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最近推出的综艺亲子节目《父亲到哪里》热门荧屏。电视里,明星爸爸化身超级奶爸,单独携带我们的孩子来到陌生的村庄,开始72小时的郊野生活。这档节目充分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大家如何做爸爸”。在爸爸妈妈无暇照顾孩子的当下,这档奶爸带萌娃的“人在囧途”,引发了不少人的情感共鸣。
每一个人,刚开始都是孩子。成年人通过这档节目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并重新发现了父爱;为人爸爸妈妈者透过这档节目,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责任,并重新发现了那个未曾完全知道的孩子。如此一个重新发现彼此的过程,有惊喜,有欢笑,有逃避,有勇敢,爸爸妈妈子女之间感觉到了心灵的挨近。
虽然爸爸妈妈子女在这短短72小时的冒险内,惊喜地发现了彼此,获得了短暂的心灵挨近,但这种发现恰恰证明了,现代爸爸妈妈与子女之间可能已经在时空与心灵上隔阂了太远。一档亲子电视节目,叫人拥有瞬间的感动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在平时生活的点滴间,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伴随,彼此知道,彼此感受。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爸爸教育缺位的传统困境下,年轻爸爸妈妈没时间或不想伴随、知道孩子,正在成为一种需要面对的现实。
从今年初的《小儿难养》到近期的《父亲到哪里》,“辣妈”“奶爸”“萌子”开始成为电视荧屏的新宠,婴幼儿教育题材扎堆,亲子话题热议,这背后反映出初为人爸爸妈妈的八零后,对亲子教育的困惑,对事业与家庭平衡的诉求。
在现实日常,八零后爸爸妈妈们既需要面临工作、生活重压下无暇伴随孩子的无奈,又延续着传统文化中亲情缺席的困惑。湖南卫视公布的收视数据就显示,《父亲到哪里》首期核心观众群女人观众占比近2/3,25岁至34岁群体的占比也高达36%。可以想象如此的场景:有天晚上,年轻妈妈一个人携带年幼的孩子,在家里看电视上的“父亲带孩子”,而我们的老公或许还在单位加班,或许在外应酬,或许只不过待在卧室里打游戏、玩电脑—他们的孩子依旧延续着没爸爸伴随的故事。事实上,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妈妈身上,在不少现代家庭,养育孩子的职责主要推到上一代老人身上,母亲对子女教育的参与度也较低。
“父亲到哪里”提出的正是如此一种困惑: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爸爸妈妈到哪里了?爸爸妈妈又将引导孩子们到哪里?一个孩子,要健康平安地成长为具备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现代公民,第一需要跟着爸爸妈妈的脚步前进,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现代教育的共识,可能也是很多亲子节目能获得热门收视、取得共鸣的真的缘由—爸爸妈妈到哪里,孩子就会到哪里;孩子到哪里,社会就会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