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李玫瑾」孩子有出息的征兆有哪些,是遇对这4个人

   日期:2025-06-26     来源:www.wzhile.com    浏览:375    
文章简介:不久前我在微博上刷到了一段李玫瑾对话俞敏洪的视频,由于他们聊天的主题是教育,就点了进来。整个视频全程76分钟,听完对李玫瑾教授的一段话印象特别深。
不久前我在微博上刷到了一段李玫瑾对话俞敏洪的视频,由于他们聊天的主题是教育,就点了进来。
整个视频全程76分钟,听完对李玫瑾教授的一段话印象特别深。她说:
一个人长大后是否会走歪路,跟家庭是不是有钱、家庭处在什么阶层都没关系。
所有犯罪的根源,假如非要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没敬畏之心。
「李玫瑾」孩子有出息的征兆有哪些,是遇对这4个人
一个孩子是否会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其实也是注定的。
有4位老师,会干扰孩子的一生。

01
第一位老师:孩子的爸爸妈妈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从出生后,教育其实就已经开始的。但爸爸妈妈的教育并非说要给孩子灌输多少常识,而是侧重于人品、性格、情感的培养。
李玫瑾教授谈到,一个孩子的脾气好坏,跟早年的抚养关系特别密切。
「李玫瑾」孩子有出息的征兆有哪些,是遇对这4个人
那些日常脾气特别急躁、遇事一点就炸的人,追溯到他童年时期,特别是一岁之前的抚养,肯定是有所亏欠的。
孩子1岁之前的哭,都是由于生理性的不舒服或没得到满足,假如这个时候爸爸妈妈没准时的安抚他,孩子就容易陷入到悲伤、不安、绝望的情绪里。
这类事情或许孩子长大后不会记得,但这种感觉会进入到他的潜意识,孩子长大后再遇见任何事情,那种不安的感觉,会让他很难做到脾气温和、从容不迫。
所以爸爸妈妈在孩子1岁之前,需要要做的是给足必要的照顾。
而在孩子6岁之前,爸爸妈妈则需要“恩威并施”,不只要给爱,还要教会孩子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
细化起来是2个方面:
1、可以感受其他人的情绪2、懂规矩、识眼色
李玫瑾在对谈中提到过自己儿时的一件小事儿。当时家家都不富裕,一些农村妇女会把自己家里鸡蛋攒下来,再到城里挨家挨户上门营销推广。
有一天李玫瑾在院子里,卖鸡蛋的农妇猛然推开铁门走进去,当时把李玫瑾吓了一跳。
所以她第一反应就是非常生气的对着农妇吼:“哪个叫你随意进去的,你给我出去!”
爸爸听到立刻出来阻止,对她严肃的说:“玫瑾,你不许如此对人无礼。”
之后爸爸还给她讲,农妇生活好不容易,只不过想卖个鸡蛋而已,你不买就是了,你要好好跟人家说话。你可以说:“你敲敲门再进去,吓了我一跳。”
爸爸还跟她说,你将来日常遇见一些人,生活不如你或地位不如你,你更好好好待人。
爸爸的话,也成了后来李玫瑾长大后的一个原则。她也如此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各种大错小错都是势必的。而爸爸妈妈作为监护人,就是要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
假如爸爸妈妈可以性情平和、明理通透的对待生活,孩子也会学到如此的能力。这会让他日后可以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


02
第二位老师:整个学业阶段的老师
孩子入学之后,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难估量的。
李玫瑾教授说她遇见过不少孩子成绩波动,都是跟班级换了老师有关。
假如孩子喜欢这门课程的老师,他成绩也会相应的变好。
李玫瑾的话也得到了新东方俞敏洪的强烈认可。
俞敏洪说起自己小学阶段的2位老师。
班级的语文老师很好,关心每一个学生,讲课也很有趣。每篇课文都会给学生们进行表演,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但数学老师则不然,他一直在批评学生。
而且不是那种严格需要的批评,而是只须有孩子有一点小错,他就要学生站起来,进行责骂、羞辱、完全是打击教育。
最后俞敏洪说,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班的数学成绩都很差,但语文成绩很好。自己之所以选文科,也是跟小学语文老师有非常大关系。
听完这段话,我想起咱们后台一位母亲的留言,也是说自己儿子的故事。
她家孩子语文英语还很好,但数学成绩一直提不上来。所以数学老师常常在班级点名批评孩子,还动不动就说“你就不是学数学的料”之类的话。
儿子4年级的时候,这位数学老师调走了。新来的数学老师性格很好,还常常鼓励孩子,跟她儿子说:
你看你用心做,不是能做出来吗?
我感觉你非常有数学天分,就是能再细心一点就好了。
我感觉你特别有潜力,假如多花点时间在数学上,你成绩没问题。

也就一个学期,孩子数学就从班级中等偏下,冲到了靠前的地方。甚至孩子自己都会跟她说:母亲,我感觉我还挺有数学天分的。
遇见一位好老师,几句话的鼓励,不只改变了他对我们的认知,也会改变了他的生活。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孩子的学生年代,假如能遇见人品正直、热爱孩子、业务精干的教师,对整个家庭来讲,都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03
第三位老师:身边的好友

作家贾平凹曾写过:
和哪种人在一块,就会有哪些样的生活。
和勤奋的人在一块,你不会懒惰;
和积极的人在一块,你不会消沉。
与智者同行,高人为伍,你肯定不会甘于平庸。

孩子们所接触到的交友圈子,非常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会成为一个哪种人。
李玫瑾教授建议孩子们必须要珍惜朋友,特别是要珍惜一些比自己有眼界、有阅历的忘年交。
我记得今年爆出了好几则好朋友组团考上名校的新闻。
有4个男生在小学是好朋友,他们说,“那会大家就立下志向,将来要考清华大学,至少要在一个城市,如此可以常常见面。”
小学毕业后,4个孩子还是常常在寒暑假聚在一块,有时由于讨论一些问题,还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也有不少一同喜好,学业之余一直一块约着放松。
目前终于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一块成为了清华校友。
《论语·季氏篇》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朋友,是身边的贵人。跟一群出色的同伴交往,孩子也有更大的可能变得愈加出色。


04
第四位老师:优质的书本

在与俞敏洪的对谈中,李玫瑾教授多次提到了书本对她的影响。
她读了很多的名人传记和哲学类的书本,不只从中学到了很多的常识,也对未来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忙。
「李玫瑾」孩子有出息的征兆有哪些,是遇对这4个人
俞敏洪也提到,对自己影响特别大的一本书,就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就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超人,超越我们的自卑。
俞敏洪说,就是这本书,把自己从大学年代的自卑中拯救了出来。
之后又读到卢梭的《西方哲学史》,这本书帮助他从原来的感性思维,部分的过渡到了理性思维。
我也很认可好书对一个人的影响,家给自己和孩子入手书本,从来不设上限。
 就好似杨绛所说:
“我感觉念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
而且可以常常去,时刻去,假如不能要点,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一本书,未必句句都是至理名言,就算只有一两句话可以叫人感觉有所帮助有所启发,就已经是一种很大的受益。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马拉松。
愿每一个孩子都有爸爸妈妈以身作则、有良师益友引领提点、有好书帮他丰盈精神。让他能在4位老师的伴随下,过上幸福开阔的生活。

教育归根到底,是爸爸妈妈的自我修行。想改变孩子,没一蹴而就的。把这几句话多和孩子念叨,他一辈子都不会烦你,会感激你一生。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