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当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失去控制时,试一试这种交流方法!

   日期:2025-02-01     来源:www.okjoj.com    浏览:627    
文章简介:1 在一期《少年说》中,高中二年级男孩张晨曦上台向我们的爸爸妈妈道歉,由于自己两年前曾离家出走,害得爸爸妈妈担忧,到处找他。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为自己过去的不听话,真诚而郑重地跟爸爸妈妈说了一声“对不起”。

1

在一期《少年说》中,高中二年级男孩张晨曦上台向我们的爸爸妈妈道歉,由于自己两年前曾离家出走,害得爸爸妈妈担忧,到处找他。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为自己过去的不听话,真诚而郑重地跟爸爸妈妈说了一声“对不起”。

本以为爸爸妈妈会为儿子的懂事而欣慰,毕竟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能深思我们的成长,感恩爸爸妈妈的不容易,鼓足勇气当众道歉,实属难能可贵。

但爸爸的回话却出人意料:“成绩还是最主要的,你的篮球时间应该要控制一下。”

儿子在道歉,爸爸妈妈却在提需要。

张晨曦站在那里,从他绞动的双手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纠结,他也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我每次回家打球,也没打一下午,也就两三个小时。

我每次打球,是我整个学生阶段最开心的时间。打球都是跟同学一块,大伙有说有笑。

你了解我在家和学校有多压抑吗?每次我最期待就是体育课,体育训练课。

回家写完作业,待在家我什么也不做。我能出去打球,目前你还让我再……

张晨曦已经哽咽着没办法继续说下去,但最后他还是向爸爸妈妈保证:

“我了解学习非常重要,篮球时间我会自己缩减,我也会管好自己,下次再也不会叫你们担忧了。”

儿子看上去妥协了,但实则内心充满了委屈。

如此拧巴的场景其实在很多家庭中并很熟悉。

孩子:“我穿这件夹克帅不帅?”

父亲:“你作业做完了吗?”

孩子:“我想去看演唱会。”

母亲:“这次期中考试成绩退步了,我还没有说你呢。”

孩子:“今天篮球比赛我进了5个球,给大家队取得比赛立了大功呢。”

父亲:“你要能把这心思全都用到学习上,我就阿弥陀佛了。”

孩子在说A,你在说学习,孩子在说B,你也在说学习。

当学习成了爸爸妈妈唯一的关注点,亲子之间的交流就像鸡同鸭讲,孩子感受不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爱,只不过被爸爸妈妈的种种需要所裹挟,于是干脆向爸爸妈妈关上了心门,甚至反抗爸爸妈妈。

 

2

其实,对青春期孩子而言,同伴关系渐渐占据要紧地位。而有一个兴趣喜好对他们来讲也至关要紧。

运动对于十多大岁数的孩子来讲是必需品,特别是男生,精力充沛,通过运动可以让身体内的能量释放掉,把过剩的精力发泄掉。

因为荷尔蒙的影响,青春期孩子的情绪起伏比较大。经过一周的学习,孩子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而通过运动,特别通过打篮球这种大体量运动,孩子的情绪也会得到释放。

张晨曦和同学一块打球,既满足了同伴交往的需要,也满足了身体运动的需要,对他而言这么要紧的一件事,在爸爸妈妈那里都成为耽误学习的事情,孩子和爸爸妈妈的交流之难可见一斑。

在电视剧《小别离》中,方朵朵的母亲需要她英语考到85分就能去古北水镇玩。

结果成绩下来了,她考了84.5,母亲觉得差0.5分,没达到需要,所以方朵朵还是去不了想去的地方。

当父亲跟方朵朵谈到要尊重爸爸妈妈的时候,她掏出试题,啪的一声甩在桌子上,心中压抑很长时间的情绪终于爆发了:

目前你们认可了吧!要我尊重你们,请你们告诉我,你们除去尊重分数,还会尊重什么?

我在你们眼里,就是个分数机器。

方朵朵写小说意料之外被母亲发现,母亲大光其火,觉得她把宝贵的学习时间都用来干这类一塌糊涂的事情,还翻出参加歌迷会的旧账。

这让方朵朵感觉遭到了伤害:“你们眼里,除去成绩还有哪些?”然后直接把爸爸妈妈推出了门外。

写小说是她除去学习非常重要的乐趣了,她可以在书写中抒发自己所有些心情和感受,可是这唯一的美好也被母亲否决了,剥夺了,她失去了所有空闲时间,也失去了除学习以外的美好时光。

孩子的喜好,无论是打篮球还是写小说,在爸爸妈妈眼里都变成了妨碍学习的“拦路虎”。

新京报过去做过一项调查表明,受访的初中生中有9成以上的人不想把心里话跟爸爸妈妈说。

为何青春期孩子不想跟爸爸妈妈说心里话呢?

