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一成状元能查到职业情况
中国校友会网
近日发布的《中国高考考试状元调查报告》中,按高校大扩招前22年和后10年两个时间段对各区域高考考试状元的情况展开调分数查询析。总共调查到的高考考试状元有1120多人。
其中,调查到的1999年~2008年高考考试状元有724人,约占此时期总数的98.24%。1977年~1998年近400人,约占此时期总数的25.00%;其中能调查到职业情况的高考考试状元约150人,约占总数的1/10。此时期大多数高考考试状元未进入大家的视线,与如今高考考试状元“高揭秘率”对比鲜明。
北大清华最佳选择港校进逼
结果显示,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以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一直是各区域高考考试状元最钟情的“状元高校”。其中理科清华是“霸主”,文科北大是“ 至尊”。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介绍,即便2005年后面对港校冲击,两校对状元的吸引力仍有增无减,2005年~2008年北大清华录取的状元人数约占总数的83.39%。
在前22年,除北大清华外,中科大、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名校也录取了相当数目的状元。2005年后,四大港校互联网到36名高考考试状元至其门下,是中国大陆高考考试状元的新宠。
考研和留学成毕业最佳选择
高考考试状元作为国内各省市自治区高考考试成绩的1、获得者,体现出最强的学习力。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专家王陵峰博士指出,本科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状元比较少,考研深造和出国留学成高考考试状元本科毕业时的最佳选择。其中近四成状元选择
两问状元扎堆热点专业是远见还是短视?
对比剖析高考考试状元就读专业状况发现,1977~1998年的高考考试状元就读专业的分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近10年的高考考试状元专业选择则明显集中于热点学校的热点专业,其中选择“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状元最多,有268人。
这么多出色人才扎堆经济管理专业,是兴趣使然还是市场经济驱动?据不完全统计,选择经济管理专业更多的是个人的预期收益,而非专业的预期贡献。
“人往高处走”,高考考试状元选择名牌大学热点专业本身无可厚非,但高考考试状元专业选择过于集中,对其个人也非常不利,由于扎堆会致使社会对顶级经管人才的容纳度被挤爆,制约“高考考试状元”成“职场状元”。同时,假如绝大部分高考考试状元都抱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心态,无论于己,还是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
专家建议: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剖析,高考考试考生在填报高考考试志愿时,不要只盯着北大、清华和港校等热点高校。
国内其他名牌高校的优势专业也应成为选择。蔡言厚表示,位居国内大学综合实力前100强的高校,均拥有在国内乃至世界具备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与专业。
收获低于社会预期职业规划在哪儿?
高考考试状元一般都能同意国内先进的高等教育,在社会公众心里,他们毕业后应该能“出人头地”。但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考考试状元职业进步的实质状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部分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
调查显示,部分高考考试状元之所以职业收获不如预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在选大学时多看牌子、少关注大学的进步环境,挑专业时多随大流奔热点、少立志长远。除此之外,职业生涯能否成功还要受人的健康情况、性格、兴趣喜好等很多原因影响,高考考试状元未必在这类方面也出色。
专家建议:蔡言厚表示,一方面,高考考试状元自己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培养较高的专业忠诚度,不选最潮最火爆的专业,只选最好比较适合的专业。其次,要结合国家、社会和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将来社会的进步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专长和职业规划,来选择最具进步潜力的院校及其优势专业。
高考考试状元只不过一次考试的头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中国“科举年代”对中举者的赞赏。而“高考考试状元”作为各省市高考考试1、,也颇有的“一举成名天下知” 的味道。调查显示,“高考考试状元”的出现是一个学生的天分、情商、志向、勤奋与家庭的生活条件、存活环境、教育方法及其就读中学的办学理念、教师水平、教学办法等很多原因结合的产物,自然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前些年有一位高中二年级女孩想自杀,她的妈妈通过记者求当地高考考试状元来做思想工作。结果那位状元回答:“这应该去找心理大夫。”回答看上去冷漠,却很正确。人的一生有无数次考试,高考考试状元只不过其中一次的头名。状元不是万应良药,不可能取代大夫、父母、老师、社会环境有哪些用途。更何况,高考考试状元连职业状元也未必是。
对大家的社会来讲,要关注的不止是高考考试状元,那些“不拘一格”的人才、怪才、偏才或许更值得关注。就像连小学都没毕业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就像在数学考零分却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史学大伙吴晗,就像成为复旦大学习物理老师,后来还成为副校长的吹玻璃工人蔡祖泉……
来源: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