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在学前班认识不少字,简单的拼音也会,上小学了,丁丁母亲感觉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至少在讲故事这件事上可以让孩子自己读了。但适得其反,一个多月过去了,丁丁仍没自己看书的习惯。“辅导作业,帮他复习、讲故事、做手工作业,反而比以前更累了。”丁丁母亲埋怨道。
“主如果父母没给丁丁培养自己阅读的好习惯,孩子仍处于依靠‘大人给讲故事’的初始阶段。” 某小学教语文的王茹老师提醒并建议父母:阅读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在小学阶段。小学阶段孩子学习重压小,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因此,父母必须要看重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
原国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觉得,假如孩子从小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好习惯,肯定比高考考试考高分但不喜欢阅读的孩子走得更远。
怎么样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的习惯,两位教育人士的建议,或许能给父母一些启发。
第一,父母要告诉孩子自己掌握阅读是一件很了不能的事,由于自己想看什么故事都可以随性了。同时父母应引导孩子怎么样“看”,孩子会慢慢喜欢上阅读的。
第二,父母需要孩子阅读时要拿出行动给孩子看,做孩子的榜样,并打造好的阅读环境。平常和周末拟定专门的看书时间,跟孩子交流阅读领会,把他的目光吸引到有趣的故事中。慢慢孩子自己就会问你要书看。
第三,要从挑选他有兴趣的书开始。孩子最初自己看书,必须要买些故事性强的书引导他,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经典神话故事》《古希腊神话》等,引人的故事情节加上精彩的画面,孩子的兴趣非常快就提起来了。特别是绘本,像《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鼠小弟和鼠小妹》《神奇校车》等,语言精练,故事短小,图文并茂,孩子都爱看。
最后,王旭明表示,初中年级的孩子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将来,父母要结合学校教学及孩子的常识结构,引导孩子读些小说和散文,像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曹文轩的《草房屋》等,与孩子的生活学习紧密有关,读这类书,仿佛是在书中探寻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一样。
王茹老师也提醒父母:要掌握和孩子“推荐阅读”。初高中时要有针对性地让孩子结合所读内容进行写作引领,强化阅读兴趣。高中阶段的阅读是开阔眼界,同时为高考考试积累素材常识,可在假期和学习之余读经典世界名著,让孩子在漂亮的文字中穿行、呼吸、考虑、感悟,让念书成为日常的乐趣和享受。
孩子的阅读兴趣要靠引导,父母特别要有耐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期望更多的孩子都能爱上念书,让念书成为润泽生命的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