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孩子非常聪明,就是不努力”,千万不要再对孩子说这句话了

   日期:2025-02-01     来源:www.unixiaoyuan.com    浏览:740    
文章简介:前两天,邻居被老师约谈了。缘由是她儿子调皮捣蛋,不只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总是打扰其他人。

前两天,邻居被老师约谈了。缘由是她儿子调皮捣蛋,不只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总是打扰其他人。

「你说说,这孩子能否叫人省心点呀!」邻居一脸恨铁不成钢。但随即又话锋一转:「连老师都说,这孩子挺聪明的,但就是不努力。」

这话听起来像在抱怨孩子,但语气中更多的,却透出一丝小得意。

想一想,类似的话大家还真听过不少:

「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心思没用在学习上」;

「孩子脑子很灵,如果再努力一点,考个很大学一定没问题……」

虽然被批评了,但与批评相比,「聪明」这个词,还是会叫人有的沾沾自喜。由于,它更像是高级别的赞扬,叫人有一种优越感。

01为何大家喜欢夸孩子聪明?

在爸爸妈妈的心中,自己家里孩子永远都是聪明的。

有孩子的父母在一块聊天,三两句过后一定开始夸娃:

我儿子2岁就会背《三字经》了;

我女儿3岁,已经认识100多个汉字了;

我儿子6岁,100以内加减法都会算了……

这类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你看!我家孩子多聪明。

难怪有人会说,父母看我们的孩子,都是不太理智的。

虽然是一句戏谑,却也道出了如此一个事实:大部分爸爸妈妈,都觉得我们的孩子是有天分的,所以喜欢其他人夸赞孩子。

《极品说》中有一集的话题是:他真的非常努力,是否一句好话?

选手庞颖说:回忆小时候,大家从老师和父母那边得到的最高的赞扬是什么?是「这个孩子真聪明」,而跟聪明比起来,努力更像是「低人一等」。

没错,大家就算是刻苦到悬梁刺股,在其他人面前也要故意装得云淡风轻:

「什么?熬夜?没有的」;

「我就上课听听讲,下课了该玩就玩」;

「我从来不上补习班」……

这类潜台词的背后,其实都是为了炫耀我们的「天资聪颖」。由于被夸聪明,才能让自己看上去独一无二。

聪明,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可以一下子叫人有种优越感;而努力,则更像是「笨人」的专用词。

但,这类赞扬的话你如果信了,那就太纯真无邪了。

02夸孩子「聪明」,是一剂麻醉药

「孩子非常聪明,就是不努力」这句话,更像是一剂麻醉药,容易让孩子固步自封。

表妹的儿子从小就非常聪明。上初中一年级那会儿,无论是老师还是身边的人,都感觉他将来上重点高中一定是十拿九稳的。

可后来,这个常常被夸的孩子变得越发骄傲起来,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准时完成,天天不是打游戏,就是看电视。

用他一个人的话来讲:这类太简单了,我稍微用点功就赶上了。

可是现在都已经初中三年级了,成绩早已从班里的前几名滑到中下游了。表妹为此焦急得要命,可儿子仍然不当回事。

那些喜欢标榜自己「聪明」的孩子,早已经习惯了保持近况,又如何会随便做出改变呢?

斯坦福大学著名进步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他让两组孩子分别完成困难程度渐渐升级的拼图游戏。

完成第一轮拼图之后,一组孩子被评价为「有天分,非常聪明」;而另一组孩子被评价为「非常努力,表现非常出色」。

结果被称赞聪明的那组孩子,在之后的表现大多差强人意,而被鼓励的那组孩子,则看上去更自信,勇于同意挑战。

当整组实验完成之后,两组孩子又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结果,「聪明组」的孩子分数退步了20%,而「努力组」的孩子进步了30%。

为何「聪明」的孩子反而退步了呢?

这是由于被赞聪明的孩子,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

一方面,他们觉得我们的天分这样,想要突破可能非常难;其次,他们会想要继续保持自己「聪明」的形象,假如努力了,却没成功,那不是非常丢脸?所以,他们宁可懒一点。

阿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一书中,就曾提到:懒惰,其实是大家害怕自己不可以出色完成任务而找的借口。由于,它可以掩盖我们的无能,其他人也不会因此指责自己能力不足。

而想努力的人,则相信所有都可以通过自己来改变。这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让他们更乐于迎接挑战。

可见,夸奖孩子聪明,除去麻醉他们不努力以外,并不可以真的地勉励孩子上进。

03应该怎么样正确勉励孩子

既然夸孩子聪明,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思维,那样该如何正确勉励孩子呢?

 

不要拼「天分」,坚持才是硬道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安吉拉·达克沃在TED演讲中,提到她和她的团队曾跟踪调查过数以千计的学生,并且在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与国内先进的大学中,进行过察看和剖析。

她发现,那些学霸和最后成功的人,未必比其他人更聪明,而是他们都了解努力和坚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迎难而上。

所以,与IQ、与一些外在原因相比较,坚持才是成功的重点。

孩子假如不可以坚持,即便天资再怎么样具备优势,最后也会回归平庸。

 

一定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与结果相比较,过程才是能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要紧原因。

吴尊的女儿neinei,在一次亚洲级的芭蕾舞比赛中遗憾落败,在后台忍不住哭了起来。为了这场比赛,neinei很用心,没日没夜地苦练。

吴尊了解女儿太想赢了,所以才会这么伤心。

他先是一定了女儿在备赛期间的付出和努力,然后剖析了缘由,并且安慰她,输赢只不过一时的,她的表现已经非常值得自己骄傲了。

在父亲的一定和开导下,neinei非常快就放手了不愉快。

爸爸妈妈引导孩子重视过程,关注他们的亮点,并且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的挑战,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自我成长。

 

以身作则,和孩子一块坚持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模仿家,他们眼中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将来也会成为何样子。

好友曾一脸骄傲地说,她和7岁的女儿已经连续三年参加家庭亲子马拉松了。刚开始,女儿嫌累,基本上都是走下来的,还会闹情绪。

但目前,女儿已经日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每年都会主动需要报名。亲子马拉松给孩子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让她感觉到,一件事情只须让孩子坚持做下去,她就会有收获感。

英国作家约翰生曾说: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长时间。

下次,假如还有人夸孩子聪明的时候,可以说:不,他只不过非常努力!

聪明未必能成功,但努力和坚持,却可以让孩子离目的更近一步。

大家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块设立目的,陪他一块努力。让孩子在坚持中,慢慢掌握自我管理,也让他们从中体验到努力所带来的收获感。

与「聪明」相比,这才是大家能为孩子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孩子非常聪明,就是不努力”,千万不要再对孩子说这句话了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