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早开发,加重身心负担
儿童真人秀、童模大赛、儿童访谈……近年来,电视上的各类六一目增多,一些父母沉迷培养孩子的才艺,绞尽脑汁让孩子上电视节目。
这类行为引发社会担心:到底是在挖掘孩子的艺术天分,还是在加重其身心负担?“有些节目把孩子的纯真无邪当卖点,把孩子的幼稚当笑料,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南京长江路小学校长宋红斌说。
“热衷让孩子上镜,也会对孩子导致伤害。”徐州新城区婴幼儿园园长韩芝红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四岁的乐乐原来性格开朗,喜欢唱歌。父母为了让乐乐可以上电视,让孩子天天训练唱歌、跳舞,把孩子一些休息时间也用在排练上。半年后,乐乐对表演产生了紧急的逆反情绪,性格也变得内向,不喜欢和其他人打招呼,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
一些六一目涉及成人话题,不只对参加节目的孩子成长不利,对观看节目的孩子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韩芝红告诉记者,她曾在婴幼儿园听到四五岁孩子们讨论:“你能和我结婚吗?”“大家将来生个哪种孩子?”等,一问才发现,这类话都是从电视节目上学的。
“尽管有些孩子确实有表演和艺术天分,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合适展示在公众视线下。”韩芝红说。
六一目过热,一方面与媒体追逐收视率有关,其次与商业利益推进有关。南京鼓楼婴幼儿园园长陈静告诉记者,她常常接到电视台的电话,需要到婴幼儿园挑选孩子参加节目。为此,电视台需要孩子参加各类培训机构,最后只有少数孩子获得上电视的机会。
“过早开发儿童,大概毁了儿童。”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表示,科学证明,儿童的身体和心智还未成熟,早期教育应以培养兴趣为主,过早进行高强度的专业练习,不只会消耗孩子的兴趣,也会导致没办法挽回的伤害,譬如过早练舞大概伤害身体,过早练歌则会损害嗓子。
健康保护过度,形同温室花朵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父母的关注。记者采访中发现,部分父母对孩子生病过于敏锐,过度用药现象常见,在一些婴幼儿园,给孩子喂药成为老师的一项要紧工作。
抗过敏药、感冒药、咳嗽药、抗生素……南京玄武区一所省婴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不强,有些父母长期让孩子吃药,“遇见季节交替,有些班级一半以上的孩子需要喂药。”
为了便捷给孩子喂药,南京凤凰和鸣婴幼儿园配备了一个小药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吃药的孩子分布在不同年级,所以使用流动小药车,穿梭于每个班级之间。
过度用药的背后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南京八一医院儿科一位主任医师说,这里有不少孩子是“老面孔”,空气不好、气温变化明显的时候,儿科住院部常常是“一床难求”。“事实上,不少症状并不要到医院吃药吊水,只须适合注意饮食、衣着就能了。”
孩子不可以亏着,不可以受批评,老师需要特别关注我们的孩子……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呵护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十年前,我常常带孩子爬紫金山,游玄武湖,可是这类年极少带孩子走出婴幼儿园,由于父母反对。”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婴幼儿园园长吴邵萍说,父母的过度呵护,容易将孩子培培养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北京海淀区玉泉小学校长高峰觉得,一个人成长需要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包含荣誉感、羞愧感、挫折感、痛苦感、幸福感等,过度保护不只导致孩子体质降低,更让他们失去了情感发育的机会。
重智育轻体育,忽略人格塑造
今年5月以来,各地婴幼儿园报名陆续进行。记者在南京走访发现,一些婴幼儿园应聘中,有些孩子已经学会认字、运算等小学阶段的内容。超前教育背后,是父母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作祟。
“不少孩子还没进婴幼儿园,父母已经开始教小学课程。”陈静说,有些孩子不只能从1数到100,还能进行百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而这类都是小学课程的内容。让人遗憾的是,孩子在提前学常识的时候,不少东西都被剥夺了,譬如游戏的时间、交朋友的时间。
过度认字、做奥数题、很多背诵……一些婴幼儿园为了满足父母让孩子“学到东西”的需要,纷纷对婴幼儿进行超前教学。有些让孩子很多背诵唐诗宋词,有些课堂上充斥着加减乘除,甚至还有些将奥数元素提前引入婴幼儿教学中。
看重智育而轻视体育。现在,体育课在学校受看重的程度远远不如文化课,“天天一小时”的训练时间也非常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