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一家都是学生:小明今年上二年级,他的父母目前都在攻读博士,是名副其实的“学生之家”。因此,他们一家人常常互相学习,在学到常识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
有调查,目前的家庭大多是“逼子成才”,父母只一味地需要孩子认真学习,而不需要自己每天向上。目前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把爱和期望统统都放在了唯一的孩子身上,不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很多父母信奉的一句话。父母根据我们的主观愿望为孩子选择学习项目,逼子成才的现象随处可见。小明在小的时候,他的父母也逼着他学下围棋,练书法,上英语补习班,双休日的时间排得比上学的日子还要满,孩子筋疲力尽。而爸爸妈妈呢?双休日陪读、陪考,疲于奔命,一心想要孩子成才。
后来,有一件事让小明的爸爸妈妈深受感触。有一次,孩子问了妈妈一连串的问题:“母亲,《穷父亲和富父亲》之间的差距是什么?”“母亲。你了解什么叫宽带上网吗?”“母亲,你了解什么是OICQ吗?”“母亲,你了解今年的六一同时是什么日子吗?”“母亲,什么是GPRS手机呀?”“母亲,什么叫做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他的母亲一时瞠目结舌,陷入了深思。是呀,在他们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不断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他们自己却忽略了对自己的学习。期望孩子成才,父母就舍弃了我们的追求。需要孩子认真学习,父母自己却日渐落伍了。
想要指导孩子学习,父母就需要要由“指导孩子学习”变成“自己带头学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莎士比亚过去说过一句话:“书本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书本,就仿佛没阳光;智慧里没书本,就仿佛鸟儿没翅膀。”可见书本对人类的重要程度。家庭念书,通过对书中问题的一同分析和研究,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融洽,进一步知道各自的思想,爸爸妈妈促进与改变孩子之间的交流方法,同时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家庭念书也能使家庭成员愈加地知道世界。念书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有哪些用途,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达,爸爸妈妈和孩子处在了同一块跑线上,假如不继续学习充实自己,就没办法担当孩子的教育者,爸爸妈妈和孩子都要学习,一同成长。
目前,小明放学回来,再更不是一个人做作业了,一家人各自干好各自最重要的关键的事情,孩子做功课,母亲备课,父亲做晚饭。吃过晚饭后,孩子和爸爸一块玩玩电脑,母亲就向他们请教解答电脑难点的办法,或者一块查资料,一块讨论。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了,父母也学到了新的常识。
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一块学习,一块玩耍。学习再也不单纯是孩子一个人的事了,而是全家人一同学习、互相帮助的有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