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好!
我的孩子今年9岁,就要升小学四年级了,可是他不喜欢学习,回家也不写作业,现在暑假作业都没写几页(就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习好)。而且爱撒谎,爱顶嘴!我生气的时候打他,他还还手,还骂人。现在大家已经不打他了,只有在太生气的时候才打他!可能是以前打得太厉害了!你说这如何解决啊?如此的孩子如何管?谢谢了!
烦恼的父母
这位父母,看到你的来信,大家能感觉到你为人爸爸妈妈的不容易与焦虑。大家咨询了儿童心理专家,得到了他们的一些建议,期望对你有所帮助。
专家说:打孩子的害处非常大,最大的弊病在于孩子归属感的缺失。儿童的心理核心是归属感,由于儿童存活所必需的着装吃饭,他一个人解决不了,他需要有所归属。孩子归属感在哪个那儿,他就想听哪个的话。
要尊重和理解孩子。你在信中谈到的都是他的缺点,说明你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专家建议你换一个角度看孩子,由关注缺点到关注优点。
具体做法是:你给自己定一个需要做到的任务,天天发现并记录孩子一个优点,就算是微不足道的优点,譬如,玩的时候特别快乐,穿衣一下就能穿上等等,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改变看待孩子的心态。
专家觉得,这项工作对孩子逐步调整我们的行为方法有非常大的帮忙,由于当父母认定孩子有缺点或出色时,说话的语气、声调、表情等都会有差别,这种细微的差别会成为孩子成长变化的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库利提出镜子效应,即孩子是看着镜子成长的:他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什么样,就会长成什么样。当孩子在父母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出色,他会愈加出色。而孩子年龄越小,父母这面镜子的影响越大。
除此之外,你还应该认识到:全方位开花的教育愿望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科学的。假如需要孩子每个方面都要改,他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如此的话,孩子的收获感和归属感困难确立,结果就是孩子受原有性格和习惯的控制更大,困难改变我们的行为方法。因此要从最简单、最微不足道、最易改的地方开始。
专家最后建议父母要看重以身作则。特别在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的初始阶段,父母不可以自己看电视,却让孩子埋头学习,父母要带头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孩子在什么方面有了微小的进步,父母都要给予夸奖和认可。孩子获得了收获感,并能感觉到父母注意到了我们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