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你的言行,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日期:2024-12-11     来源:www.huibimian.com    浏览:474    
文章简介:大家常说,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孩子会携带书卷气,那是由于从小呼吸着书香味儿;出生于艺术家庭的孩子总是才艺出众,那是由于从小耳濡目染。显然,品质、道德、好的习惯等会干扰孩子一生的原因,并不可以通过爸爸妈妈的说教等教育就能产生成效,而是通过爸爸妈妈...

大家常说,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孩子会携带书卷气,那是由于从小呼吸着书香味儿;出生于艺术家庭的孩子总是才艺出众,那是由于从小耳濡目染。显然,品质、道德、好的习惯等会干扰孩子一生的原因,并不可以通过爸爸妈妈的说教等教育就能产生成效,而是通过爸爸妈妈的行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融入到孩子的生活里的。
自己不看书,却需要孩子学习要好;自己吸烟喝酒,却需要孩子要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忽然想起来三毛过去说过的一句话:大多数的中国爸爸妈妈,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达成。一个孩子的身上,常常背负了两个人的生活,那样他既不快乐,又找不到我们的价值所在。
所以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道德绑架,叫做:我所有都是为了你好,只不过我不想以身作则而已。
孩子的成长,是爸爸妈妈的修行。爸爸妈妈与孩子相识于世间,瞬间便决定了一生的缘分。大家总以为当爸爸妈妈是在伴随孩子成长,但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孩子在伴随大家成长。为人爸爸妈妈,责任重大,但不少人在成为爸爸妈妈的那一刻,本身并没意识到这一点。
伊坂幸太郎曾说过:一想到为人爸爸妈妈居然不需要经过考试,就感觉真是太可怕了。我完全同意,虽然我完全认可每一个爸爸妈妈对待孩子的出发点都是好的这个看法,但并不是爸爸妈妈干什么都是对的。
举例,两年前舅舅家的弟弟掌握了吸烟,舅舅刚了解的时候气得半死,全家人拦不拦不住,摁着弟弟一顿揍,16岁的小伙子正是倔强的时候,梗着脖子就是死活否认自己错了。打到最后,舅舅说让弟弟戒烟,弟弟一句话就怼了回来:多大点事,我妈每天叫你戒烟你也没戒烟,凭什么说我!
两年后的目前,弟弟吸烟更勤快了,父子两个常常对着抽。我曾拉着舅舅说,吸烟对身体不好,为什么不管着孩子点呢?他一脸无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老拿我吸烟说事,我也无法了,我一个人也戒不掉啊!
假如真的认真地去戒烟,真的会戒不掉么?母亲跟我讲说,父亲年轻的时候也吸烟,后来母亲怀我的时候,怕影响我的健康,父亲就戒烟了。到今天也没见过父亲再碰过一次。
作为爸爸妈妈,你一个人都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有哪些底气去让孩子做呢?
家庭是孩子非常重要的成长环境,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以前的孩子接触最多的是哪个?爸爸妈妈!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虽然有的绝对,但并非没道理的。它确实印证了爸爸妈妈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
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跟爸爸妈妈咿呀学语,一岁左右开始蹒跚学步,再大一些的时候掌握察言观色,学习着爸爸妈妈的举动。教育真的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
历史上有一个宰相老婆很看重儿子的前途,她天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念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看书。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本,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告诉你的儿子啊!这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无时无刻都在教婴幼儿教育子啊!
言教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可惜的是社会上有数不清的爸爸妈妈,其身不正却期望我们的孩子不要行羞踏错。你期望孩子讲礼貌,你就先在孩子面前饰演一个彬彬有礼的角色;你期望孩子爱学习,你也尽可能在孩子面前拿起书本而不是看韩剧;由于你是原件,孩子就是你的复印件。教育一直都是不简单的,也不会是开心的,爸爸妈妈和孩子都需要学习,却也需要去学习。
一生只做一次爸爸妈妈,别给自己留下遗憾。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