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清华教育研究院3年调查: 小学时课外补数学, 到初中后劲不足

   日期:2024-12-12     来源:www.cazafa.com    浏览:569    
文章简介:经调查,不少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陆续卷入“补习大军”,总的补习人数也在小升初的重点阶段——小学五年级——达到高潮。研究表明,小学阶段过早、很多参与数学校外辅导,对提升学生升入初中时的初始成绩有帮助,但对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的长期增长速...

经调查,不少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陆续卷入“补习大军”,总的补习人数也在小升初的重点阶段——小学五年级——达到高潮。

研究表明,小学阶段过早、很多参与数学校外辅导,对提升学生升入初中时的初始成绩有帮助,但对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的长期增长速度却有负面影响。

过早参与课外补习,第一对整个家庭财力、脑力和精力是巨大考验。而且因为补习常常使用灌输碎片式方法和重复训练的办法,学生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教师花非常大工夫在课堂上进行基础练习和思维矫正。

作者分别为:张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讲师;李曼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刘娟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

现在,课外补习已成为很多家庭绕不过去的坎。愈加多的小学生卷入课外补习,强度愈加大,内容愈加超前。

那样,小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的近况到底如何?它对学生个体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生态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类,都是政策拟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父母亟须知道的事实,也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盲区。从2012年开始,笔者依托北京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对北京小学阶段校外辅导班作了专题研究,试图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解答上述问题。

1、小学生课外补习的时间愈加提前

笔者于2014年4月在北京某示范初中进行问卷调查。该校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共1798名学生,参加调查的学生有1691人,其中有效问卷1635份,问卷有效收购率90.93%。有效问卷中,初中一年级学生552人,初中二年级567人,初中三年级516人。

在大家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过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程中至少一门课程补习的比率高达92.2%,并且样本中的三届学生进入小学课外补习市场的时间愈加提前。

小学阶段在每个年级首次参加校外辅导的学生人数

小学阶段各年级中参加校外辅导的学生人数

学生在某小学一年级首次参加相应课程课外补习的人数,和各年级参加该课程课外辅导的学生总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不少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陆续卷入“补习大军”,总的补习人数也在小升初的重点阶段——小学五年级——达到高潮。

调查还发现,一年级时,学生参加英语课外辅导的可能性最大,数学次之,语文最低。到了五年级还没参加过任何数学或英语课外补习的概率已经很低,而语文略高。这与小升初看重数学和英语成绩的现象也是一致的。四到小学五年级之间首次参加校外辅导的概率也是最高的。

关于小学生参加校外辅导早晚的影响原因,主要包含性别、同伴影响、妈妈受教育程度等。具体说来,女孩比男孩更早进入英语补习市场,而更晚同意语文课外辅导;某个小学生周围好朋友参与补习的人数越多,该生越倾向于更早进入补习市场;学生妈妈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越早参加数学和语文辅导,爸爸学历则对其参与课外补习的早晚无显著影响;来自非重点小学的学生比重点的学生要更早进入数学补习市场。

2、校外辅导真的有什么用?

父母热情参与校外辅导的一个要紧首要条件假设就是“课外补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越早参与越能在未来的学业角逐中获得优势”,事实真是如此吗?

虽然现在国内外探究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不少,但主如果对短期影响的考察,缺少对长期影响的评估。为此,大家从实证角度出发,追踪剖析学生小学1至6年级参与校外辅导的历程对学生升入初中后的学业成绩起点和增长速度的影响。使用的数据为2014年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和校方的管理数据,该数据包括上述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补习的状况及其在初中阶段的历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在剥离了爸爸妈妈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社会地位等家庭背景的影响之后,大家发现,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语文、数学和英语补习对其初中阶段在对应学科上学业成绩(起始值和增长速度)的影响各不相同。

整体来看,小学阶段过早、很多参与数学校外辅导,对提升学生升入初中时的初始成绩有帮助,但对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的长期增长速度却有负面影响;小学阶段参与英语课外补习,对初中英语的起点成绩有正向影响,对之后的英语增长速度无显著影响;小学阶段参与语文课外补习,对初中学业成绩(包含初中语文的起点成绩和学业增长速度)的影响不大。

小学阶段参与数学补习与未参加补习两组学生初中数学成绩趋势示意图

图3直观地说明了整个小学期间补习和不补习的两组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业表现上的平均差异,其中横轴为时间,表示学生从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至初中三年级下学期参加的11次期中、期末考试(不含初中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纵轴为相应考试中数学成绩的规范化分数(均值为0,标准差为1),实线表示小学阶段全程参与数学校外辅导的学生,虚线代表在整个小学阶段未参与数学补习的学生。

从中可以看出,刚入初中时,补习组的平均数学成绩相对未补习组有0.8个标准差的优势,然而伴随时间的推移这种相对优势渐渐减小,到初中三年级下学期期中时这一优势已减小至约0.3个标注差。虽然大家的数据只追踪到了初中后期,补习对学生高中甚至更长期的影响尚不能知,但照现在的趋势来看,状况不容乐观。

为何小学阶段早早、很多参与的数学课外辅导,反而不利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呢?大家搜集了小学一到小学五年级的校内数学教科书和课外辅导机构的数学讲义,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每一个要点的困难程度进行打分,进而比较校外辅导班中和学校中的要点之间的困难程度差异。

大家发现小学奥数班教学困难程度已经超出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困难程度4年之多。通过访谈大家获悉,课外补习总是以超前、灌输和高强度重复训练为特点,而并不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按部就班式的培养。抢跑式的补习虽然能使学生在进入初中时获得分数上的优势,但它紧急违背儿童的认知发展趋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数学思维,并且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进步。

除此之外,小学生因为提前在校外学习了要点,了解了不少典型题目的答案,在学校上课时便容易不认真听讲、不想脚踏实地地跟着老师进行数学思维的练习和数学兴趣的培养。再加上长期很多、高困难程度的训练容易打击学生自信,使其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对数学产生反感。这类学生进入初中后,不论是在数学思维能力上还是在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上都后劲不足,于是渐渐丧失抢跑优势。

3、校外辅导破坏基础教育生态

教育以其特殊的社会性决定了课外补习所影响的绝不止是学生个体。愈加多的学生过早涌入家教市场,不只不利于学生健康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成长期的学业进步,还会对整个基础教育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学生家庭。校外辅导是对整个家庭财力、脑力和精力的巨大考验。不少家庭牺牲了很多节假日和周末时间用于接送和陪同孩子上辅导班,这类时间本可以用于素质教育、家庭娱乐和亲子交流,以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特点、人格和价值观。这类方面的和谐进步远比短期认知能力的拔高对孩子将来的进步要紧。

课外补习常常被比作主流学校教育的“影子”,不过和自然界的“影子”不同,这个“影子”会反过来影响它的主体——正常的学校教学。

访谈中,学校教师们常见反映,几乎全员参与的小学课外补习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构成非常大挑战:一方面,因为补习常常使用灌输碎片式方法和重复训练的办法,不重视入门知识的学会和系统思维的培养,学生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教师花非常大工夫在课堂上进行基础练习和思维矫正。

其次,因为大多数学生已经提前学习了要点,课上老师讲授时就容易把本该认真解说的内容一带而过。这对于没上课外辅导班的学生就很不公平,迫使他们也不能不去校外提前学习。

家庭和学校是社会的缩影,课外补习给学生及其家庭、学校所带来的各种重压和负担也是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重压和负担。很多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对学生身心健康进步并无实质帮助甚至会有负面影响的补习活动中,如此的社会代价需要政策拟定者全方位考察慎重处置。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