爸爸妈妈只看到孩子分数的变化,而看不到孩子心理的波动;

爸爸妈妈只不过单方面地在给孩子提需要 ,而没坐下来和孩子平等地探讨问题的意识。

大家大人可以扪心自问:你想把心里话说给什么人呢?

一定是一个想倾听和理解你,并且最好可以懂你的人,而不是一个整天对你百般挑剔,只不过对你提需要,不在乎你的想法和感受的人。

人同此心。对青春期孩子来讲,爸爸妈妈的不理解甚至不愿去理解就成为交流的最大障碍。


3

上周末在等孩子上课外班的时候和身边一个母亲聊天,她看起来精明干练的样子。

她得意地说,自己对女儿的管教十分严厉,在孩子面前非常有权威性,绝对说一不二。

下课后,一见到母亲,女生便开心地开口说:“今天我在学校……”

女生的话刚刚开了个头,母亲就打断她说:“别跟我说那些学校的破事了,快走吧,我一会儿还要整理东西赶着出差呢。”

女生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黯淡,默默地跟在母亲后面走了。

我暗自可惜:本来是一个多么好的交流机会,孩子想跟母亲推荐我们的世界,可是母亲却毫不觉察地阻断了女儿交流的通道。

假如爸爸妈妈一直习惯性地对孩子不耐烦,不想去倾听孩子,孩子如何还会继续想和你交流呢?

除去不倾听,唠叨也是导致交流障碍是什么原因之一。

过去有个调查显示,孩子最讨厌爸爸妈妈的行为之一就是频繁的唠叨。

爸爸妈妈的唠叨,总是带有不信赖和指责孩子的意味,将焦虑和重压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感觉到的是被控制。

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爸爸妈妈还是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增加亲子关系的裂痕。

面对唠叨的爸爸妈妈,孩子的应付方法基本上就是“装听不见”、“她说她的,我干我的”、“说烦了我就顶撞几句”。

显然,过多的唠叨和说教达不到爸爸妈妈想要的目的,只能让孩子和爸爸妈妈在心理上距离更远,让孩子更不想对爸爸妈妈打开心扉。


4

为何大家感觉孩子越大越叛逆了呢?为何大家感觉孩子突然间就开始不听话了呢?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一书作者关承华老师觉得:

青春期前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亲子关系,都对孩子进入青春期,或做了有益的铺垫,或埋下了不好的的隐患。比如:

一贯强势、不会尊重孩子的母亲,总是换来的是青春期孩子的过激反抗;

过分过分娇纵,从小言听计从,当孩子的青春期行为超出底线时,父母已经没有办法;

以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为借口,漠视甚至放任孩子,致使孩子青春期心理的大门对你关闭,危险就以后临。

理智的家庭教育,平等的家庭环境,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走过青春期的要紧保证。

心理学研究觉得,青春期孩子的一个主要生活任务是角色认可,他在定位自己是一个哪种人。他渴望独立,对事物有我们的怎么看。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的角色可以是平等交流的伴随者、支持者和建议者,切不可成为高高在上的说教者、控制者和独裁者。


5

记得多年前看过电影《大河恋》,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保罗过世后,他的牧师爸爸在教堂说的那段话非常叫人动容,也叫人伤感:

“那些最亲近大家的人一般是大家最捉摸不透的,但大家仍然可以爱他,大家可以全心全意去爱大家不知道的人。”

亲人之间也有疏离的时候,不管多么亲密,一个人也不可以完全地理解另一个人。

对于大家的青春期孩子,即便有时理解起来不是那样容易,但假如爸爸妈妈有去理解的意愿,可以在日常创造更多机会和孩子交流。

譬如参加一同的活动,全家一块去旅游,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打破交流的桎梏,加深情感联结。

如果是孩子去参加球赛,你做好司机和啦啦队,去观赛去为他加油,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如果是孩子为取得比赛而开心,你可以给他一个热烈的击掌;

如果是他因输了比赛而懊恼,你可以轻拍他的肩头表示安慰。

这就是家人的意义。

对青春期孩子来讲,爱无需你用太多的言语,但要让他感觉到,爱和支持,永远都在那里。

一个朋友回忆到,自己高中时期忙于复习功课时,妈妈一直轻轻地放一杯牛奶在她的桌子上,然后悄悄地走出去,她抬头看到的常常是妈妈无声无息的背影。

到了现在,妈妈已经去世,当她每次想到妈妈的背影,都会感动到落泪。

多一点关爱,少一点需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柔软,少一点强硬。

爸爸妈妈可以力争成为孩子成长的加油站,而不要让拧巴的亲子关系成为少年的成长之痛。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