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
普通的孩子子生来虽有种种不同之点,然大概是相仿佛的。若家庭教育不好,孩子子本来不怕动物,大来会怕的,本来身体强健的,大来会瘦小的。至于常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进步与否,好习惯之培养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然家庭教育需要依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一定没效果可言的。所以我略略地把儿童心理述之如下,以资实行家庭教育者之参考。
1、孩子子好游戏的
孩子子可以说是生来好动的。二三个月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一个人玩耍。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进嘴里去。到了再大一点,他就要这里推推,那里拉拉,不停的运动了,一等到会爬会走,那他的动作愈加复杂了。忽而立,忽而坐;忽而如此,忽而那样;忽而爬到那里,忽而走到这里。假使大家成人象他那样活动两个钟头,那肯定疲乏不堪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以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办法也与以前不同了。以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目前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以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作声以取乐,目前他要拿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以前愈加强健得多了,精神也很充足了,常识也日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以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角逐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可以玩了。
【教育方案】总起来讲,孩子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所以做爸爸妈妈的不能不注意孩子子的动作和游戏。
第一,做爸爸妈妈的应筹备好的设施使孩子子得到充分的运动;
第二,做爸爸妈妈的应探寻适合的伴侣使孩子子得到优美的影响。
有此二者,孩子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理就常常快乐,常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2、孩子子好模仿的
孩子子未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他一听见鸡啼羊叫,也要啼啼看叫叫看;一看见其他人洗面刷牙,也要洗洗看刷刷看。到了二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假如他看见他妈妈扫地洗衣,他也扫扫洗洗看;假如他看见他爸爸吐痰吃烟,他也要吐吐吃吃看。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模仿能力进步得更大了。什么娶亲,什么出殡,他都要模仿了。
【教育方案】总而言之,孩子子好模仿的,家里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里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里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爸爸妈妈的不能不每件事小心,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3、孩子子好奇的
孩子子生来好动的,生来好模仿的,也是生来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去拿。到了四五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看看。有一个四岁的孩子子,1日同他的妈妈去探望他的小朋友,看见他小朋友的家有很多蜜蜂,他拿了一根棒头把蜂巢敲敲看,不料一敲蜜蜂出来刺他了。又有一个五岁的孩子子,每天把园里所种的红萝卜掘起来,看他如何成长的。又有一个孩子子把一只钟拆得粉粉碎,要看看这个钟到底为何会响的。孩子子不但有如此的动作,也发种种问句。他常要问你“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从哪儿来的,那个东西如何做的;这个东西为何是如此的”。他看见不懂的东西,就要来问你。这类问句也是一种好奇的表现。
【教育方案】目前大家要问这种好奇的动作到底有哪些用处呢?柏拉图说:“好奇者,常识之门。”这句话是非常对的。若孩子子不好奇,那就不去与事物相接触了;不与事物相接触,那他不可以明了事物的性质和情况了。倘使他看见了冰,不好奇,不去玩弄,那他恐不会了解冰是冷的。倘使他听见了外面路上的汽车声,不跑出去看看,那他恐不会知道汽车是什么东西。所以好奇动作是孩子子得着常识一个最要紧的门径。
4、孩子子喜欢成功的
孩子子固然喜欢动作,但更是喜欢动作有收获的。譬如一个二岁光景的孩子子在沙箱里玩沙。他尽管把沙一把一把地捞进罐头里去,捞满了把沙倒出来;又再一把一把地捞进来,捞满了又倒出来;这种动作从表面一看没什么收获,仔细考察起来,一把一把的捞进罐里去固是一种动作,但罐头装满了,就是动作的成功。孩子子虽喜欢捞沙的动作,也喜欢捞沙成功呢。
一鸣有一天将大小木块,搬到天井里去,用了很多力气,费了很多时间,适才搭成一座小小房屋的样子。他搭好之后,非常高兴地跑过来对我说:“父亲你来看我搭的一座房屋。”我见了这座似是而非的房屋,也很欢喜,就极力的称赞他,而且叫他再去搭。他玩了木块将来,又跑到书房里去,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动物。他画了将来,又对我说:“象。这是尾巴,头,耳朵,双眼,嘴巴,鼻头。”我回头一看,果然很好,就连说“好,好”。从以上两个例子看来,孩子子非常喜欢做事情的,而且非常喜欢其成功的,由于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非常有趣的,但还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爸爸妈妈或教师的赞许。这种心理是非常不错的,大家做爸爸妈妈或教师的应当借助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做各种事情。
