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并不是妖魔,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只须你解决心结和偏见,加以智慧的引导。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独上西楼,她是我的读者群里一位非常有智慧的母亲。她的大女儿13岁了,从三四岁开始就玩电脑里的小游戏,可以说是资深游戏玩家了。
对此,独上西楼并不反对,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不只学习出色,还从游戏中获益良多。
怎么样让孩子“玩”游戏,而不是让游戏“玩”孩子?
这篇文章,就是独上西楼几年来的技巧领会。
你会发现,原来孩子喜欢打游戏,背后有着很多心理动机,难怪屡禁不止。
你也会发现,原来游戏并不是妖魔,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只须你解决心结和偏见,加以智慧的引导。
01
假如你感觉孩子有问题,请肯定透过现象去深度考虑表象后的本质,不要为现象所困。
考虑的时候可以有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孩子为何会如此?
另一个方向是:看到孩子这个样子,我为何会有愤怒等种种情绪和反应?
下面,大家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孩子为何会喜欢打游戏呢?
游戏本身的乐趣
是孩子在现实日常困难领会到的
孩子都爱打游戏,这是人的天性。
为何不少大人阻止孩子打游戏注定遭到失败?
由于他试图对抗的是人的天性。
看《宋时归》的时候,作者说有些人天生是为战争而生的,那样,和平年代没战争如何解决?
足球这种强烈的身体对抗游戏就应运而生了,它满足了大家强烈对抗的需要。
这也是不少男性喜欢战争题材电影、电视剧是什么原因,也是不少男生喜欢王者荣耀、黎明杀机、穿越火线等对抗性游戏是什么原因。
孩子在打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不一样的游戏得到不一样的体验,有不少体验和感受是现实日常没办法得到的。
譬如在我的世界中,孩子能领会到随性创造的自由,还能领会到随性破坏的快感。我的世界我做主,这种掌控感也是孩子在日常没办法领会到的。
孩子喜欢打游戏
可能是大人对孩子的伴随不够
有时候,孩子打游戏只不过找点事干,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由于求而不能的感受太叫人难过了。
孩子需要陪的时候,大人由于种种缘由陪不了、陪不够,孩子通过打游戏,让精神得到一点寄托,让我们的情感有处安放。
就像有位母亲说的:自己暑假的时候陪不了孩子,孩子迷上了打游戏。等她把孩子接回来,又痛恨孩子对游戏的痴迷。
我说句扎心的话,你这简直就是过河拆桥、恩将仇报呀。
所以,假如孩子已经迷上打游戏,要改也只能慢慢来。
现实日常重压太大
打游戏是为了逃避日常不想面对的事
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痴迷于游戏是有一部分这个缘由的。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一边是学习那样难,作业那样多;一边是游戏那样好玩,假如你是孩子,你会如何选?
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自然会选择轻松、有趣的一方。大人尚且不可以一直意志坚定,何况孩子呢?
游戏的设置就是要叫人喜欢和沉迷的
这是游戏开发者精心设计的魅惑
玩过游戏的人都了解,最初玩一个新游戏,注册时一般都会有礼物,升级也会特别容易,非常能叫人感觉到收获感。
假如几天不登录,它可能还会送你个小礼品。
假如游戏玩得非常烂,除去队友会骂你,游戏不会指责你。游戏对玩家的态度就是全然的接纳,它的模式叫人感觉很happy。
所以,你跟游戏去抢孩子的爱,失败了是非常正常的呀。
如何解决?
你不跟游戏抢孩子就对了。
一个游戏不可能永远火,游戏不可以给孩子一个真实温暖的拥抱,游戏不可以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游戏不可以给孩子必要的花费,游戏不可以帮孩子洗衣服……
但你可以,你永远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这个是不会变的。
大人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就好了,千万不要去问孩子:“我和游戏你选哪一个?”
这个问题的愚蠢程度,堪比一个女性去问她老公:“我和你妈,你更爱哪一个?”
