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抖音短视频是怎么样毁掉大家的?》,其实这篇文中,抖音短视频只不过一个具象化代表,作者想讲的是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一众以算法为内核的娱乐化APP。
每一个年代都会有一些淘汰机制,而目前的年代,会依据自制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对人进行淘汰。
但总有一些人是不愿惊醒的,等他们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时,会选择抱怨其他人、抱怨社会、然后把期望寄托给下一代,在这群人眼里错的不是他们,而是社会。期望这个人不会是你。
01
层次越低的人
越喜欢花时间在娱乐上
去年抖音短视频刚推出“爆视频”的时候,单单评论数就超越一百万,播放数目过千万。
这几乎是大家这类文字工作者很难企及的数目。而数目背后,潜藏着一个个为此付出时间与精力的人。
此外,相信你在朋友圈也看到过不少如此的话:“中了抖音短视频的毒”、“刷抖音短视频根本停不下来啪啪啪,一看表居然刷了三个多小时......”
这一点相信刷过抖音短视频、亦或者是刷过快手、火山短视频等等各种短视频软件的人都会深有感受。
假如你在路边、休息处看到一个人手指连动笑的合不拢嘴,那大概就是在刷短视频了。
大家会不自觉的深陷其中,蓦然之间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如此写过如此的一段话:
“所有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法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大家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无怨无悔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悄无声息,其结果是大家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娱乐上。
愈加多的人患上了互联网依存症,对各类娱乐新闻上瘾、产生依靠,人云亦云,附和跟风,沉溺在虚拟的世界中不可以自拔。我害怕长久以往,自己会变成一个透明的躯壳,脑袋空空、沉浸于感官娱乐。
有人说,你的时间花在哪,你就会成为何样的人。格局高的人,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娱乐上。
大家正在爱上这类使大家丧失考虑能力的工业技术。抖音短视频、快手、抖音短视频、微博这类软件正在快速地强化大家对新奇事物的需要度,并拉高大家的敏锐度。同时减少的就是对文字的需要度与耐心度。
刷多了抖音短视频、快手、微博这类软件之后,大家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没耐心去读一本长文或者书本。
更没时间去考虑,由于大家一直在期待着下一个引燃眼球的新奇事物,等待着它在视频中直接了当的呈现。
而在被轰炸多了之后,大家就会渐渐爱上这种“被喂食”的感觉。而当“被喂食”形成一种习惯之后,大家的就会惰于考虑,耐心与深挖问题的能力就会被渐渐抹杀。
2
你时时刻刻傻呵呵的沉浸其中
换来的都是经营者的盆满钵满
还记得盛大公司吗?
这是一家十分“传奇”的公司,2001年年底,盛大账面上只剩下大约30万美金,陈天桥倾囊而出,买下韩国一款二线游戏《传奇》的中国代理权。
2002年,《传奇》同时在线人数突破6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游,盛大月均销售额超越千万,市场占有率超越六成。
但陈天桥在同意记者采访时却不只一次说过:“我从来不玩《传奇》,由于这是个烂游戏,浪费我的时间,但盛大是个好公司”。
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个备受追捧的烂游戏确实吸来了千万销售额。
看到了么?你时时刻刻傻呵呵的沉浸其中,换来的都是经营者的盆满钵满。
“不了解为何,刷抖音短视频的时候感觉那样高兴,可是刷完之后却分外空虚,变得非常丧,而且更自卑了”一个粉在凌晨一点多私聊我。
他说他刚在床上刷完抖音短视频,然后就失眠了。
在孤寂无人的夜晚,大家最易感觉到我们的无助与空虚。
我回复说:“由于你爱上了一个虚拟且充满新奇的世界,但你依然碌碌无为,你的生活仍然平平无奇。”
我称抖音短视频、火山短视频、今日头条、快手等等以算法推荐为内核的软件为:毒品软件。
一款类似抖音短视频的 APP,背后都是一个强大的运营团队,有着专业的买家行为学作支撑,用尽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渠道,在各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塑造 — 目的是什么?为了创造一个虚拟空间,来消磨你的时间。
它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垂手可得”的满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
譬如在高度自律的状况下做完作业、考虑问题。
在这个被娱乐塞满的世界里,当没足够强大的自控力时,大家就会由于沉迷各种魅惑而“被碌碌无为”。
3
盖茨家把13岁定为得到手机的年限
乔布斯不允许我们的孩子们用iPad
乔布斯生前,曾有记者采访他:
你的三个孩子应该非常爱玩iPad吧?
身为苹果公司开创者,乔布斯却回答:
他们没用iPad,大家限制孩子在家用电子商品。
和不少家庭不同,乔布斯几乎每一个晚上都会和孩子们一块吃晚饭,他们讨论各种各样的话题,没人会抱着iPad或手机看。
不只这样,海外不少电子工程师都不让我们的孩子接触电子智能商品。
由于作为研发者的他们,更了解过度用电子商品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比尔盖茨曾在采访中说过,他觉得13岁是孩子拥有第一部手机的适合年龄。
他、珍妮弗、与1999年生的儿子罗里·盖茨都是在过了13岁过生日后才被允许用手机,小女儿菲比则在期待着13岁过生日时得到我们的第一部手机。
“大家家把13岁定为得到手机的年限。”盖茨说,鉴于这项规定,孩子们从学校回家后常向他抱怨说,“其他孩子都有手机,我是唯一一个没手机的人,这让人尴尬”。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智能和科技商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4
可以掌控时间的人
才能掌控我们的一生
大家看到的是电子商品正在快速低龄化,抖音短视频快手已经飞速占据了学生的生活。
而由于缺少自制力,他们会沉浸其中没办法自拔,在最应当拼搏的年龄里选择安逸,在价值观形成之际被灌输进很多的光怪陆离与不正之风。
于是他们开始模仿,追逐着未成年怀孕风当宝妈、跟着小年轻人跳社会摇、以为低胸博眼球就能赚大钱......当管制不利时,堕落便自此开始。
那些大家所热爱的东西,正在一步步把大家连根拔起。
在作家周冲的文章中看到过如此一段话:
当你的时间不再用于深度学习,
当你的注意力被别人瓜分,
当你只看综艺与电视剧,
当你在群体中呆的时间愈加长,
当你实行力愈加差,
当你评价别人的次数愈加多,
当你抱怨愈加频繁,
当你回想往事的频率愈加高......
毁灭就已经发生了。
怎么样分配你的时间,取决于你。
将来,在时间这个战场上,有两门买卖会特别值钱:
第一,就是帮其他人省时间。
第二,就是帮其他人把省下来的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可以掌控时间的人,才能掌控我们的一生。
这座城市,
一半人在拼命,一半人在认命;
一半人在抢时间,一半人在耗时间;
一半人在燃烧青春,一半人在虚度青春。
你想做哪一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