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的“北美项目”、“金砖国家项目”,上国外国语大学的“西语国家项目”,东华大学的“中国传统服装项目”……今年的6月至8月,申城的十余所高校的“上海暑期学校”(Shanghai Summer School,简称“3S项目”)将陆续“开张”。这是记者4月1日从上海教委获得的消息。据悉,来自世界五大洲国家和区域的500余名年轻人学生将借助暑假来沪学汉语、体验中国特点的文化课程。除此之外,2015年的“上海暑期学校”将新增“一带一路”和“中国棋类”两个项目。
新增“一带一路”项目,招收20名留学生
2014年,共有500多名外国留学生参加了上海13所高校承办的19个“3S项目”,2015年这一数据将继续提高。据介绍,今年的“上海暑期学校”将新增“中国棋类”项目,让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魔力。除此之外,还将在上国外国语大学新增“一带一路”项目,计划招收20名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在校大学生。
据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的道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的道路”的策略构想,主张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处长杨伟人表示,加大国际之间的教育文化合作,扩大“一带一路”国家间外国留学生的规模,加大年轻人学生之间的友好往来,正是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国家策略的要紧体现。
据介绍,“上海暑期学校”项目是增强上海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进步外国留学生事业、促进国际人文交流的要紧举措。不但促进了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认知,提升了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历史、社会的兴趣,而且进一步推进了高校之间、中外学生与各国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S项目”拓展7年,共吸引2000余名学员
据悉,“上海暑期学校”从2008年开始推行,刚开始仅有25名日本、韩国友好城市的学生与教师来沪交流学习。其后,“上海暑期学校”依托沪上各高校选拔出色外国留学生,通过不同主题安排这类具备不一样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汉语学习和文化体验活动。
在“暑期学校”中,外国留学生既能够参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项目,比如“中国传统服装、中国民乐、中国戏曲、武术、乒乓球、中医、中国围棋”等项目,也可以参加以不同地区命名的项目,比如“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西班牙语国家”等项目。
其次,各承办高校结合项目主题与自己学术优势,精心设计精品文化课程、学术讲坛,并为外国留学生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老上海风情体验,沪上知名企业参访与上海周围水乡园林游览等活动,通过不同主题、形式多样、不同教学内容的暑期课程设置,增进外国留学生们对当代中国和上海的认知,为中外年轻人搭建文化交流与促进友谊的平台。
伴随“上海暑期学校”承办的高校愈加多,特点项目也愈加丰富,申请参加的外国留学生也逐年增加。据统计,7年来,累计有2000余名外国留学生参加,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好平台,吸引很多出色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国、学汉语、留学上海。“‘上海暑期学校’已经成为上海城市的一张教育名片和上海教育的品牌项目。”杨伟人表示。
据了解,上海近年来吸引了愈加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沪深造。2014年,共有来自187个国家和区域的56027名外国留学生在本市招收外国留学生的37所高校(科研机构)就读,比2010年的43016名增加13011人,增长比率为30%。其中,硕士生与博士生分别为4200人和1100人,比2010年的2853人和667人分别增加了47.2%和64.9%。学习期限超越6个月的长期生为39372名,占总数的70.3%,比2010年的30530人增加了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