你要允许孩子既爱游戏也爱你,不要逼他2选1,不要逼他排序。
争的最高境界是不争。你越是讨厌游戏,孩子就越会喜欢游戏,这是人的逆反心理在起用途。
孩子喜欢打游戏
是由于游戏具备社交属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无人喜欢被孤立。不少同学都在玩这个游戏,孩子要融入同学中,就需要要去玩这个游戏,即便他对这个游戏没太多感觉。
王者荣耀的总裁就说,王者荣耀是一款社交软件。
电影《奇迹男生》里,男生的同学向他道歉,也是通过游戏我的世界进行的。
我家女孩上婴幼儿园的时候,一个小朋友的母亲就跟我说,以前她从来不让孩子看喜羊羊,可是班上的小朋友都看,小朋友们聊天的时候,她的孩子插不上嘴,像个白痴似的。没方法,她最后也让孩子看了。
02
孩子这方面是什么原因说得差不多了,下面我说一下大人,为何大人对孩子打游戏会那样不接纳呢?为何不少大人看到孩子打游戏就生气呢?
缘由1:
父母对游戏的认知需要升级
电竞目前已经是一个正当职业了,怎么样?
电子竞技(Electronic Sports)是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的体育项目。通过运动,可以训练和提升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
电子竞技也是一种职业,和棋艺等非电子游戏比赛类似。
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
——百度百科
你或许担忧电竞是吃青春饭的职业,请恕我直言:目前什么工作是铁饭碗?目前多少工作职位是15年前所没的?
并且,游戏目前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了。和游戏有关的工作有不少,游戏研发方向的有策划、编程、美术等,游戏运营方向的有商品、市场、运维等,游戏媒体方向的有编辑、测评等。
你担忧一个痴迷游戏的孩子将来找不到工作养活不了自己,存活会成为问题?
你out了。
你需要的是顺势而为,以孩子喜欢的游戏为支点,去引导他,进步他的专长,找到他的天分。
缘由2:
大人潜意识里会羡慕嫉妒孩子纵情打游戏
基本上,所有些大人都会感觉自己非常辛苦,要上班赚钱,要做家务,还要照顾老人孩子。
我每天累死累活的,你每天玩那样嗨!
你作业做完了吗?没做完,玩什么游戏?!
什么,完成作业了?你看你那成绩,每天打游戏能学好啊?
大人辛苦了一天,回来看到孩子也在写作业吃苦,他的心里就平衡了——吃苦的不是我自己。
这种羡慕嫉妒的情绪非常隐秘,不仔细觉察是感受不到的。
缘由3:
大人领会到了被忽略冷落,他也需要孩子的伴随
这个心理需要也是不少人没觉察到的。
它本质上是大人不可以非常不错的独处,自己和我们的关系没处置好。
孩子假如长期把自己关在屋里打游戏,不少大人的心情都不会非常不错,这个我是有过深刻体验的。
熊孩子玩了很长时间了(一般是两个小时以上),我就会如此喊她:“出来陪陪你妈,我想你了。”或者喊:“对我的大心肝好点儿,叫你的钛合金狗眼休息一会儿。”
通常情况下,她都会非常高兴地回答“立刻就来”,或者说“等我打完这一局”。
缘由4:
不少大人觉得,要想学习好,需要要花不少时间,要很努力才行
我只能说,这类人对学习的认知也需要升级。
不少大人都感觉孩子的天职是学习,至于玩,玩多玩少无所谓。
其实,玩对孩子非常重要,这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要紧渠道。
学习的材料和方法是不是有趣,对学习者非常重要,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要紧。孩子子学东西,就是要玩中学,边玩边学。假如学习用的材料和方法,能让孩子达到忘记他是在学习的境界,这简直就是完美了。
你一定了解有个帮助学数学的游戏叫数独,可是——
你了解有个学识字的游戏叫奥创识字吗?
你了解有个顺便学习做饭的游戏叫食物语吗?
你了解有个学自然拼读的游戏叫super star吗?
你了解有个提升推理能力的游戏叫弹丸论破(合适16+以上的孩子)吗?
你了解有个非常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游戏叫铁路调度车吗?
03
缘由5:
不少父母反感孩子打游戏,最根本是什么原因自己缺少安全感
他们把游戏看得非常轻,把学习看得太重,把游戏和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了。
孩子一打游戏,大人立刻就想到影响学习。
我过去的一个邻居,一说就是一大串儿:孩子贪玩——学习不好——考不上很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买不了房——结不了婚——不可以养家糊口……
我的天哪,他说话的对象是一个10岁的孩子。
他在跟一个10岁的孩子说:你将来养不了孩子!
