意识在飞速发展,渴望做主,想要感觉到我们的力量。相应地,爸爸妈妈就会感觉到,孩子不那样“听话”了,亲子间就会有“不舒服”的感受。这种“不舒服”是正常的、需要的。没这份“不舒服”,孩子就没法离开爸爸妈妈,健康长大。大家的婴幼儿教育建议是:
1)3-5岁,别总说“怎么样”三个字譬如,部分大人在孩子面前过于“谦卑”,常会反复问孩子“怎么样”、“行不可以”。如:
“大家目前外出怎么样?”“你一个人吃饭行不可以?”。多数状况下,孩子都会回答“不好”、“不可以”。这等于爸爸妈妈主动给孩子提供了顶嘴机会。事实上,6岁以前的孩子喜欢有力量的爸爸妈妈。这里的“有力量”指的是:
他们会给孩子设定基本的规矩,小事多允许孩子尝试,家主要的事情肯定是爸爸妈妈说了算,面对孩子的闹腾他们不慌乱、稳得住,如此的爸爸妈妈,反而更能给孩子安全感。2)7-9岁,少论对错6、7岁开始,陪读父母常常碰到的瓶颈是:孩子明明犯了错误了,大人指出来时,他就是各种嘴硬、不愿认错。孩子真的不了解自己错了吗?当然了解。只不过,爸爸妈妈好心地帮孩子把错误一再找出来,其实恰恰剥夺了孩子体验到“我能行”的机会;反而第三验证了孩子弱小、没有办法的事实,他们自然会防御性地顶嘴,下意识维护我们的颜面。更好的做法是,少论对错,多鼓励。实在需要指点孩子,最好先一定孩子的进步,然后指出:“假如xx地方改进一下,就更好了。”如此孩子更容易同意。
3)12-15岁,熬过去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在飞速发展、壮大。他们开始用我们的眼光去看世界,有时会看上去非常爱争辩。——这只不过他们期望我们的声音被听见,期望被确认。父母绝对不要跟这阶段的孩子硬碰硬。孩子需要的时候,大家要在场,孩子无需了,咱们就退下。(确实,嗯,有点卑微
02
敢于顶嘴的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被孩子顶嘴,老爸爸妈妈着实不好受。但,你知不知道?弗吉尼亚大学曾跟踪调查过150个13岁的孩子,最后发现:那些在家跟父母常常争论的孩子,更能轻松应付外面的建议分歧,更能冷静承受重压,职场上的表现也更出色。听话不是一个孩子应具备的品质,独立考虑才是。而敢于质疑、争辩、顶嘴,恰恰是孩子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进步的表现。可惜日常,明明是孩子的大脑和思维在进步,却被爸爸妈妈误以为“叛逆”、“爱顶嘴”。譬如,不久前去超市遇见有趣的一幕:父母跟孩子说,一次只能买一样零食。孩子不认可,跟爸爸妈妈争辩:
“为何你们在超市能买不少东西,我只能买一个?”孩子父亲当场批评:不能了哦,翅膀硬了,了解顶嘴了!这孩子真挺冤的。看起来他是在“顶嘴”,事实上是孩子在察看生活,考虑问题。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完全可以跟孩子一块将买的东西做个归类,帮助孩子更好知道:
什么东西是爸爸妈妈的,什么是孩子的,什么是全家共用的……孩子会了解,为何购物要有预算和计划,下次还可以请孩子跟大人一块列购物清单,这能很大地激起孩子的参与感,还能让孩子了解体贴爸爸妈妈的困难。最禁忌的是,完全不允许孩子质疑。一直强调:
“我的建议才是对的。”“爸爸妈妈的权威是不允许被质疑的。”孩子将掌握,照着父母说的去做就好了,多想、多表达也没用。这个孩子的独立考虑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会被很大打压。
03
孩子顶嘴,可能是在求助
这是朋友家刚遇见的一件小事。她家7岁的小女儿,近来动辄跟大人顶嘴,和4岁的弟弟发生冲突,有时甚至有点无中生有、胡搅蛮缠。直到那天晚上,女生在跟父亲顶了嘴后,把自己关在卧室生闷气。母亲跟进来,坐在女儿身边,轻声说:
“宝贝,父母近期有点忙。可能忽视了你的感受。能跟母亲讲讲,你近期如何了吗?”女生一听,双眼顿时红了,眼里含着泪说:“我只不过期望你们好好听我说话,到了你们那儿,就成了顶嘴……”那天晚上,妈妈陪女儿闲聊了很长时间,母女两个还一块整理了女生小时候的小衣物,回忆过去的小美好。第二天,女生明显地情绪转好,像是换了个人,变得乐观、健谈,和善。为何会如此?作为家的老大,小姑娘其实在嫉妒我们的弟弟,她迫切需要确认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母亲的耐心伴随,某种程度上修复了亲子关系,孩子的不安情绪才算得到疏解。所以,倘若孩子频繁顶嘴,冲爸爸妈妈发脾气,非常可能是在向爸爸妈妈求助。只不过限于语言能力的进步,一般不可以准确地表达。只好通过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来表达我们的情绪。假如爸爸妈妈不尝试去看到孩子内心的担心、困扰,不去和孩子链接,那样再多的教养方法,再多的说教,都可能事与愿违。
04
说到底,孩子是有权“顶嘴”的
而教会孩子用文明、理性的方法顶嘴或争辩,是爸爸妈妈的责任。推荐下面这4步走,可以把孩子对顶嘴转化为亲子交流的契机。
第一,克制情绪 不要跟孩子对骂,这只能把孩子越推越远。不要随便发脾气。心理学上,有个十二秒效应,即:人被某件事情引起暴怒的时间只有12秒。不少人会被这12秒控制,说出或做出后悔的事,过了这期间人会恢复往日的平静。当大家情绪情感上,真的放松下来,并能接纳孩子的“顶嘴”,孩子就不至于下意识自我防卫,为了反抗而反抗。 第二,设立底线 假如孩子的“顶嘴”确实非常无礼、叫你不舒服,建议用如此的话引导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但你能换一种口气说吗?”“我不喜欢你如此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假如孩子正在气头上,直接说:
“我了解你目前非常生气,等你冷静下来大家再谈怎么样?”还可以跟孩子亮明我们的底线:
“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我不可以同意你的做法。以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第三,给孩子话语权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法,就是先听他把话说完。所以,尝试用提问的方法,让孩子有机会把心里话讲出,还能训练到孩子的语言能力。最好用的句式有:
你被老师批评了,应该比较难受吧?这件事,可以详细地告诉我吗?你目前是哪种心情?你的怎么看是什么?为何会如此想呢?通过询问,去倾听孩子,尝试知道事情的全貌,再陪孩子去探寻具体的解决方法。 第四,平时里,爸爸妈妈做好言语示范
别说:这有哪些好难过的,不就是……改为说:我看到你非常难过,由于……别说:你是我孩子,就该听我的。而是说:我非常想听听你的建议。别说:你如此将来能有哪些出息?看你这成绩,真是没救了!而是说:显然你在学习上遇见了困难,你需要我为你干什么?别说:你如此跟我说话像什么样子!大家为你付出那样多,你对得起大家吗?而是说:你如此做,让我非常难过。
别说:你反了天了!而是说:你说的也有道理,咱们好好聊聊,看看这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爸爸妈妈假如可以尽可能心平气和说话,孩子就能学到更合理、更有分寸的表达。
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会‘干掉’爸爸妈妈,才能长大。”意思是说,只有孩子敢于顶嘴,有机会在爸爸妈妈面前平等对话,可以被爸爸妈妈尊重,那他走出家门,跟外面交际,才能更自信。
所以,被孩子挑战,甚至被孩子“干掉”,不丢人。
爱因斯坦怀疑传统物理学,因此创造了相对论力学;达尔文怀疑传统的生物学,因此提出了达尔文进化论……孩子要长大,同样需要如此的质疑和反抗。如此看,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公平。孩子越长大,爸爸妈妈就越被动,甚至还有点心酸。但正如作家倪匡所说:
“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重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爸爸妈妈不一直对的,孩子,也不一直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