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对孩子大发雷霆后,爸爸妈妈还能干什么?

   日期:2024-12-12     来源:www.autombls.com    浏览:586    
文章简介:文/Karen(转载自公众号“爸爸妈妈怎么样说” )情绪管理是很多爸爸妈妈面临的困境,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曾有失去控制的时候:吼叫、或者直接痛打一顿,那一刻所有些婴幼儿教育理念都丢到九霄云外,只想好好出口恶气。我,作为一个婴幼儿教育“...

文/Karen(转载自公众号“爸爸妈妈怎么样说” )

情绪管理是很多爸爸妈妈面临的困境,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曾有失去控制的时候:吼叫、或者直接痛打一顿,那一刻所有些婴幼儿教育理念都丢到九霄云外,只想好好出口恶气。我,作为一个婴幼儿教育“砖家”的普通人,也会有如此破功的时候,这不,“河东狮吼”的一幕不久前又在我家上演了。

导火索

周二晚上我一拖二,当时情形:1.父亲本说好晚上八点半回家的,结果改成接着唱歌半夜回家;2.群里的讲坛过点半小时才结束,一个半小时里我需要不时呼应老师而放不下手机;3.要督促孩子们睡前全部步骤;4.等他们洗澡上床已经9:20,两人光着膀子在床上又跳又笑。

火山爆发

有点着急的我,开始时说:“母亲还在继续工作,你们能否配合一下,把衣服穿好筹备睡觉?”他们不听,继续打闹,最后老大把老二打哭了。这个时候我一边忙着发群里最后的致谢和广告,一边调停,想起是父亲食言致使我这样狼狈,我又气又急,忽然就爆发了:拿起老大的恐龙,强忍砸向他的冲动,一把扔在了床上,然后恶狠狠地大吼:“我已经请求你们配合了,母亲不是在玩,母亲在工作,为何你们倆就是不听?”这下他们彻底吓到了,我继续咆哮:“我已经表达了我非常着急,非要闹到让我非常生气地吼叫你们才能停下吗?”

重寻理智

这个时候我已经意识到我这是赤裸裸地威胁,我也了解其实我是把对父亲没表达的失望变成怒气撒在孩子身上了,可我真的还是非常想爆发,于是我忍住冲动,跑进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放冷水洗脸,大概过了半分钟我出去,情绪平复不少。孩子们非常快上了床,两个孩子都有点被我吓到,想哭又不敢哭的感觉。

修复关系

我想弥补。关了灯,我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然后我编了一个类似事件的故事,把主人翁换成了其他人家孩子和母亲,携带他们回溯了整个过程。最后我说:“我要向你们道歉,母亲刚刚太凶了,吓到了你们。我非常着急,讲坛一直不结束,耽误大家睡觉的时间;另外由于父亲食言,我非常失望;所以我就把怒气撒在你们身上了。平常你们蹦蹦跳跳我会感觉好玩,但今天却愤怒地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老大立刻就哭了出来,说:“可是我不可以原谅你了。”

我说:“你是否感觉特别委屈?”

他说:“你打了我。”

我说:“你感觉到刚刚母亲扔恐龙的时候就像打你是否一样?”

他说:“对!”然后继续小声啜泣。

我抱住他,轻轻拍(老二折腾过程中自己睡着了),告诉他:“刚刚母亲那个代表能量的杯子里的水洒了。一部分被讲坛延时,一部分被你们的哭闹,还有一部分被父亲食言洒空了。当我没能量时,我就容易变成生气的母亲。”大家继续讨论了一会儿关于杯子的问题,过了一会儿他变得平静。

深思

我再一次掉进了我们的坑:每次比较疲惫,或者和父亲闹不愉快时,就比较容易生气,这次我已经预见到了可还是没控制住我们的情绪。事后我想弥补,给他们道歉,也坦承我的想法。这是个糟糕的交流实践,但我让他们了解了母亲也需要学习和成长,当事情失去控制时,大家还可以去弥补过失,减少对别的人的伤害。