之所以有如此的想法,是由于不少人很焦虑,一直担忧自己被社会淘汰。
焦虑产生是什么原因有两个:一是你害怕,二是你对此无法。
你有非常大的恐惧,但你没有办法。
所以,你拼命地想抓住点什么,以让自己有点安全感。大人处置不好我们的问题、缺少安全感,孩子的学习就成了不少大人缓解焦虑、增强安全感的救命稻草。
而被觉得学习对立面的游戏,自然就成了不少父母眼中的洪水猛兽。
缘由6:
大人感觉沉迷于游戏非常可怕
玩游戏上瘾真的非常可怕吗?
我感觉沉迷是一种体验,没体验过沉迷的生活是无趣的,像白开水一样乏善可陈。
沉迷不同事物的感受本质上是相通的,孩子在游戏中领会过沉迷,将来沉迷其他事物,会更容易走出来。
所以我感觉这种沉迷的体验开始得越早越好。
我的建议是:假如可以的话,让孩子尽情地去玩。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把我们的时间安排好,抽出一个晚上熬夜打游戏,拿出一个上午尽情地打游戏。
大人不要去唠叨他,不要去打扰他,除去吃饭,不要喊他。
小一点的孩子,像我家小宝那样大的,大家去游乐场都是要玩到游乐场关门才走。
我会告诉他:不是母亲不叫你玩了,是游乐场下班了。
缘由7:
不少大人不了解打游戏会有不少好处
打游戏可以缓解重压,是非常不错的宣泄情绪的方法和渠道。
打游戏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是可以迁移的。
假如我说,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你是否会非常惊讶?
我女孩非常喜欢玩第五人格,也由此喜欢上一个游戏网红主播,叫“羚羊”。
他是他们队唯一的屠夫,打游戏的技术非常不错,但他有一个重大的性格特点缺点——他只合适打顺风仗,假如被其他人打蒙了,他就停摆了。
现在第五人格的比赛,还要屠夫去抢夺比赛的优势。假如他停摆了,他的队友们就要顶着重压打逆风局,如此赢的可能性就非常小,由于他们的对手都非常强。
意识到我们的性格缺点后,羚羊就领着他们队去找不一样风格的队比赛,积累经验的同时,也磨练我们的性情。
有了如此稳定的心理素质,他将来再遇见挫折,还会惊慌得不知所措吗?即便比赛不可以拿冠军又如何?他已经超越了自我。
缘由8:
不少父母没意识到互联网是虚幻的,但互联网背后的人是真实的
我家女孩喜欢的另一个游戏网红主播叫爱丽。
爱丽从来不鼓励粉为他刷礼物,说你们还没工作,还没赚钱,若是你们自己赚的钱,我会非常乐意同意。
爱丽生日的时候,不少粉还是送了各种各样的礼物。我家女孩给他买了脑残片,还给他编了两个手环,写了张小纸条。
我和孩子一块看爱丽拆箱的视频,能感觉到满满的爱——都是粉对他的爱。
爱丽家在武汉,武汉疫情最紧张的时候,粉们纷纷给他留言,让他好好在家猫着,不要出去乱跑(游戏宅本来就是每天在家猫着打游戏的),还有人给他寄口罩。
这种感情是真实的,一点儿都不虚幻。如此的感情,孩子绝对不会允许大人去否定它。
最后,我想说说,一个人的兴趣喜好到底对他意味着什么?
现实日常,只有极少数人能把兴趣喜好和工作合而为一。
人活着有不少责任和义务需要扛起来,要做不少不喜欢或不想做的事情。那些事情,可以说它们是苦的。
一个人的兴趣喜好,就是他的糖,它是甜的。
人要用这类甜的东西来犒劳自己,如此的话,才可以去承受那些苦的事情。
这类兴趣喜好是用来悦己的,这对一个人来讲尤为重要——即便做不了多好,又有哪些关系呢?自己高兴就好了。
就像一个喜欢下棋的人,他是个臭棋篓子又怎么样?他只须能找到一个不嫌弃他棋臭的玩伴就好了。
所以有些孩子学习完后拼命地打游戏,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以为他是在打游戏?他是在续命。
这类兴趣喜好,可以让一个人有趣起来。假如一个人只关心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事,他该活得多乏味啊。
大多数的孩子终将平凡,我期望我的孩子可以做一个平凡但有趣的人,我感觉,如此的生活就是成功的生活了。
我好好学习婴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孩子培养一个正常的、真实的、平凡而有趣的人。
凌想:橙子母亲,国家二级心理健康咨询师,资深出版人。帮助千万爸爸妈妈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著有《好母亲都懂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