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会干扰到孩子对学校的感觉,还有他对同伴们的感受。
那跟孩子如何聊呢? 必须要多聊点正面的问题,其实孩子会非常想跟你谈。哪种问题是正面的呢?譬如“你今天有没打架?”就是负面的,是对孩子的一种质问和否定。可以换成“跟同学们在一块,好玩吗?”就是正面的问题。 其实孩子更想聊正面的问题。 有时,你问负面的问题,孩子以为你想要找他的麻烦了,是否想凶他教训他。反而会支支吾吾或者避之不谈。 所以,你非常难得到真的想要的信息。 第二是问点具体的问题。倘若你问孩子:“今天上课认真吗?”或者“今天学了什么呢?”这种问题,会让孩子不了解如何回答你。 不如看看当日的家庭作业公告,了解孩子大概学了什么。就跟孩子谈谈当日所学的。 譬如小小鱼刚上小学二年级,学的第一课《小蝌蚪找母亲》。你若是跟孩子说,“今天,是否学了小蝌蚪找母亲,小蝌蚪到底是如何找到母亲的呢?我都记不了解了,可以跟我讲下吗?”如此,孩子会兴致勃勃地跟你讲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常识。 然后还可以一块谈论下去,其他动物有没如此的呢?一堂语文课开始,变成一堂科普课。 假如孩子数学课学了测量和单位。那真不要问数学学了什么?譬如拿一件物品,要孩子来量量它的长度,再做一个记录。如此就能看出他在学校学得怎么样。 最后,有的问题,要慎重问。 有少数的爸爸妈妈,生怕孩子在学校里被惩罚。所以会追问孩子,老师是不是打人、是不是体罚人?如此会让孩子产生疑惑,“我的父母是否非常不放心老师,难道老师不好?”他们甚至会去悄悄察看老师,找一些问题出来,好跟爸爸妈妈汇报。如此还有心思跟着老师学习吗? 假如孩子说老师太严厉。或者谈到老师的缺点。爸爸妈妈反而应该告诉孩子,老师为什么会如此做。而且让孩子了解,老师也会有缺点,人无完人,你要掌握包容。
还有不少孩子回家后,都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爸爸妈妈反而插不进嘴。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感觉孩子说的都是没用的废话,所以爱听不听,只忙我们的。 必须要掌握认真倾听孩子的“废话”。 爸爸妈妈的认真倾听,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倾听的好榜样。他们也会学着去倾听别的人讲话。 另外,在这类不起眼的“废话”里面,或许藏着要紧的信息。 曾看到一个如此的小故事,记忆一直非常深刻。一个小姑娘,放学回家后,告诉父亲自己看到了鬼,非常害怕不敢一个人睡。幸好父亲没觉得她胡思乱想,就耐心地问她:“这个鬼长什么样?”小姑娘儿说:“是黑色的,看不了解,看一眼就消失了。” 父亲认真地和女儿聊了很长时间,得知女儿“常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鬼”。后来这个父亲专门请假提前下班,在女儿身后跟着她,终于在第三天看到一个戴着帽子的中年男子跟踪我们的女儿,他报了警,制服了这个跟踪狂。
反而要认真倾听,看看孩子为何会如此说,到底是什么原故。
爸爸妈妈,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导师。假如孩子嘟着嘴,委屈地从学校回到家。可别着急,去责备孩子如何如此。“你是厌学吗?”“你在学校又惹祸了?”或是“是否有人欺负你了。” 可以轻声询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呢?”假如孩子不回答,也不要急。让他先洗手,放手书包,等他一个人跟你来讲。或许,他只不过在回家的路上,没抓住那只小昆虫呢?或者自己不小心摔倒了,正难受呢。 所以,相比于那些主观地责备而言,不如耐心地倾听一番再说。鼓励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不哭、不发脾气,好好说。
(图文来自互联网,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