以上就是我对近期一次情绪失去控制的全部记录,不了解你看完有哪些启发呢?大家都是普通人,期望对孩子愈加温和,但事实上却非常难一直做到。

除去冲突后宽慰自己不要太过自责外,大家还能做不少。以下就是我在这几年反复爬坑经验中得出的总结,期望看到文章的你,可以比我掉坑的频率少一些,进步快一些。

第一,对失去控制的几个阶段有明确认知,将会帮你防止掉坑,与失去控制后非常快寻回理智。大体上,失去控制的场景用丹尼尔.西格尔博士在《由内而外的教养》当中对失去控制的概念,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我略作简化:

触发:内部或外部事件引发失去控制进程。(案例中的导火索)

过渡:大脑由可控状况转入失去控制状况。(此过程或长或短)

浸没:处于失去控制状况,思维停滞,没办法进行自我检讨、调节等。(案例中的火山爆发)

恢复:大脑重新进入可控阶段,此时比较容易重新进入失去控制状况。(重寻理智阶段)

有意识区域分我们的失去控制阶段,就是开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针对第一阶段,总结常常触发自己情绪的事件共性,譬如由于孩子不好美味饭或者自己身体疲惫,提前想好一些应付此类事件的手段,做到下次有更好的处置方法。更要紧的是总结共性,再回溯童年,理解我们的情绪来源是必要的一步。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来自潜意识中的过去,当大家认真深思童年,它们就会慢慢浮现并被接纳。

第二,认识到爆发之前大家有过渡阶段,可以在理智还未掉线时做一些防范:提醒他们我的情绪不稳定,或者暂时离开现场。我常常会在这个阶段手脚并用来描述我的感受:

“我目前感觉自己就像个气球要爆炸了!”“我的火山就要喷发了,岩浆已经到了脖子!”“我感觉我的嘴里快要喷出火球了!”“我就是一只愤怒的青蛙,呱呱呱!”

如此说,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具体理解生气是什么,其次也可以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体的反应上,有效缓解情绪上的紧张感。

一旦进入失去控制(浸没)阶段,大脑中负责理性考虑的前额叶皮层就被屏蔽,这个时刻,我没什么好的建议。但知道失去控制的四阶段后,每一个人可以做到的是认识到自己处于失去控制状况,需要尽快冷静找回理智。譬如我在事件中冲凉水,或一边走一边深呼吸、甩手,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体因愤怒产生的反应上也是常见的办法。

恢复阶段是情绪非常不稳定的时刻。大伙可能都有如此的经验,吵架本已接近尾声,结果他们一句不经意的话,总是致使一场更激烈的争吵。一旦你找回理智,第一要做的是关注我们的状况,让自己尽快稳定,而不是忙着继续处置冲突事件。我在前面的故事里,回到房间时维持沉默了一段时间,直到找回我们的全部理智。

第二点,失去控制过后,大家可以着手做的是关系的修复和重新连接。这一部分在我的故事里非常明确展示了,要强调的是“爸爸妈妈要对我们的行为负责。认清自己在与孩子的受损关系中所饰演的角色,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如此做不只有益于破裂的修复,还能减轻大家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羞耻感。”

很多爸爸妈妈虽然内疚,却极少向孩子表露,却不知孩子有时候会把你的攻击等同于他们不够好,不值得被爱,从而陷入自我否定和不自信中。请勇敢向孩子道歉,告诉他们大家也有需要学习的功课,为孩子们树立一个能在冲突后自省的好榜样。

最后,事后深思。回顾事件的整个过程,会让自己明确看到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与帮助自己去知道:为何会那样生气?我有什么样的信念?下一次类似情形我能做些什么?假如可以写下来是最好的。这一步在最后,却是防止下次类似事情再发生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不,这周二我晚上又有工作时,我提前告知了孩子们。过程中当我感到有的焦躁时,也表达了我的担忧。结果你猜如何着?睡觉前老大说:

“母亲,我感觉你今天脾气非常不错,没感觉要发火呀!”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