【教育方案】不过叫孩子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难;若太难,就不可以有所收获,若没收获,孩子子或者要灰心而下次不愿再做了。反而言之,若所做的不甚难,孩子子可以胜任而有收获的;一有收获,就非常高兴,就有自信力;所收获者愈多,自信力也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因此自信力与成功就互相为用的了。做爸爸妈妈的对于这一点也应特别注意的。
5、孩子子喜欢野外生活的
大部分孩子子都爱野外生活。到门外去就欢喜,终日在家就不十分开心,有很多孩子子哭是什么原因虽则不一,但不可以到外边去看看玩玩,也是一种大缘由。做爸爸妈妈的不揣摩他是什么原因,只一味地去说他去骂他,那真的冤枉极了。一鸣有一天,坐在摇篮哭个不了,他妈妈给他东西吃,他不吃,给他东西玩,他也不玩。后来我就抱他到门外去玩玩,他一到门外就不哭了。他仰起来看看天的颜色,低下头去看看草木的样子,看看飞禽走兽的形状,歇了一歇,他就笑逐颜开了。又有一天,天已晚了,街上已经无人了,他还不愿回家,不但一鸣是这样喜欢到外边去的,普通儿童大概都是这样的。目前我家办了一个幼稚园。凡天气睛和的时候,大家就带幼稚生到外边去游玩。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看见野花就采采,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这种郊游对于孩子的身体、常识、行为都有非常不错影响的。
不过孩子子的野外生活须以孩子子的年龄为断。如年龄较小的儿童,大家叫他采采花呀,种种树呀,举行短距离的远足会呀。年龄较大的儿童,大家叫他们采集标本,举行旅游等等游戏以增长他们的常识,以强健他们的身体,以愉快他们的精神,使他们无形中得着很多好处。但因为有很多做爸爸妈妈的总不放心他们的孩子子到外面去,一则恐怕身体疲乏,二则恐怕衣服弄脏,三则恐怕感冒风寒,所以一天到晚,将他们关在屋里,好象囚犯一样。所以这种儿童长大起来,总是身体孱弱、常识缺少,当年做爸爸妈妈的爱惜子女,到了今天适足见其贻害子女了。做教师的不愿多事,且以带领学生到野外游玩为麻烦,所以学生就失去与天然界相接触的一种好机会。要知学问,不只在书本中求得,也应在自然界获得,什么“动物学”,什么“植物学”,什么“地理”,什么“知识”,大概可以从自然界中学得的。大家在书本中看死的标本,死的山水,不如到野外去看活的动物,采活的草木,玩真的沙石。
【教育方案】总起来讲,孩子子不论年龄大的小的,不论男女的,大都爱野外生活,大家做爸爸妈妈或做教师的,虽不可以十分注意到此,多少总须领孩子子到野外去玩玩才好。
6、孩子子喜欢合群的
凡人都爱群居的,幼小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二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乐群心愈加强了。假设此时没伴侣游玩,他必须要感觉孤苦不堪了。有时还要发生想象的伴侣。他同这个想象的伴侣一同游玩,一同起居,一同饮食,那就不致孤苦。但他的伴侣到底是想象的,他必须要感觉寂寞不堪的。到了十余岁,儿童就欢喜结队成群的游玩了,倘使儿童在这时,在家里得不到伴侣,他必须要往外寻求了。我目前举个例以证乐群心的发轫与要紧。
我的孩子子一鸣在47天的时候就发生乐群的心理了。在这一天,我抚抚他的下颔,他就对我说“a-ke”。这“a-ke”究作何解,我虽不能而知,但大家推想他的意思,一直一种开心的表示,也是一种对于我抚他下颔的反应,也是一种承认别人存在的符号。
到了3个月的时候,一鸣喜欢其他人同他玩讲。若你接近他,他就笑逐颜开呀呀学语了。
邻人的孩子子,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必须要其他人站在他的旁边,倘使其他人离开他,他就哭,一看见有人来就不哭了。
我的友人有一个五岁的女儿,由于孤独的原故,就常常有一个想象的伴侣同他游玩。后来进了幼稚园之后,这个想象的伴侣就慢慢的消没了。孩子子的好群已如上述。
【教育方案】做爸爸妈妈的正可以借助这种好群的心理以教育孩子子。第一,大家要使他得着好的小朋友;第二,大家应给他驯良的动物如猫、兔子等作他的伴侣;第三,大家再给小娃娃之类以聊解他的寂寞。
7、孩子子喜欢称赞的
二三岁的孩子子就喜欢“听好话”的,喜欢旁人称赞他的。譬如今天他穿一件新衣服,就要给他爸爸看;着了一双新鞋子,就要给他同伴看。到了四五岁的时候,这种喜欢嘉许的心理还要来得浓厚。假使他不想刷牙齿,你可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孩子子说:“他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洗,你若每天刷牙齿,你的牙齿也会象他如此整齐好看呢!”孩子子听了你的话,恐怕就要去刷了。若刷了之后,你可就称赞他说:“呀!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好看得多了。”他听了势必感觉很开心,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
一鸣画图,若画得好,我就称赞他几句,鼓励他几句,并且替他在图画上写“非常不错”的字样,他就显出非常开心的样子。所以将来他常常喜欢画图画的,画了之后,常把图画纸拿了来给我看,并且叫我在纸上写“非常不错”两个字。
【教育方案】这种赞许心,大家做爸爸妈妈的教育孩子子时应当借助的,然而不可用得太滥,一滥就失掉它的功用,反不若不需要为妙。
总结:总起来讲,孩子子好游戏的。好奇的。好群的。好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成功的。喜欢其他人赞许他的。这几个方面儿童的心理,不过是荦荦大者而已;至于不甚要紧的,略而不述了。即从上面所说的什么时间看来,大家教孩子子需要先要知道孩子子的心理。若能依据孩子子的心理而实行教育,那教育必有好成效的。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阳光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