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退学的故事就像大部分成功人士的传奇一样,不可复制。真的在职场上走得高又走得远的,仍然是受过好教育的人。
林语堂说,不念书的人“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只看见自己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是逃不出去的。”反观身边,有过出国历程、受过好教育的人任何事有我们的判断,总是更尊重别人。
真的应该遭到质疑的,是大学里的教育方法,和大学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渠道这一社会现象,而不是念书有没用。
作者:Cheryl;本文来源:公众号“linkedIn”
........................................
关于需不需要上大学,乔布斯有一个著名的论断:退学是我一生中最棒的决定。
这句话为乔帮主的继承者们奉若圭皋,成为抨击大学教育时被争相引用的经典。
同样从大学退学的名人还有比尔·盖茨,李嘉诚,北野武——他们的历程这样传奇,收获这样卓著,如果有个“退学帮”,哪个能当上帮主还要来一场华山论剑。
而近期几年出身草根的创业故事也层出不穷,让无数寒窗苦读数十年的学子自叹弗如,感叹念书并无卵用。
但有些人就此得出教育无用论,我就呵呵了。由于名人退学的故事就像大部分成功人士的传奇一样,不可复制。真的在职场上走得高又走得远的,仍然是受过好教育的人。
在HBO情景喜剧《硅谷》的第一集,风投大亨格里高利(原型是Facebook早期投资人彼得·蒂尔)公开表达了对大学教育的不屑和鄙夷:
“盖茨、埃里森(甲骨文的老板)、乔布斯、戴尔,全部中途从大学辍学。硅谷能成为革新的摇篮,多亏了这类辍学生。大学成为了贫困和中产阶级身上的昂贵并且残忍的笑话。”
硅谷遍地天才和精英,转角遇见的任何一家小公司都可能是“独角兽”,区区小牙医手里握着数十个投资项目。
这个地方叫人相信神话和不走一般路的成功。
偏偏鸡汤故事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一个幸存者偏差摇身一变都是一针上好的开心剂。
它对你说有一条轻松的道路可以通向心中秘境——这也正是鸡汤与真理有什么区别,真理叫你直面残酷的不可防止。
乔布斯退学了,成功了。盖茨退学了,成功了。埃里森退学了,成功了。
所以退学的人都能成功——你看出这种逻辑的危险了吗?
这就是为何剧中一个路人站起来指责格里高利:
“你是个危险的人,到处散播无知。大学教育的真的价值是很难估量的。”
1、教育提升个人竞争优势
让更多人获得准入
先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励志故事。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由于成绩实在太差初中毕业只上了个技校,两年后去了东莞。
大部分打工仔的青春和理想在东莞埋没,但他是少数幸存者。几年后我大学毕业,薪资到手几千块,他已经是一家有300名职员的企业的副总经理,拿的是年薪。
聚会的时候,大家俗气地各自贬低自己。他开玩笑说和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啦,我说我花了家这么多年的钱,目前挣的还不如你多。
我是真心携带对他的敬重的。我了解他的成功背后是多年的不容易,从挥汗如雨的普工做起,到小组长,科长,稍微一泄力,就会淹没在成千上万个籍籍无名的打工仔里。
看得到的都是光鲜,看不到的都是苟且。
毕业后又是几年过去,我换了两次工作,薪资一路上涨,天天朝九晚六,有时加班,下班后逛街看剧。他还是在那家工厂里,天天的平时是上班看现场管生产,下班陪顾客吃饭。
预计在以后,大家的薪资差距会缩小,但我的生活无疑会愈加丰富。
看出来了吗?如知乎用户@Justin Lee 所说:
上大学不是唯一的路,但一定是一条比不上大学更平稳的路。
上了大学,你混得不好可能只不过平庸;不上大学,如果你办不到出色,等着你的可能就是艰难了;而且你大学越好,将来过得更好的可能性就越大。
事实上,大学学历很长时间以前就取代了高中学历,成为进入熟练劳工市场的最低资格证明。
一家权威院校的调查显示,平均起来,拥有学士学历的人大约比没该学历的人多挣60%。
上大学的原因之一是增强一个人赚钱的能力,这一点极少存在争议。
2、眼界决定格局
教育决定了你的职业上限
百无一用是书生?大约100年前,牛津的一名道德哲学教授约翰·亚历山大·史密斯不置可否。
他说,“你们学习的课程中,没什么东西对你们以后的生活有丁点儿可能的用处,只有这一点例外:假如你勤奋而又用脑地学习,你会有能力发现,一个人什么时间是在胡说;在我看来,这一点假如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也是主要目的。”
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叫人掌握独立考虑,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具体表目前,你了解聪明人从不人云亦云随便judge,不经过大脑的发言只能看上去你非常蠢。譬如近期小粉红手撕赵薇,又譬如咪蒙黑——虽然我也反感咪蒙的毒鸡汤,但由于每人都在黑她所以大家都上去踩一脚又算什么真本事?
不久前我接到一个高中同学的电话,大家以前关系固然很好,但电话刚通就问我有没有结婚如何还不结,一大把年龄了小心将来不好生小孩,听得我只想挂电话。
林语堂说,不念书的人“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只看见自己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是逃不出去的。”
固守陈规烂矩,眼界和格局看得见上限,用我们的生活观和世界观去往其他人身上套,早晚要交IQ税的。
反观身边,有过出国历程、受过好教育的人任何事有我们的判断,总是更尊重别人,无论是性格古怪的geek、有明显性格缺点但才华横溢的同事和朋友、喜欢男性的男性和喜欢女性的女性,他们都能与之友好相处。
回到乔布斯的神话。他从大学退学后,在里德学院学习san serif和serif字体,这类常识全都被他用到了第一台Macintosh的设计上——退学不是他成功是什么原因,学习才是。
有点脑子的人不难想到这点,问题是能在毒鸡汤的轰炸下维持头脑清醒的人不多。而可以一直独立考虑的人,运势都不会太差。
写在最后
在2016年的哈佛大学毕业演讲上,一名非裔美国演讲者提到美国教育家Horace Mann的著名论断:
Education then, beyond all other devices of human origin, is a great equalizer of the conditions of men.
教育,远胜于其它人类起源的所有工具,是一个最佳的人与人之间不同条件、境况的平衡器。
Horace Mann发表这一见解的年代,黑人还不可以读不可以写,任何尝试都将被处以死刑。但目前,他们有了同意教育的权力,他们可以是老师,律师,大夫,还有人当上了美国总统。
真的应该遭到质疑的,是大学里的教育方法,和大学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渠道这一社会现象,而不是念书有没什么卵用。
世道变坏,正是从鼓吹念书没什么卵用开始的。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