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一块行动来做亲子游戏

   日期:2024-05-27     来源:www.lasakeji.com    浏览:725    
文章简介:全家来个大扫除吧!在劳动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还能加深亲子关系,可谓两全其美。有了这个计划,先别忙着干,因为孩子的能力有限,为了不让他干得太盲目和太累,全家人应该一块开个策划会,一家三口人坐下来先分清每一个人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在...

全家来个大扫除吧!在劳动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还能加深亲子关系,可谓两全其美。

有了这个计划,先别忙着干,因为孩子的能力有限,为了不让他干得太盲目和太累,全家人应该一块开个策划会,一家三口人坐下来先分清每一个人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在讨论中尽可能各抒己见和相互支持,对将要遇见的困难和问题做出预测,使孩子对完成所选择的任务有肯定的心理筹备。

目前能否开始干活了,先别急,工具还没有筹备好呢!等各自挑选了需要的工具,如墩布、吸尘器、簸箕、笤帚等,也不迟啊!

打铁要趁热,父亲、母亲和孩子一块开始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吧!

策略1、灰尘不见了

背景

房间大多数家具落满灰尘,急切需要清理,其中以客厅为积尘之最。

策划

引导孩子通过察看、比较,确认什么家具脏了,了解为何要擦。爸爸妈妈也可以旁若无人地大声讨论要做的事,自然引导孩子入境游戏。

过程

探寻目的:孩子快来看一看,房间里什么地方脏了?什么该擦了?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孩子主动发现该做的事,引导孩子迈出有所为的第一步。可视孩子的年龄,进行引导,如歪头看看、手指抹抹等。

交流信息:亲子间相互交换自己所搜集的情报:如桌子该擦了,由于有脏印儿了;柜子该擦了,由于都能划出道道了;茶几该擦了通过交流扩大儿童的关注范围。

讨论分工:母亲一个人擦,得干很久。大家一块动手,一会儿就干完。孩子会擦吗?你能擦什么地方?鼓励孩子选择一个合适他身体高度和应对能力的擦拭对象。引导孩子在选择的过程中,进一步知道和认识我们的能力。假如成人觉得孩子的选择不妥,最好不要简单拒绝,在不构成安全隐患的首要条件下,给孩子留下选择的空间,便是给了孩子主动进步的可能。

各司其职:每一个家庭成员认真履行我们的承诺,擦拭自己分管的责任区。劳动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并注意运用语言及身体动作感染和鼓励孩子做好、做完一件事,维持持久的愉快情绪。

快乐推荐

*夸夸我一个人:引导孩子关注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就,推荐合作的快乐。看,父亲真棒,把高高的卧室柜擦得这么亮。母亲也可以自我介绍:电视柜上的土真多,我用了两块抹布才擦干净。

*发现变化:快看,孩子真了不起。原来这块抹布是白白的,目前白抹布抓到了这么多的尘土。

建议:这种家务清洗工作不适合在任务太重的状况下让孩子参与,以免孩子烦躁与产生反感,防止孩子对劳动产生负担沉重的消极体验。可视孩子的年龄,在参与清洗的活动中,做出有弹性的调整。如孩子认领不少任务,但实质又可能完不成,爸爸妈妈可以以游戏的口吻介入帮助。大家来啦!大家助你来啦!在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过程中,使孩子获得亲情支持。

策略2、帮助母亲洗衣服

背景

该洗衣服了,可以在采集衣物、晾晒小件物品和涂抹衣领净等环节让孩子介入。

过程

*采集洗涤对象:交给孩子一个洗衣袋(或塑料袋、纸袋),请孩子看看找找,什么地方有脏衣服,把它放在袋子里,送到指定的地方。

*分类:爸爸妈妈可以直接提出分类需要,把外衣放在一块,内衣放在一块。教孩子掌握分辨什么是外衣,那些是衬衫。假如孩子稍大些,也可让孩子自己想方法:一次洗不了这么多,要分开洗,可以如何分?假如孩子提出的分类标准有肯定的道理,爸爸妈妈要尽量同意,培养孩子主动想方法、动脑筋做事的习惯与意识。

*察看洗涤过程:爸爸妈妈边做边向孩子讲授有关的简单知识。如局部涂抹衣领净时,可介绍这种洗涤剂的特殊用途,甚至可以让孩子抹一抹,体验除污成效,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若是机洗,父母要特别关注孩子对电器与安全方面的认知经验的积累,要了解地告诉孩子,电源不可以乱动,什么地方可以动,什么地方不可以动,为何,强化儿童的自护意识。

*晾晒衣服:晾晒小件衣物时,可让孩子帮忙从洗净的衣物中取出小件物品,并找到适合的地方晾晒。还可以帮母亲数一数,今天洗了多少件衣服?孩子几件?父亲几件?母亲几件?哪个的多?为何?

建议:

不要嫌孩子碍手碍脚或帮倒忙,要珍惜失败在孩子积累经验中的特殊价值。

策略3、看,柜子多整齐

背景

孩子的柜子里东西杂乱,图书堆放在一块,找件东西非常难。

过程

*提出问题:用对比的办法,让孩子通过看,发现问题。孩子帮母亲把发夹从抽屉里拿来。(母亲的东西放得井井有条,探寻起来非常便利。)孩子,母亲也给你梳理一下头发,去把小发带拿来吧!发在孩子柜子里,因为杂乱,找不到,从而引发考虑。

*解决问题:为何找不到要找的东西?你感觉东西如何放才好找?让大家试一试吧!母亲是如此做的。携带孩子看一看成人的书厨、物品柜,并随便说出该柜中某件物品,让孩子找出来,引导孩子体验有序摆设与分类带来的便捷。

*应用操作:若孩子较大,可以任其自主决定摆设办法。若孩子较小,可以提出,小小的建议,如变形蛋、弹力球、昆虫模型等非常细小的东西,建议其放置在小的盒子内,其他则可顺其偏爱。如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可通过日后孩子用过程中的不便,引导其逐步调整。

建议:

指导孩子的分类摆设不要操之过急,要掌握等待,给孩子留下自己作决定的空间与权力。孩子对物品摆设的方案,来自于日常的需要与经验。成人包办,优点是见效快,缺憾是当孩子不知其所以然时,就很难在培养好的习惯的同时,提升认知水平,成为日常的智者。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